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史书的 常见的 7 种 种 体例 1.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 33 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 12 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 2 . 编年体 即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起源于春秋。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记载了 1362 年的历史,花了 19 年的时间编写成的。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中国古代史书常见的7种体例
中国古代史书常见的7种体例中国古代史书的常见的7种种体例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