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的袁世凯设馆编修了清朝历史,由于该书未定稿,所以被后人称为《清史稿》。
和《明史》一样,《清史稿》也备受争议,只是和《明史》的争议相反。现在普遍认为,《明史》是被过度抹黑,《清史稿》是被过度美化。因此,从这一点上看,《清史稿》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存在的问题显然非常多。
因此,民国专家直言:应该永禁掉!由于《清史稿》涉及的面很广,所以笔者就不一一详细说明,只为大家简单讲述五件事。
(赵尔巽)
《清史稿》究竟是何人所修?
关于《清史稿》是何人所修,我们重点看看两个人:主编和总成。实际上,当时编修《清史稿》的,很多都是满人。
赵尔巽,做过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后来成为《清史稿》的主编。然而,他是汉军正蓝旗人,一句话:他是旗人!
在四川和东三省当总督时,对革命党下手毫不留情,对维持大清统治可谓不遗余力,是个铁腕之人。
柯劭忞独力编著《新元史》,负责总成《清史稿》,学术成就为人们肯定。他是个汉人,但却是满清的遗老。
他还有一个身份鲜为人知,即他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你认为这样的人,还能持客观之语吗?
《清史稿》的流传是私人行为
1914年,在袁世凯的命令下,《清史稿》开始编撰。到了1927年,《清史稿》基本编撰成功。
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
读者看到这里,觉得一切正常,但其实很不正常。因为这种涉及朝代历史的书籍,需要官方审核才能出版。
最典型的是清朝的“明史案”,就因为浙江富商庄廷鑨,私下编修明史,被杀了近百人,牵连2000多人。
所以说,赵尔巽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能就决定出版《清史稿》,按照大清的做法,他全家都要被砍头!
《清史稿》写了296年的历史
很多人可能看不出问题所在,笔者提醒一句,在不算南明史的情况下,清朝有268年历史。
但为何《清史稿》中,有296年历史呢?这是因为此书记录之事,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开始。
初看好像没什么,但如果对照《明史》,你就知道其用心了。
《明史》开始于朱元璋消灭元朝,即1368年之后,到1644年的历史,后面的南明史,就好像应该被遗忘!
点名起始时间,也是代表一种正统。《清史稿》编修人想说明一件事,即清朝正统自努尔哈赤而开始,历史悠久。
(易培基)
《清史稿》可以值得信任吗?
关于《清史稿》是否值得可信,我们看看两个人的观点,一个是民国的,一个是现代的。
民国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列举《清史稿》内容:“反革命”、“藐视先烈”、“不奉民国正朔”、“例书伪谥”、“鼓励复辟”、“反对汉族”、“为满清讳”等十九项罪名。从列举的罪名上看,显然认为是不可信!
据说,负责编纂清朝历史文献的负责人戴逸曾说:民国年间袁世凯下令编的清史稿不怎么可信,因为编的人大多是满人,很多观点都是维护满族统治利益的。
(戴逸)
《清史稿》中的一些谬误点!
关于《清史稿》中的谬误点有很多,笔者找出以下五个重点。
(1)明确站在清朝一边,反对辛亥革命,故而对清末革命活动少写或不写,看不出清朝是怎样被推翻的。
(2)“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将大清危亡的根源,归咎于太平天国,岂不荒谬!
(3)书中记载民国以后的事,不用民国纪年,表示不承认中华民国,不奉民国正朔。还比如整本书只提一次“孙文”。
(4)清朝的丧权辱国史,往往轻描淡写,如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只用了50个字记载说明,惜字如金。
(5)该书编纂者对反革命者则大加歌颂表扬,为恩铭、端方等被革命者击毙的督抚写传记,称“不屈遇害”等。
后记
正因为《清史稿》过于反动,所以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评价:修史者“若在前代,其身必受大辟,其书当然焚毁。现今我政府不罪其人,已属宽仁之至,至其书则决不宜再施行海内,贻笑后人,为吾民国之玷,宜将背叛之《清史稿》一书永远封存,禁其发行”。
在《清史稿》这一本书中,最基本的原则是,黑白颠倒,逃不掉的坏事就隐没不说,稍有好事就大肆宣扬。
有人说,中国自《史记》后,就没有了史书。但笔者认为,这句话过于苛刻,同样是篡改了内容,有的篡改了90%,有的篡改10%,在这种话题上,好像不能用“五十步笑一百步”来形容吧。
另外,有些是主观篡改,有些是无意错误,两者也不能混为一谈。
言而总之,《清史稿》笔下的清朝,上天了,史无前例的最辉煌王朝!同样朝代的人,疯狂诋毁明朝,肆意夸赞自己,全是他们做出来的,可见这个朝代的人品!笔者彻底怀疑康乾盛世是否存在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