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七年夏四月)丙子。孝慎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以拏获私运纹银出洋匪犯。予广东守备戴文彪等升补有差。”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据《二十二史朔润表》,道光十七年丙子即为1839年5月2日,此时可见清王朝已经注意到鸦片所带来的危害。众人皆知,走私鸦片为英国扳平中国出超的最有力武器,鸦片统属毒品,造成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下降。
事实上清朝早在雍正起就显著受到鸦片影响,嘉庆时愈演愈烈。《鸦片事略》一书记载颇为详尽,在此抄录。
“二年二月,御史黄中模奏请严禁海洋偷漏银两一折,谕广东督抚:“洋商与外夷勾通贩卖鸦片烟,重为风俗之害,皆由海关利其重税,隐忍不发,以至流传甚广。著该督抚密访海关监督有无收受黑烟重税,据实奏闻。并通饬各省关隘,一体严密查拿。”两广总督阮元奉廷旨密查,奏请暂事羁縻,徐图禁绝。三年八月,定失察鸦片烟条例:“鸦片烟一项,流毒甚炽,总由地方官查拿不力所致。向来地方官,止有严参贿纵之例,并无议处失察之条。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鸦片,未经议及,条例尚未周备。”
——《鸦片事略》
令人惊异的是,清政府竟然在嘉庆朝就已经设立法条禁止走私贸易,清朝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如下文所示。
“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烟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若止系失于觉察,按其鸦片多寡,一百斤以上者该管大员罚俸一年,一千斤以上者降一级留任,五千斤以上者降一级调用。武职失察处分,亦照文职画一办理。其文武官拿获烟斤,议叙均著照旧例行。”惜其时趸船已改泊急水门、金星门等处,勾结内地奸民,往来传送。于是鸦片之来,每年骤增至数万箱。 洋商易货无多,辄载银出洋回国,内地银荒日甚。朝廷忧之。”
——《鸦片事略》
这里的银荒日甚可以从下面的记录详细了解。
“亏空参(惨)案。多近遮饰。请旨及时清理一摺。州县为亲民之官。仓库钱粮。皆其专责。定例于实存数目。每三月申报一次。由该管道府查核。加结造册汇详。一有亏空。立即揭参追补。是立法已为周详。曾屡经降旨、饬各省大吏认真稽查。无如日久视为具文。渐生弛懈。该参员等在任之日。本管道府。毫无见闻。平时碍于面情。临时曲为掩饰。其所揭各员。非已物故之人。即系该员业由另案降革。甚至寄顿隐匿。查抄既无抵产。摊赔亦托空言。似此积习相沿。仓库钱粮。尽归无著。其于民食国课。关系匪轻。因思与其参揭追补于事后。何若详慎稽查于事先。各该州县于所司钱粮。傥皆尽心综核。不使丝毫短少。该管上司又复按例严查。不容侵亏悬宕。则凡在任之员。稍有亏缺情形。立即饬令弥补。整顿既易为力而不肖之员。亦不致盈千累万。售其贪私。若至事发过迟。则追补之数愈多。清缴之员愈少。徒有查办之名。究无归款之实。嗣后各直省督抚、务当平时严饬该藩司道府、认真整顿。详细盘查。稍有缺额。即时勒限追缴。或该员等因循疲玩。亦即参办。总当于未离任之前。各款均有著落。……经此次谆谆训谕。傥仍蹈前辙。以致仓库悬虚无著。朕惟各该省督抚是问。勿谓言之不豫也。懔之慎之。将此通谕知之。”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但是从近代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来看,似乎并没有发生这种事件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从更早些的清政府统治方针来说明,应该是清政府重于管理东南海防,疏于管理南部沿海,即广东-香港一带。从下面这则奏疏即可明了:
“窃照闽、浙两省海洋绵亘数千里,北抵江省、南接粤洋、台、澎;直达西南外番陀,正对东洋各岛。其洋面险远、岛嶴纷错,外洋贾舶与内地商渔络绎往来汪洋浩瀚之中,汛守防护所不能及;惟藉游巡舟师实力哨巡,使奸宄无从窥伺,商贾方获安宁……至于交界会哨,惟凭一纸报文;其实于何处会哨?亦无可征验。洋匪窥伺,巡历稍疏,乘间剽劫,为害商贾;殊非慎重海防之道。……至闽省台、澎水师与内地隔越重洋,向例系副将总巡、游守分巡;应请仍照旧例遵行。”
