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安,好神仙之道,海内方士从其游者多矣。一旦,有八公诣之,容状衰老,枯槁伛偻,阍者谓之曰:“王之所好,神仙度世长生久视之道,必须有异于人,王乃礼接,今公衰老如此,非王所宜见也。”拒之数四,公求见不已,阍者对如初。八公曰:“王以我衰老不欲相见,却致少年,又何难哉?”于是振衣整容,立成童幼之状,阍者惊而引进。王倒屣而迎之,设礼称弟子,曰:“高仙远降,何以教寡人?”问其姓氏,曰:“我等之名,所谓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也,各能吹嘘风雨,震动雷电,倾天骇地,回日驻流,役使鬼神,鞭挞魔魅,出入水火,移易山川,变化之事,无所不能也。”
时王之小臣伍被,曾有过,恐王诛之,心不自安,诣关告变,证安必反,武帝疑之,诏大宗正持节淮南,以案其事,宗正至,八公谓王曰:“伍被人臣,而诬其主,天必诛之,王可去矣。此亦天遣王耳,君无此事,日复一日,人间岂可舍哉?”乃取鼎煮药,使王服之,骨肉近三百余人,同日升天,鸡犬舔药器者,亦同飞去。
由淮南地区的大封建主,名叫安,是高祖的孙子,喜好能使意志与世界相联通,精神在天地间逍遥的方法,因此,在四海内,有许多声称掌握了延承自商代时期就开始发展的方技、数术、谶纬等方法,可与「世界意志」、「生命意志」、「先祖意志」取得联系的人争相与他结交。
一天,有八位老人拜访他,他们的容貌衰老,身体枯槁瘦小。王宫的守门者看这样的八人前来就说道:“我们大王所喜好的,是神仙们度世救人,给予信众们的长生久视的大道理,能够掌握这种大道理的人,其外貌一定有别于常人,这样我们大王也才会接待。如今您们几位的样貌已近衰老到如此地步,我们大王并不适宜去见你们啊。”就这样,看门人多次以相似的理由拒绝这几位老人的拜访。
最后,这八位老人说道:“既然大王因为我们衰老的外貌不愿接见我们,那我们把外貌调整为少年的样子,又有什么难的呢?”于是,他们抖了抖衣服,重整了容貌,身体立刻变成孩童的样子,看门者吃惊地连忙将他们引进宫中。大封建主急切地赶到前堂,鞋子都穿倒了,设下尊礼,谦卑称弟子,说道:“高仙们从远处来到这里,要教授寡人什么呢?”
询问这几个人的姓名,八位老人回复道:“我们的名字,可称为: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各自有异能,可以以吹嘘之气,兴风布雨,发震动之力,放雷引电,使天倾倒,使地震颤,让天日回转,令水流驻停,役使鬼神,鞭挞魔魅,出入水火,移易山川,这天底下的神变物化之术,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当时,有一位大封建主的小协助者伍被,他因为自己曾经犯过错误,害怕因此被诛杀,内心忐忑不安,所以最后私自进入关中告诉朝廷淮南地区的变化,报告大封建主安有谋反的举动,使得武帝对此产生了疑问,派遣主管天子亲族事务的「大宗正」拿着天子的信物做凭证,去往淮南调查此事。「大宗正」抵达后,这八位老人向大封建主说道:“这个伍被作为臣子,诬陷他的领导,「世界意志」会惩罚他的。当然,大王您现在也要离开了。因为这次也是「世界意志」要让大王离开的啊。如果没有这件事,一天天的在这富贵荣华中生活,您怎会愿意离开这人间呢?”
