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宋史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宋史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1.[期刊论文]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结构与特点
期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北宋史论类试策可分为"策问"与"对策"两部分,策问部分通常由导语、问题和结语组成,对策的结构则分为策头、策项、策尾三个部分.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答题方式有其固有规范,写作上也有鲜明特点:一是立论正大,融通义理;二是不务虚言,贴合实际;三是主题突出,条理清晰;四是骈散相间,简洁畅达.北宋史论类试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了解宋廷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宋人对历史的体认.
关键词:北宋;试策;史论;结构
---------------------------------------------------------------------------------------------------
2.[期刊论文]《宋史宰辅表考证》辨误三则——兼《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校勘二则
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本文通过考证,辨正了《宋史宰辅表考证·辨误篇》对绍兴十四年二月楼炤除签书枢密院事、绍兴二十一年十一月巫伋以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以及《补遗篇》对建炎四年刘珏罢免权知三省枢密院事的三处考证错误.
关键词:宋史宰辅表考证;辨误;楼炤;巫伋;刘珏
---------------------------------------------------------------------------------------------------
3.[期刊论文]論《宋史·職官志八》"建隆以後合班之制"史料的形成
期刊:《文史》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宋史·職官志八》所載"建隆以後合班之制"是北宋前期不同時期制度的雜糅.分析該合班之制相關職官及其班位變動,包括宫觀副使及判官、宰執班位變化,諸州州格及州名變動,以及該合班之制不載的上御藥及上御藥供奉、入内兩省職官,可知該合班之制是《宋史》修撰者以宋真宗末期(天禧四年至乾興元年,1020-1022)班位爲基礎,加入仁宗朝重要職官,所加職官班位都可在《宋史》中找到依據.由於修史者工作不仔細及所據史料有限,增補仁宗朝職官存在明顯錯誤和脱漏.《職官志八》記北宋前五朝班位,主要據宋朝國史《職官志》,"建隆以後合班之制"即以《三朝國史·職官志》爲基礎撰寫.因元豐《六朝國朝會要》新增"儀制門",受會要"職官門"影響,《兩朝國史·職官志》可能没有關於班位的記載.除修史者增添個别職官外,《職官志八》基本不載仁宗、英宗兩朝班位,這與宋朝國史《職官志》的結構有關.
关键词:北宋前期;合班之制;宋史史源;宋朝國史職官志
---------------------------------------------------------------------------------------------------
4.[期刊论文]元顺帝至正三年前《宋史》纂修考略
期刊:《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宋史》纂修及其评价是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但学界往往只注重元顺帝至正三年至五年这一时期的《宋史》编修,而对至正三年前的《宋史》纂修情况鲜有涉及.事实上,至正三年前《宋史》纂修只有部分成稿,而非学者一般所认为的早在至正五年《宋史》定稿前,相关内容已基本完成,且已流传民间,所谓脱脱等修《宋史》即在此基础上编排成书的看法缺乏有力论据.
关键词:宋史;纂修;至正三年前
---------------------------------------------------------------------------------------------------
5.[期刊论文]《宋史·杜汉徽传》勘误一则
期刊:《兰台世界》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宋史·杜汉徽传》载,后晋天福八年,杜汉徽从征镇州安重荣.考诸史籍,安重荣已于后晋天福七年被杀,杜汉徽从征镇州安重荣一事实际发生于后晋天福六年.
关键词:宋史;杜汉徽;勘误;安重荣
---------------------------------------------------------------------------------------------------
6.[学位论文]北宋史论类试策研究
目录
著录项
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7.[学位论文]北宋循吏研究--以《宋史·循吏传》为中心
目录
著录项
学科:中国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8.[学位论文]“道学”的建构与分歧——以《宋史·道学传》为切入点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道学”一词的研究
(二)关于《道学传》的研究
三、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元时期道统的建构
第一节《宋史·道学传》的编纂
一、宋代道学的兴起
二、元代的文化政策
三、史官欧阳玄的道学思想
第二节《宋史·道学传》与《伊洛渊源录》
一、《宋史·道学传》与《伊洛渊源录》收录人物比较
二、《宋史·道学传》与《伊洛渊源录》文本比较
第二章 明清时期对《道学传》的论争
第一节《元史》不立《道学传》
一、明初的文化政策
二、宋濂的学术渊源
三、元代的道学发展
第二节 清初关于《道学传》的争论
第三节 清中后期关于《道学传》的论说
第三章 道学观念的衍变
第一节“道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道学”与“理学”
第三节“道学”与“新儒学”
结论
参 考 文 献
致谢
著录项
学科:中国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9.[学位论文]北宋河北路家族迁徙研究——以《宋史》列传人物为中心
目录
绪 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北宋河北路家族迁徙方向及迁徙原因
第一节 迁徙方向
一、河北路内部的迁徙
二、迁入河北路的家族
三、迁出河北路的家族
第二节 家族迁徙的原因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战乱因素
第二章 河北路迁徙家族的社会网络——以外迁家族为主
第一节 河北路迁徙家族与原籍的关系
第二节 河北路迁徙家族之间的同乡联谊
一、以挚友结
二、以师生结
三、以姻亲结
第三节 河北路迁徙家族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
一、置办产业
二、建立社会关系
三、树立社会威望
第三章 北宋河北路家族迁徙与河北路的兴衰
第一节 北宋河北路文臣武将的兴衰
一、文臣数量与质量的演变
二、武将数量与质量的演变
第二节 家族迁徙对河北路兴衰的影响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著录项
学科:中国古代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8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历史研究
---------------------------------------------------------------------------------------------------
10.[学位论文]汤思退研究二题——围绕“地域集团论”和《宋史·汤思退传》的讨论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汤思退集团结构特质
2.1 汤思退的政治性格
2.2 汤思退与张孝祥关系考辨
2.3 《宣城张氏信谱传》中的张孝祥与汤思退
2.4 尹穑、王之望与汤思退关系之变动
2.5 “官僚·文人”身份下张孝祥的“纠葛”
2.6 汤思退集团的松散性
2.7 对寺地遵“地域利益集团论”的反思
3 《宋史·汤思退传》文本分析
3.1 《宋史·汤思退传》与张浚行状的渊源
3.2 《宋史·汤思退传》与“平行文本”的差异
3.3 《宋史·汤思退传》对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的借鉴
3.4 《宋史·汤思退传》中的“事实”与“记述”管窥:以四州撤戍问题为中心
3.5 记忆与历史的博弈: 浙江汤氏族谱中的先祖记忆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著录项
学科:中国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7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南宋(1127~1279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