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一般只会修一本正史。可是唐朝历史却分为《旧唐书》和《新唐书》两本,为什莫已经有了旧唐书,宋朝还要修一本新唐书呢。说到这个问题,就要说一下旧唐书的缺点和不足。
一.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历史。
旧唐书为后晋时期修撰。由宰相赵莹监修。,由于赵莹罢相,刘昫为新相,所以该书署名刘昫。原名《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才改名为《旧唐书》。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梁为了证明自己为正统,准备为逝去的大唐盖棺定论。可是当时天下大乱除了唐朝自己修订的唐武宗以前的史料。唐朝后期并没有修成的国史,只能从民间搜集各种图书,材料。
公元921年,后梁末帝下令搜集史料。可是不到两年时间,后梁灭亡,修史工作戛然而止。之后十数年时间,中国一直都在内战。修史工作只能暂停。到了后晋时期,战乱稍缓,唐史工程再次提上了日程。
公元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人撰修唐史,历时4年,到公元945年修成。
旧唐书由于是在乱世所修,成书非常仓促,用时短暂,修出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唐武宗以前的历史,唐朝本国有原始史料,所以后晋史官修的十分详尽,后晋官员修史时,有些地方都是直接照抄唐朝所撰修的《国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导致《旧唐书》中许多地方会出现“大唐”、“本朝”、“今上”等字样。
而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朝的历史,因无《实录》存下,只能杂采各家传闻和《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所以晋代史官在编写唐武宗以后的历史,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多记述混乱,甚至有并列两传的情况,如卷101、187《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59丘和附传、卷一86上《酷吏传》都有丘神绩,卷102韦述附传、卷190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99附传、卷171都有张仲方,卷198上曹宪附传、卷190中李邕传里都有李善。
从南宋绍兴以后,《旧唐书》一直没有重刻,湮没不闻,以至于“郁绝不传,无所考觅”。明嘉靖年间,闻人诠自王延喆、张汴处收集残稿,重刻《旧唐书》。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潜等人校勘两《唐书》,《新、旧唐书》同时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间,岑建功参照《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的内容,重新整理《旧唐书》。
二.新唐书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传150卷。
到了北宋,中国文学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一大批文学家和史学家。这些人在阅读《旧唐书》时,面对“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的旧唐书,终于无法忍受,几次上书皇帝。终于在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宋仁宗下诏重修唐史,1060年)六月,全书告成。经由宋敏求、范镇、欧阳修、宋祁、吕夏卿、梅尧臣等人编撰。
为了修好《新唐书》,早在北宋建立初期,宋敏求便开始四处搜寻图书,从新编修了唐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五朝实录。为新唐书编纂打下基础。
《新唐书》一共修了十七年,庆历四年,工部尚书宋祁主持修纂〈列传〉,由于宋祁办事拖沓,用了整整十年才修成《新唐书》列传部分。朝廷担心这样的速度修成唐史遥遥无期。于是在公元1054年,撤换宋祁,由欧阳修接续编修〈本纪〉、〈志〉、〈表〉。欧阳修果然不负众望。嘉佑五年(1060年)六月,全书告成。
《新唐书》对〈志〉十分重视,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兵志》附以马政,原有的《天文志》和《历志》篇幅超过《旧唐书》三倍,新志载有文武百官的俸禄制度,为旧志所无。又有屯田、边镇、和籴等,皆旧志所无。[
《新唐书》也恢复立〈表〉,立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历代官修正史〈表〉多缺略,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纪最下。”
耗时十七年修成的书,自然要胜过旧唐书。《新唐书》在选取史料之广,远超《旧唐书》,导致《新唐书》修成之后,《旧唐书》便不再流传。据清代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载:“今第观《新书·艺文志》所载,如吴兢《唐书备阙记》、王彦威《唐典》、蒋乂《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凌璠《唐录政要》、南卓《唐朝纲领图》、薛璠《唐圣运图》、刘肃《大唐新语》、李肇《国史补》、林恩《补国史》等书,无虑数十百种,皆《旧唐书》所无者。”
新旧唐书比较
1. 《旧唐书》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价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载,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简洁有力,颇受后世重视,如《郭子仪传》,“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贾耽传》里收录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是中国地理上极为珍贵的资料。《旧唐书》里更记录了大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历史。
2.顾炎武说:“《旧唐书》虽然记述混乱,文字冗长,人物多有重复,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称《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虑,《新唐书》并不能取代《旧唐书》。
3.《旧唐书》较多保存唐代原始文献的面貌,而《新唐书》多有删减,徒增后世研究的困扰,《直斋书录解题》则称“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十一、志三、表四”。如《旧唐书·本纪》部分近三十万字,到《新唐书》仅剩下九万字,虽达到文字精湛,却失去许多珍贵史料,而《哀帝本纪》旧书约一万三千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每数帝共一赞,矫枉过正矣”而《旧唐书》写得极为悲壮感人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在《新唐书》竟删得索然乏味。
4.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韩愈曾为小官石洪作墓志,石洪官只是一个县尉小官,无奇伟之事迹,《新唐书》竟全文照收。
《新唐书》虽列有《兵志》,却很空疏,例如《新唐书·兵志》记载:“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其议论不明,于史实亦不符。
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韩愈曾为石洪作墓志,石洪官仅止于县尉,无奇伟之事迹,《新唐书》竟收此“谀墓之文”。《新唐书》虽列有《兵志》,却很空疏,例如《新唐书·兵志》记载:“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其议论不明,于史实亦不符。
综上所述,《新唐书》虽然优于旧唐书,但是并没能完全替代旧唐书,所以,导致两《唐史》并为正史,同列二十四史之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