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正史”一词是如何发展的,今天学术界如何界定正野史?

“正史”一词是如何发展的,今天学术界如何界定正野史?

“正史”一词是如何发展的,今天学术界如何界定正野史?就不和你讨论正史野史的区别及谁更可信了,没有意义,百度可以回答你。我就说说对于历史文献的内容如何辨别真伪吧,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是看作者是谁。这很重要

就不和你讨论正史野史的区别及谁更可信了,没有意义,百度可以回答你。我就说说对于历史文献的内容如何辨别真伪吧,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是看作者是谁。这很重要,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即便是描述同一件事情,其描述也未必一样。更何况很多历史的记录者本身就带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或者是受到当时一些外部环境和权贵的影响。比如说官修史书吧,最饥饿的例子就是你说得史记司马迁是有官方身份的,而其官方身份就是史官,但他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是戴罪的庶人,那史记到底算什么?其实算什么都不重要,暂且当做官史来看吧。然后说说当写作时的司马迁,他为什么会被判刑?还是因为历史记录问题,老李他孙子那事算是刘彻很大的污点,对于刘彻来说当时可以封口,但将来他死了呢?后人怎么看?所以司马迁作为史官怎么写就非常重要。幸运的是司马迁坚持了原则,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而大部分官修史书那也一样得是人写,历史是留给后人的,但写史的人却活在当下,所以官修史书肯定要受权贵的影响,不管是施压还是个人谄媚都有可能。再比如,历任皇帝都有人专门记录宫廷日记,也就是不论事情大小凡是皇帝做的事全每天记下来。你说这个够仔细了吧,应该准确吧?其实也白搭,理论上皇帝是不能看这个记录的,但架不住人家就非得看,不给看就砍了你全家,然后看吧,看了之后觉得不行那能这么写我,你给我改,不改那我就杀了你全家然后找别人改。至于谄媚皇帝那些史官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

野史就更不用说了,里面充斥了大量的捕风捉影、传闻、作者个人猜测、别有用心的编纂、甚至是胡编乱造。所以它和正史一样不能单纯的看文献的对错,要看作者是谁。

而如何判定作者写的到底准确不准确呢?那就要看作者的全部资料。家族、成书时的年龄、成书的年代和其所记载历史的年代、成书时的时代背景(时局和社会思潮)、作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及贫富水平、作者其它著作、作者的朋友圈等等等等。

另外就是考古与史料相结合进行判定,这个不多说了,因为这个不是你一个人泡图书馆可以完成的。这不单指现场发掘,还包括遗迹游历,或者去当地进行调查走访。

最后,假如文献没有作者,或者作者背景不可考,同时又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我抽根烟去,老婆不让在家抽,等会再回答,快憋死了!)

----------------------------------------------

好继续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当然也是最费力办法就是,把记录这一时代的所有资料都看一遍,甚至包括家谱祖训民间传说都要去看,然后来进行印证。如果其它资料里没有重叠内容,那就只能通过前后事件关系来进行推断合理性了。举个例子,比如说唐宪宗李淳的死,其实到底怎么死的没人现场参观过。而当时的官方说法是暴毙,这个说法有可能吗?还真有,李淳那会磕药磕的也差不多该死了。但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史学家认为他是被内侍宦官给谋杀的呢?这不是因为有历史记载,而是推断,通过事后事情老李死了太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几个人的提拔和赏赐,甚至还有太子他妈(忘了是什么贵妃了)的一些行为以及朝臣的反应。然后就是事件发生之前种种迹象的推断,比如老李年纪大了磕药磕的变态了对周围人太狠了肯定会引起周围人的怨恨和反感(长句子练肺活量)。再比如老李本身没人杀也马上要玩完,这时候肯定很多人要考虑老领导走了,在新领导的带领下怎么争取和保护利益的问题(当时还牵扯吐突承璀想废太子立澧王李恽的问题)。通过前推发现,老李把周围人都得罪了,而且太子面临废立问题,大臣及内侍们又急于想在皇帝死之前找到新的靠山。所以几个人一合计咱们跟太子通通气然后把皇帝杀了簇拥太子继位,这样咱们又可以保住性命免得哪天老皇帝脾气发作把自己杀了,又能在新朝廷里得拥立之功,同时太子也同意了,风险也还算可以控制,干一票吧。再看事后推断,老皇帝一死,立马当天老吐和李恽就在家被宰了,然后又火速提拔和奖赏了某些人。所以你看前因后果都出来了,所以在没有记载的情况下大家都确认老李是被谋杀的。

不过要通过推断来确定史料的真实性,工作量很大,所以尽量还是选择断代史进行研究。

补充一点。正史的地位高,一是官修,二是系统性,三是可信度(虽然有各种弊端,但基本也就是删些内容或者美化夸大些内容,无中生有的情况有但很少),四是内容涵盖范围大,五是保存及考证都比较完整。 而野史则只能通过阅读者本身来进行辨别内容,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没基础的人来讲,看正史至少不会误解历史,但没基础却看野史的话非常有可能变成现在那些国内电视剧编辑......

上一篇: 《三国志》简介 陈寿的三国志是怎样的一部书
下一篇: 正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