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土的先秦竹简只有战国时期的,大多是楚简,还有少量的秦简。有人在江苏无锡发现过春秋时期吴国的竹简,但学术界没有接受这个说法:春秋吴城出土刻字竹简。而且据说这批竹简用碳-14测下来只到2400年前,并未进入春秋纪年范围。
至于楚简,百度百科上是相对较全的,这里再稍加补充一下:
湖北荆门市郭店村一号楚墓竹简 1993年 804枚(有字者726枚)
湖北江陵望山楚简 1965年 273 枚
湖北江陵藤店楚简 1973 年 24 枚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简 1978年 240 枚(为曾国竹简)
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 1978 年 70 枚
湖北江陵九店楚简 1981至1989年 236枚
湖北荆门包山楚简 1987年 竹简448枚(有字者278枚),竹牍1枚
湖北江陵秦家嘴楚简 1986年至1987年 41枚
湖北江陵雨台山2l号战国墓出土4支残律管 1986年 有38个字
湖北江陵鸡公山M48楚墓出土一批竹简 1990年-1992年 数量不详
湖北老河口两座战国墓出土竹简 1992年 10余枚
湖北黄冈黄州区曹家冈M5楚墓出土竹简 1993年 7枚
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M2出土竹简 2002年 1000余枚(无字简)
湖北荆州夏家台战国楚墓竹简 2015年 400余枚
湖北荆州市博物馆藏战国古井出土竹简 2012年 5枚
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楚简 2019年 324枚
湖南常德德山夕阳坡楚简 1983年 2 枚
湖南临澧九里楚墓出土竹简 1980年 数十枚
湖南慈利县石板村楚简 1987年 1000余枚(断裂为4000余片)
湖南江陵砖瓦厂楚简 1992年 6支
湖南长沙五里牌406号楚墓 1951年 38枚
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竹简 1953年 42枚
湖南长沙杨家湾六号古墓竹简 1954年 72枚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简牍(战国至三国) 2013年 5000余枚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竹简 1957年 148枚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M7出土一批简牍 2002年 数量不详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 1994 年 1571枚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1994年 1200余枚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2008年 2500余枚
武汉大学藏楚简 2013年 129枚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 2016年 1167枚
另外,里耶秦简的上层还有十几枚楚简。还有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900余字)。慈利楚简中有《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管子》佚文及《宁越子》,郭店楚简和上博简都主要是儒家和道家的典籍,清华简有《尚书》体裁的史料、占筮书籍等,安大简有《诗经》、儒家文献和楚史料等。很多楚简都只是些遣策、占筮记录、日书之类而已。
战国时期的秦简有
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木牍 1980年 2片
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墓竹简 1986年 461枚
湖北江陵扬家山秦简 1991年 75枚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 1993年 800多枚
放马滩秦简只是甲、乙两本日书和《墓主记》,青川木牍是田律。扬家山秦简是遣册。王家台秦简包括《归藏易》等占卜内容、《日书》和法律等。
主要就这些吧,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也可以算是吧。
老子是战国时期所做假托于春秋老子?这个不好定论吧。《论语》在出土的西汉竹简中已有了,《孟子》貌似还没有在出土简帛中被发现过。楚国的环境比较适合竹简保存,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高,有些楚简甚至长期泡在水里,全湿环境下竹简反而不易腐烂,半干半湿下竹简最易腐烂。现在考古不力,盗墓又比较严重,出土的先秦文献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