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李涛出身于唐代皇室,在五代宋初的官场生涯中,先后经历了后汉为宰相,后周封莒国公,宋初为兵部侍郎。
其后裔大多在宋朝任职,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世家。对于他的祖籍,《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都没有记载,而在《宋史·李涛传》中则记载他是“王玮唐敬宗子郇”的第十一世孙。
因为李涛是唐代皇室血脉,所以他的后人在他的墓中也提到了他是唐代皇室血脉,以显示他的荣耀。
当前,对于李涛的第五世和第六世,学者们都是根据《宋史·李涛传》,把他的祖籍追溯到唐代,即“郇王玮十一世孙”。
因为《宋史》对唐代“敬宗郇王玮”的记录很少,而《旧唐书》和《新唐书》又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有关的文献并未加以澄清,所以,本文对李涛的世系“敬宗王玮”作了初步的考证。
《宋史·李涛传》中“敬宗子郇王玮”与两《唐书》之矛盾
《宋史·李涛传》所载“李涛”是唐代“景宗之子”“王玮”的第十一代孙子,“景宗之子”“郇王”和“郇王”“李玮”的说法,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首先,唐敬宗没有儿子,就被册立为隐王爷。唐敬宗李湛(公元824-827年)是唐代穆宗皇帝李恒的长子,他的父亲是唐朝开国皇帝。
在《旧唐书·敬宗五子》中,他的儿子有:“普太子,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玫。”
《旧唐书·文宗下》:
“敬宗陛下,二子休福,三子延忠,四子延扬,六子承玫,皆应赐其田地,以神亲之法。休复者为梁王,执中者为襄王,言扬者为季王,程美者为陈王。”
敬宗李湛的大儿子英年早逝,《本纪》和《列传》中都有二、三和四个儿子的记录,但《文宗下》中缺少的是第五子,《陈王成米》中的是六子。
清代罗士琳在他的《旧唐书校勘记·梁王休复》中引用了张宗泰的话,他说:“根据《礼宗五子》和《礼》的顺序,六比五。”
因此,《旧唐书·文宗下》中应该把敬宗没有六子,而把五子误写成六子。
另外,根据年代推论,唐敬宗由李湛至李涛之间的年代不超过一百年,通常一代以三十年为单位计算,一百代中有十一代是不合时序的。
故唐敬宗李湛五个儿子中没有被册封为隐王者,《宋史》中关于李涛是唐敬宗之子的隐王者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其次,唐代皇室中,被册封为“隐王”的只有三个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李玮这个名字。
第一个,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四个儿子——素节,高宗六百五十七年,被册封为郇王,这个郇王李连,从年代上来看,应该不是李涛的祖先。
第二个被称为隐王的,是唐顺宗子,晋陵郡王李緫,在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的4月,被册封为钦王、諴珍王。“建康王世子,晋陵王世子,云隐王。”
李緫虽然被册封为“郇王”,但是,从年代上看,李涛并非其第十一代孙者,这一点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予以否定。
第三个是唐太祖景帝李虎的六个儿子,被追赠为“隐王”。这位隐王,是唐世祖李昞的亲弟弟,也是唐高祖李渊的六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位隐王应该是在隋代,是李渊建立唐后加封的。
由于每一次都有30年左右的寿命,所以《宋史·李涛传》中的“郇王”应该是李虎的第六个儿子,这一点在后面会有详细的说明,因为“李涛”是他的第六个儿子。
墓志可证郇王名为李祎
《旧唐书》将太祖景帝李虎的六儿子郇王名讳分为“李袆”和“李祎”两个字。《旧唐书》是一部分唐宗的家谱,所以隐王的姓名在其传记中有很多。
比如《长平王叔良传》就说:
“长平王叔良,高祖之兄。其父嵇侍郎,奉隋上仪,加封为隐王。”
再比如《旧唐书·李回传》,将郇王记在“李祎”两个字上,李回字赵都,是郇王祎的嫡系。父亲,就像是神仙一样。为了避免武宗庙的忌讳,我还是叫我的名字吧。长庆年间,他擢第,入了“德才兼备”的科考。
还有,《李邴神道碑》上的郇王名讳,是李涛的六世孙。
《周必大全集·资政殿学士中大夫参知政事赠太师李文敏公邴神道碑》:“公名曰:汉老,乃唐代隐姓埋名之人。其第十一世孙涛仕五位宰相,入朝为军师,生于承休,公高祖也。”
文渊阁的《四库全书》上有这座神道碑,郇王名叫“祎”。上述所载与郇王名讳之别,尚须有唐代今人之墓志以证。
李涛的嫡亲先人的墓志目前尚未发现,但其嫡亲后人的墓志发掘出来的一些墓志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郇王名是“李祎”,不是“李袆”,可以从其唐朝宗族石刻和墓志中得到证实。
关于郇王名忌,在郇王房宗室墓中也有记录,比如《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祠部员外郎》:
“郇王房新册:陈留太守,长平郡公,长平王,追封郇王祎子叔良,号为“长平王”,号为“肃”。我曾祖,讳德良,为新君。”
《唐故乡贡进士陇西李君墓志铭》中,唐郇王的六世孙李眈的墓志铭中,也提到了郇王的名字:
“大唐景帝,七子张仪,心胸宽广,博学多才,得元帝赏识,赐其为隐王。君讳眈,为景帝的第七世孙子,名遐威。”
大唐的景宗是李虎,他的六个儿子李祎封为“郇王”,是唐世祖李昞的亲兄弟。