——《请定巡洋会哨之法以重海防疏》(乾隆十五年)
从上面可知,清政府完全意义上的闭关锁国其实是防止资本入侵,但是当时的政策与政令贯彻却是以海防、人口为切入点的。这就导致了清政府不能完全认识到存在的危局。而所谓的“夷务”则根本没有注意到走私这一行业,因为当时的商贾横行这一概念无非就是像明朝倭寇这一类型。
此后,鸦片贸易可谓势如中天。
“闽浙洋面极为辽阔。匪类最易潜藏。向来外洋失事。陆路文武。恃无处分。往往妄分畛域。意存观望嗣后著责成沿海镇道督饬陆路员弁。协同缉办。务期有犯必惩。傥有洋匪在岸潜藏不能破获。即将水陆各员弁一体奏参分别议处。……认真巡缉。不得日久生懈。视为具文。以靖海疆而戢凶暴。”
——《钟祥奏海防章程疏》(道光十七年)
在鸦片贸易逐渐在中国发展,到了道光朝已经可以用“匪”来相提并论。其猖狂可见一斑。同时,鸦片走私贸易引领了许多其他各种类型的走私贸易。以盐贸为首。
“谕内阁、御史袁文祥奏、私盐充斥。请设法清厘一摺。各省盐引滞销。由于私贩日多。或弁兵遇有盐枭。未能实力捕拏。或兵役得贿纵私。不行阻止。邻私由是充斥。而官引因以难行。又商人于正引外带有私盐。先尽私盐卖竣。而后及正引。私贩私带之盐。皆出于场灶。缉私而不究私所自出。则弊源未遏。安望盐务日有起色。著管理盐务各省督抚盐政、严饬所属。务于场灶所在。设法认真稽查。所出之盐。毋使以多报少。通同隐漏。庶余盐不致泛溢四出。即正引之盐。亦不致为私带所积压。……该督抚盐政等、著各就现在情形。悉心妥议具奏。”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于是,上面所述的事情终于被朝廷所重视,我们众人皆知的虎门销烟就在道光帝的一条谕旨下开始了。
虎门销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以上两个事例。第一个是银价飞涨:
”谕内阁、御史朱成烈奏、银价昂贵。流弊日深。请饬查办一摺。所奏甚是。银钱价值。两得其平。方于国计民生。均无窒碍。近来钱价日贱。自系纹银不足所致。推原其故。固由于风俗奢移。耗于内地。而禁烟一物。贻害尤甚。耗银尤多。若如所奏、广东海口。每岁出银至三千余万。福建浙江江苏各海口。出银不下千万。天津海口。出银亦二千余万。一入外夷。不与中国流通。又何怪银之日短。钱之日贱也。前据邓廷桢奏、拏获出洋纹银。业有旨将出力各员弁。量加鼓励。并准其将所获之银。全数充赏。惟所拏之数。尚不及百分之一。且此等奸民。情变百出。难保不因广东查拏甚紧。遂暗与浙闽诸处交通。巧为透漏。是一处之摉拏。……致有奸民吏胥。包庇私运出洋。不行查拏者。别经发觉。不特将沿海各员弁从重治罪。定将该督抚等严行惩处。决不宽贷。勿谓诰诫之不豫也。”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下面这个应该是比较典型的点名鸦片危害的一篇谕旨:
“又谕、御史刘梦兰奏、外省绿营兵丁多染吸食鸦片习气。请饬查办等语。国家设立营伍。训练兵丁原期悉成劲旅。巡防御侮方能得力。道光十二年间。连州猺匪滋事一案。因兵丁吸食鸦片烟。临事不能得力。降旨将李鸿宾、刘荣庆革职发遣。用昭炯戒。若如该御史所奏、近来各省兵丁。多染此习。积重难返。虚糜粮饷。是此风尚未尽戢。若不严行查禁。何以肃营务而励戎行。著各直省督抚提镇振刷精神加意整饬。申明律令。严行访拏。该兵丁等有犯此弊者。即著按名裁革照律惩办。各营员弁。如有染此习气者。亦著严行参办。毋稍徇纵务使营伍肃清。一兵得一兵之用。方为无忝厥职。傥视为具文。不肯认真查禁。致兵丁疲弱。不能得力。李鸿宾等即其前车之鉴。朕惟知执法从事。不能曲为宽贷也。将此通谕知之。”
在得知经济、政治两方面受到鸦片威胁时,道光帝首先调整的就是银价:
“谕内阁、前据容照奏、请将筹备库地租钱文。酌定易银价值。当交穆彰阿查议具奏。”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虎门销烟的进行,使道光帝非常高兴:
“八月丙戌,以林则徐等奏查获烟贩收缴烟具情形,谕嘉之。”
——《清史稿·宣宗本纪》
剩下的有时间再更(滑稽的坑)
这就是我十分钟写出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