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明史》和《明实录》哪个可信度更高?

《明史》和《明实录》哪个可信度更高?

《明史》和《明实录》哪个可信度更高?可信度这东西不好比较,毕竟也没法把《明史》和《明实录》记载的各项史事逐一对比考证一遍来统计可信度,也没那必要。不过说到史料价值,无可怀疑,《明实录》显然优于清修《明史》

可信度这东西不好比较,毕竟也没法把《明史》和《明实录》记载的各项史事逐一对比考证一遍来统计可信度,也没那必要。

不过说到史料价值,无可怀疑,《明实录》显然优于清修《明史》,所以李新峰在《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中提出“将《明史》视为明史的早期研究成果之一,而非直接可以征信的史料。”

按“明制,新皇登极后,即诏修前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实录修成后,誊录正副二本,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旁椒园。”

修史时既与所记史事相去不远,又广取“六科故奏”、“部院陈牍”,因此堪称第一手史料(因为实录原稿已焚,明代档案又大都不存)。

反观张廷玉版《明史》,该书主要内容成于康熙,至乾隆初年定稿,此时距明亡已相去百年,距明初更有300多年,其所能获取的史料显然已大为匮乏,《明史》的史料来源,也主要靠明代官书(《本纪》、《列传》取《实录》,《诸志》取《明会典》等政书)和私家所撰史籍,而《实录》诸书既大都仍流传到现在,那清修《明史》的史料价值也就乏善可陈了。

当然作为“明史的早期研究成果之一”,清修《明史》也确实在一些地方订正了《实录》中的错误,如《洪武实录》颇讳太祖诛戮功臣之事,于国初诸功臣之结局,往往有意隐讳,不置一词。而清修《明史》则吸收了有良心的明史学者钱谦益的研究成果,还原了部分史实。但在明史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这种价值也是极其有限的了。

上一篇: 聊斋志异类毕业论文文献有哪些?
下一篇: 鲁迅:为什么要看野史?90%的人都不知道的野史秘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