因此,从唐代当前人物的墓志文可以看出,唐李虎的六个儿子“郇王”的名字并非“李袆”,而是“李祎”。
另据《新唐书·宗室》记载:“郇王祎,任隋朝尚书。其子为叔良,其子为德良,其子为幼良。"
《新唐书·宗室世系上》亦有记载:“郇王房:郇王仪。”由于《新唐书》对“郇王”的记载是李祎,所以就不一一罗列了。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隐王”李袆的错误最早发生在《旧唐书》中,而《旧唐书》中误记郇“王李祎”为“李袆”,欧阳修在编纂《新唐书》时,就已经进行了考据和修正。
《宋史·李涛传》误记“敬宗子郇王玮”之原因
《宋史·李涛传》之所以将李涛误认为“敬宗子郇王玮第十一世孙”,主要是由于《旧唐书》、《新唐书》中对“玮”、“祎”、“袆”三个字眼的混淆。
把“玮”和“祎”两个词弄混了。
据《旧唐书》记载,“太宗之三,吴王恪。“吴王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仁、玮、琨、夔,并于岭山,二子李玮,益州大将军,以其年少,不为官职,十年,改为吴王,其四,其四,其三,为仁、玮、琨、夔,并居益州,其三,为王礼。”
《新唐书》已经发现,朗陵王李玮的名字被错误地记录了下来,他的笔记上写着:“朗陵王王名讳,每一种文字都写成了“祎”。”
可见,在历史记载中,“玮”和“祎”被混淆了。
另外,由于“祎”和“袆”的音节相近,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混淆的情况。
例如,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恪的三儿子李琨的儿子,多有成就,就被授予了“信安王”的称号。在历史文献中,李祎的名字常被误认为是李袆的名字。
这一点,早在《旧唐书》上就已经存在了,《旧唐书·太宗诸子》中,信安王的名字被称为“李袆”,而信安王的名字被称为“李祎”。
下面写着:“坤子祎。珏儿年幼,又对母亲忠心耿耿,所以我们才以兄弟相称。”
应当指出,对“信安王”和“信安郡王”在同一卷之前和之后的叙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旧唐书》中信安王的名字被称为“祎”和“袆”,而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信安王的名字被称为“李祎”,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这座唐墓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条关于信安王身份的重要信息,一条是《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上面写着:“信安王允赵大学士傅震,郑子琛郑子琛,李中丞丹,前任宰相李亮公,都住在此州。”
另一块是《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上面写着:“信安王,既能行军打仗,又能行军打仗,所以,我想请你帮我参谋。”
这两块碑文上都清楚地写着,“袆”这个名字。另外,熊飞在《张说集校注》中对他的诗歌作了解答,解答中提到的“信安王同义”都被称为“李袆”。
从墓志中的资料来看,信安王的名字叫“李袆”,朗陵王的名字叫“李玮”。
再联想到《旧唐书》上一页的第一个名字是“李袆”,后面的信安王被写成了“李祎”,可以看出,在《旧唐书》上写成时信安王名讳的时候,就有了一些文字上的偏差,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历史上,把信安王的名字弄错了。
唐郇王,朗陵王,信安王,三者名字相似,又都是唐代皇室成员,所以在历史文献中出现了“三”字被混用的情况。
因此,《宋史·李涛传》之所以把郇王“祎”错写成“玮”,就是因为李祎误写了李玮这个名字,在古书上已经有了这个名字。
这一错误记录使得《宋史》中的李玮和郇王李祎相被错记录成了李玮,郇王被错记录成了李玮
前文已经提到,在五代史籍中并没有李涛的生平,而《李涛传》则是《宋史》中较为普遍的一部。
其实,宋廷在北宋前期就已经给李涛写了一本传记。《挥麈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朝史上,皆有三朝史。”
《三朝国史》是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完成的一部以《实录》为依据的史学著作,目前已经失传。
元人在编写《宋史》的时候,大多引用了宋代的历史,所以李涛的传记就是以这本书为基础的。
至于《宋史》中把李涛的祖先错写成敬宗,则是由于“吕后亥”的谬论。
作者大胆推测,这可能与李虎谥号“景帝”有一定关系。“京”和“京”的读音很接近,因此,元代人把“京”当成了“京”。
而且,宋代人在记述祖先的时候,语言的习惯也比较简洁,比如:他们记述祖先的时候,大多用“郇王祎”来记述。
元代人在编纂《传记》时,往往在中间加上更多的文字,直接增加了一个时代的名字。
匆忙写下的这本书,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只是在名字后面加上了一个“宗”字,所以才把景帝子郇王十孙记为“敬宗子”,郇王十一世孙。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卷93,《王晙传》,第2989页。
[2]《旧唐书》卷10,《肃宗》,第239页。
[3]《旧唐书》卷98,《裴耀卿传》,第3080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