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良说过,光盯着魏晋南北朝没太大意义,要么上涉秦汉,要么下顾隋唐,所以全国很多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师都是秦汉魏晋或魏晋隋唐兼顾。
没有永远强盛的学科。如果不算社科院,只看高校。今日魏晋仍首推北大,阎步克(第七批长江)、罗新、叶炜以及历史文献学的王铿都可列入魏晋南北朝,陈苏镇也是秦汉魏晋都涉及。其中阎步克几乎不太会招硕士了,陈苏镇是只收保研的学生。考上去跟着叶炜可能性最大。
首都师大聂溦萌和孙正军都是北大博士,孙是清华博后,聂溦萌是北大中文系博后,北大的风格是秦汉魏晋兼顾。而刘屹则是魏晋隋唐道教史。(PS:首都师大不是211,但在中古史和全球史领域不得不提到。)
人大魏晋有韩树峰教授,侧重于法制史,还有新来的赵永磊,现在应该还不能带硕士。
北师大首推张荣强,其次凌文超。徐畅硕导王子今,博导荣新江,断代是秦汉和隋唐,跳的比较奇怪。
清华魏晋则是侯旭东 这个不用多说。
南开王利华是13/14年度长江特聘,中古生态环境和农业史。夏炎是魏晋隋唐生态史和社会史,也涉及地方行政和士族。还有台湾的王安泰,政治制度史。
天津师大有何德章,原先武大教授,《魏书》修订本负责人。(虽然不是211,但也还是有必要提一下。)
山东大学原先八马同槽有王仲荦,但现在山大中国古代史已经不复当年盛景。现在有刘玉峰魏晋隋唐经济史,韩吉绍魏晋隋唐道教史和思想史。张金龙,军制史,但不确定还在不在山大。《南史》修订负责人。
南京大学,胡阿祥,六朝历史地理,考古张学锋也是六朝隋唐方向,京都大学博士,博导永田英正,对日本学界很熟。
南京师范年轻的有廖基添,北大本硕博,魏晋南北朝政治史,不知道是不是硕导。陆帅是汉唐历史地理,应该可以带硕士。李济沧,曾任教于龙谷大学,对日本学界也很熟,侧重于中古政治制度。
复旦大学韩昇、仇鹿鸣、徐冲等人都很有名,不用多介绍。
华东师大牟发松应该已经退休,现在有李磊,现在是教授了。
上海师大有范兆飞,中古士族,尤其是太原士族。(上海师大也不是211)
浙江大学孙英刚是唐史出身,先后受教于荣新江和本杰明.艾尔曼,但也兼顾魏晋,现在开拓出佛教政治史,在两边都很有影响力。冯培红是兰州大学第一篇全国优博,敦煌学方向,但也涉猎魏晋。
厦门大学原先魏晋隋唐史也很强,韩国盤、陈明光以及韩昇都曾执教于此,但现在已经衰退,鲁西奇又回归武大,青年学者赵永磊去人大,中古虽还有林昌丈,但现在应该还不能带硕士。
中山大学魏晋南北朝史则是景蜀慧,《南齐书》《梁书》《陈书》修订版负责人。
湖南大学聘任了社科院的楼劲,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武汉大学三九所,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是魏晋隋唐吐鲁番文书,魏斌(16年青年长江)是魏晋隋唐史,做得比较杂,姜望来主要是唐史,但也涉猎过北朝史,胡鸿已经是教授,北大本硕博博后,秦汉魏晋兼顾,以及中古民族史。《北齐书》《周书》《北史》由三九所负责。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毋有江和鲁西奇也可以划归中古历史地理。
华中师大魏晋有吕思静,似乎还不是硕导,张达志是隋唐五代蕃镇出身,但也涉及魏晋,现在好像在做汉唐中兴观。二人都是韩昇学生。
四川大学17年从北大招来黄桢,应该还是特聘副研究员。川大古代史侧重于先秦史和宋史,先秦史学会首任会长就是四川大学的徐中舒。
陕西师大那边唐史教师很多,王欣是魏晋隋唐中外交流史。
兰州大学那边情况可能和陕西师大差不多。
总结就是,北大最好,武大、复旦和首都师大(不是211)次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