于是,这几个人拿出鼎炉,开始煮制药物,最后让这位大封建主喝下,同一天内,这位大王的亲属三百余位全部脱壳升天,有鸡犬舔舐煮药盛药的器皿上余渍后,也一同升天飞去。
八公与王驻马于山石上,但留人马踪迹,不知所在。宗正以此事奏帝,帝大懊恨,命诛伍被。自此广招方士,亦求度世之药,竟不得。其后,王母降时,授仙经,密赐灵方,得尸解之道。由是茂陵玉箱金杖丹出入人间,抱犊道经见于山洞,亦视武帝不死之迹耳。
这八位老者和大封建主在山上停住坐马,便消失了。后人追踪,只看见有人马上山留下的印迹,但却找不到这几个人的踪影了。「大宗正」将这件事报告给「武帝」,「武帝」十分懊悔遗憾,下令诛杀伍被。从这之后,他也开始大量招揽那些声称掌握了延承自上古商代时期就开始发展的方技、数术、谶纬等方法,可与「世界意志」、「生命意志」、「先祖意志」取得联系的人,也开始寻求能够离开这个「阴影世界」,去往「火光世界」的大药,然而并没有得到。
后来,「王母」降临,授予「武帝」能使自身精神超逸,脱离物质束缚的说明书,暗地里给与能让个人意志长久不灭的指导文件。这样,「武帝」掌握了精神可从肉身中出离而不灭,意志独立于物质而不再衰败的方法。从那「茂陵」中拿着玉箱、金杖和丹药,出入人间。有人说,曾看见一位老者隐居在山洞中,研习能够了解「终极实在」的书卷,这也是「武帝」没有消亡的痕迹呀。
译后记:
与《神仙传》中所记载的好神仙道的「淮南王」刘安不近相似的是,在官修史《汉书》中,「淮南王」刘安所好的,是究研世间之理的术学。
淮南王安,好神仙之道,海内方士从其游者多矣。《神仙传·淮南王》
其折节下士,广招能人,而在其门客中可称冠的,也即是《神仙传·淮南王》所记述的那位告密者——伍被,谓「淮南八公」之首。
是时淮南王安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彼时,作为统治阶级一员的淮南王安,正在遭受着统治阶级内部的新旧势力更替,以及国家整体分配体系调整的双重打压,谓“天下劳苦有间矣,诸侯颇有失行,皆自疑。”
在汉帝国的政治调整期,国家的整体政治的再稳定以局部的政治不稳定作为代价。很不幸,「淮南王」刘安则处于这个不稳定的风口上。诸侯王在这一时期成为汉帝国朝廷的重要打击对象。「燕王」刘定国、「齐王」刘次景相继自杀,国除,该行业整体进入权力出清期。而在此阶段,「淮南王」刘安所想出的行业转型自救的手段,便是谋反。
王曰:“男子之所死者,一言耳。且吴何知反?汉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余人。今我令缓先要成皋之口,周被下颍川兵塞轘辕、伊阙之道,陈定发南阳兵守武关,河南太守独有雒阳耳,何足忧?然此北尚有临晋关、河东、上党与河内、赵国界者通谷数行。人言‘绝成皋之道,天下不通’。据三川之险,招天下之兵,公以为何如?”
被曰:“臣见其祸,未见其福也。”《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在《汉书·蒯伍江息夫传》中,「淮南王」刘安与伍被在汉帝国能不能反,怎么反的问题上,曾有过多次对话。而伍被对于此问题的看法则是消极的,认为以当下的情况,即便天下疲劳,但据山河之险进行割据反抗,但也不过是再勉强延续些许岁月的军阀式手段,而未见其福。
反的背面则是合。在谋反的同时,能够明白自身需要联合什么,能够联合什么,往往才是谋反的第一大事。如此,反天下也常常意味着要合天下。古往今来,能够带领一个阶级进行阶段性阶级反抗的多,然而能够联合各个阶级最后取得天下的少。
而联合其他阶级的行为,在领导者本身没有绝对权威的前提下,往往会被自身所在阶级集团内部视为对于本阶级的反叛,最终造成自身的被清算。联合,也被视为谋反。
事实上,「武帝」刘彻举贤良,用酷吏,抑制皇亲贵胄,让一位骑奴作大将军,搞春秋大一统,扭转汉初黄老之治的既定方针。他在当时的统治集团内部,则也已经被视为一位阶级内部的造反者了。
如此,「武帝」刘彻与「淮南王」刘安政治斗争的本质,即是跨阶级的国家意志与权力阶级自身意志的一次对抗,是政权正面与反面的一次自调整,目的则是维系政权本身的长生久视。
天子使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淮南王安自刭杀。王后荼、太子迁诸所与谋反者皆族。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廷尉汤曰:“被首为王画反谋,被罪无赦。”遂诛被。国除为九江郡。《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