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
217册线装中医古籍包括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著《女科要旨》、《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清代傅松元的《舌胎统志》;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真诀》等。厦门的一名老中医,曾经四处寻找《医学三字经》,仅仅找到一本再版的就已经欣喜若狂,可见这批古籍的珍贵程度。
苏淑珍捐赠的中医古籍。记者 常海军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从潮州到泰国再到厦门,200余册中医古籍历经百年沧桑终回归!昨天,这217册线装中医古籍静静地躺在厦大图书馆,观者无不惊叹,却也谨慎异常,连照相机的快门声都显突兀。馆方坦言:“太珍贵,暂时还不敢判定其价值!”
这批中医古籍大多为明清时期的,是70岁的苏淑珍女士通过厦大泰国校友会送来的。不过,苏女士在致辞中一开口便说:“它们不是我的,是我家翁(公公)李秉老先生收藏的。准确地说,是李秉堂兄的藏书。”据说,李家祖籍广东潮州,后到泰国经商,从事米业和邮轮业等,在当地拥有一定声望。李秉堂兄是一位秀才,平日忙于买书读书藏书,并没有参与经商。
当然,李秀才的藏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苏女士说,这批中医古籍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还有文学、科学等,很多”。遗憾的是,大部分藏书都流失于漫长的岁月之中。苏女士特别提到,她以为文学等书籍不如中医有用,因此疏于珍藏。席间,有人发出重重的叹息之声。
苏女士说:“我70岁了,特别希望这批古籍能到有用的地方。”她通过厦大泰国校友会的朋友知道了厦大以及厦大的中医专业,并最终让家藏百年的古籍回了国。
厦大图书馆古籍库的人员第一时间整理出这批古籍的目录,包括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著《女科要旨》、《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清代傅松元的《舌胎统志》;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真诀》(中医儿科的奠基之作,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由钱氏门人阎孝忠编集而成。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