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P、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经过数次延期之后终于在2023年正式上映了。
就当所有人以为这部拍摄于五年前的电影会在暑期档大混战中被湮没时,《封神第一部》给了观众一个惊喜。上映7天,豆瓣22万网友打出了7.7的分数。影片的票房也稳步上升,上映8天累计票房近7亿。
伴随着电影的热映,“封神”这个IP再一次进入了大众视线,引发网友们热议。
虽然“封神”的故事、人物被改编、翻拍过无数个版本,姜太公钓鱼、助纣为虐等相关典故都深入人心,但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特别是90后和00后观众,表现出对封神故事的陌生:“姬发居然就是周武王?哪吒和杨戬不是《西游记》里的人吗?他俩怎么还认识?”
要想搞清楚《封神第一部》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还得从小说《封神演义》聊起。
一
电影《封神第一部》开头字幕就直接告诉观众,剧本改编的来源是《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
武王伐纣、商周更迭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早在《尚书》《史记》等各种史料中都有所记载。记述的内容大同小异:纣王狂妄自大,听信谗言,残暴荒淫,百姓怨声载道,诸侯胆战心惊直至忍无可忍,周武王集合诸侯力量讨伐纣王,纣王大败,自焚于鹿台,最后周取代了商,开启了周天子的时代。
故事流传到宋元时期,经说书人们添砖加瓦,设定了九尾狐妖妲己、神机妙算姜子牙等传奇性角色,将纯粹的人类斗争染上了神怪色彩,成书《武王伐纣平话》,不过因是民间的口口相传,作者姓名已不可考。
而明中后期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则是在此基础上融入更多玄幻与志怪想象,将商纣王、周武王的权力斗争扩大为阐教、截教、人道各方势力之间的对立和倾轧,加入了大量的神仙法阵和妖术斗法桥段。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两大巅峰之作《西游记》与《封神演义》成书时间十分相近,书中内容互有照应。学术界普遍认为《封神演义》成书略晚于《西游记》,并在人物和诗词上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
譬如后世改编最多、认知最广的二郎神杨戬、哪吒便是在两本书中都有出现,且人物形象颇有相似之处。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是携三尖两刃神锋,弹弓,且带细犬;在《封神演义》里则是执长枪(后拿三尖两刃刀),带啸天犬。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哪吒形象譬如“怀孕三载,出生时为一肉球”,便是《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章节中的设计。
二
《封神演义》中“幻想”的核心载体便是与小说同名的“封神榜”。
在电影中,“封神榜”是女娲留下来拯救苍生的关键宝物,打开它便可对抗天谴,守护天下安宁。实际上,《封神演义》中的“封神榜”并没有这么好心,“封神”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要说清楚“封神榜”的作用,还得从《封神演义》中的势力划分说起。
从纵向上来看,《封神演义》中的层级可以划分为圣、仙、神、人四个级别。
“圣”的代表有天上地下,唯他独尊的昊天上帝与阐教、截教、人道三教的三位老大。
其中阐教以元始天尊为首,就是电影《封神》中陈坤饰演的那一位;截教以通天教主为首,电影中还没有正面出现他的形象,不过电影彩蛋中出现的闻太师闻仲就是截教的代表人物之一。
次一级的是“仙”,拜于阐教、截教下的修炼之人,譬如姜子牙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仙。
再次一级的是“神”。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只有死后才能成神,并且成神后受到诸多限制,修为不再精进,并且需要掌管一定的职责,俗称天庭“打工仔”。
最次一级的就是“人”,也就是武王伐纣元故事文本所在。
对于这三者的区别原文中有道:“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次者成其神道;根行浅者成其人道。”
在《封神演义》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中,介绍了封神的由来和参与方: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叁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换句话说,昊天上帝想找点帮忙干活的“神”,元始天尊想帮自己犯戒的小弟渡劫,又碰上人间将有商周之战,几个“圣人”瞌睡碰上了枕头,三教联合共同制定了“封神榜”。在商周之战中死去的人便会被纳入“封神榜”,成为天庭的“打工仔”。
借助“封神榜”这个设定,《封神演义》便自然而然地打通了人-神-仙之间的关卡,让武王伐纣的人间故事沾染上神话色彩,西岐与殷商之争由此变成了“神仙打架”。
在西岐这一派,阐教的元始天尊掐指一算,算出周必灭商,便派自己的弟子下山协助西岐讨伐纣王;在殷商这一派,一方面殷商的三朝元老闻太师闻仲本就是截教弟子,另一方面申公豹判离阐教与姜子牙作对,加入截教。
从西岐与殷商的人族之战扩大到阐教和截教弟子仙门之斗,再到后面惊动了两教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这些大佬纷纷亲自下场。一时间各种法器法阵大显神通,据不完全统计,《封神演义》中共出现了上百件法器,数十个阵法。
回到小说本身,阐教、截教几次大战之后,最终截教不敌阐教,惨淡离场。没有截教支持的殷商更是一盘散沙,纣王按照史书被安排了一个自焚的结局,自此改朝换代,以周易商。
在最后的“封神”阶段,人族也好,半只脚踏入仙门的两教弟子也罢,只要是死于商周之争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纳入了“封神榜”。
就连被后人刻画得十恶不赦的纣王,也被封了个“天喜星”,值得一提的是,据传“天喜星”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民间嫁娶事宜。
而在大战后活下来的杨戬、哪吒三兄弟、李靖等人则是肉身成圣,修成正果。
三
作为古典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封神演义》以瑰丽的想象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再造性解读,成为中国神话体系中一块重要的拼图。
而以《封神演义》为蓝本的影视改编之作也层出不穷,后人不断尝试还原神魔大战的奇观,讲述朝代更迭的史诗,刻画极端困境的人性,只是佳作不多。
导演乌尔善认为“‘封神’是中国人自己的英雄史诗,兼具神话性与历史性。”
他想把《封神三部曲》拍成“中国版《指环王》”。
《封神三部曲》也是在华语电影中首次采用三部连拍的方式,拍摄周期长达一年半,投资据说高达30亿,一部10亿。
从目前来看,乌尔善的《封神第一部》的呈现隐忍克制又恰到好处。它基本延续了《封神演义》前三十回的框架,主要讲述了纣王逐渐失去民心,诸侯欲反的故事。在保留了其中的核心事件譬如纣王勾结妲己、比干掏心、姬昌食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故事的逻辑,赋予了现代性的解读,唤醒观众对于神话的共同记忆的同时,观众也不会因为古今价值观念的差异感到不适。
目前《封神第二部》和《封神第三部》已完成拍摄和剪辑,有待进行后期制作。其中《封神第二部》讲殷商大兵压境,姬发保卫西岐家园。《封神第三部》为大结局,讲述武王伐纣,人仙妖大战,封神天下。
期待接下来的《封神二》和《封神三》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