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4期(2007)(2007)Vol.12No.4摘要:通过回答志怪小说“为何关注鬼”、“如何体现鬼”及“描写鬼的意义”三个问题,阐释传统志怪小说所描画之“鬼”其实只是思想观念上的一种寄托,其最高级和最终极的文学意义在于观照社会人生。关键词:志怪小说;鬼中图分类号:I207.4文章编号:1008-9020(2007)04-033-03续命、遁云,善恶交杂,本领也较前代鬼怪更出神入化,伤人、地、隐形,似乎无所不能。但无论这些小说家笔下的鬼怪,甚或是一些史传方家笔下的鬼怪,都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情态,就是它们往往都与人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即使如全篇述鬼事、讲鬼语的《何典》也莫不是一幕幕世事的展现。可以说,鬼怪既满足了趋奇尚异的社会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人们的生存愿望与理想,而鬼怪之境遇更多的则是隐喻了现实社会的风貌。,照此想来,没有人也就传统上人们一直以“人死为鬼”“鬼”仅仅是人们从古至今的没有鬼,或者从存在的角度说,一种思考,或者说我们现在一般所谓之鬼,都是基于我们活着的人而存在;我们对鬼的讲述不过是一些主观探讨,因此说,真正的人死之后是何种状态,我们无法表达。在这个超验的状态下,不仅语言帮不上忙,思考也会失去效力,因为这个真正意义上的鬼即便是存在也是存在于人的肉身丧灭之后,我们根本无法面对。
而且,即使在假设鬼存在的前提下,我们,那也将因为情境超与他人死后的某种存在状态发生“接触”常怪异而无法确认:要跨越不同的时空维度是一个问题,面孔、衣着、语音等“都如生时”更是一个很令人怀疑的问题。可见“季路问事鬼神”而孔子不语真是恰到好处———因为假使鸭子有思想的话,人甚至连理解鸭子的思想都不可能,又何谈人能体会鬼的思维呢?所以,我们这里所能讨论的,只能是,它广泛散布在民间口头故事带有非常明显的主观性的“鬼”和志怪小说中以及诗文杂篇中。其实如果仅就志怪小说范围内来说,“鬼”也如同人或人类一样,有它的初生和发育,而且人们对这“鬼”就如同对待孪生兄弟,不断为它的壮大施与帮助。比如,几乎人类自有历史以来,魂魄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了。有研究者就介绍过德国尼安德特的原始人遗骸头东脚西,周围撒有象征血液的红色碎石和工具以希望亡者复活;我国山顶洞人墓葬中的赤铁矿粉末和劳动工具以及各种饰物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若仅就概念而言,我们是无法对亡灵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但后来人们给这个概念赋予了某类形体特征,出现了有模有样的“鬼”,这在我国古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像一个大头人面朝左跪着,就留有痕迹,比如甲骨文作金文作“”,发展成了一个站立的大头人,小篆则作“”,特别显出它的“阴邪贼害”。
虽然形象的出现使本来神秘难测的“身后”状态更为可疑,但无论怎样,这个出于模糊和善良愿望臆造出来的“鬼”初生伊始,便在人类饱受自然世界磨砺的大背景下得到人们尽力的揣测和演绎。从早期类似于掌控自然万物的天地间各种神祗、可以影响人世吉凶的大化之鬼,到明清时期侧身阳间阴间甚至与人交往的具化之鬼,人们一直以一种“指穷于为薪”的专注让“鬼”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人常常煞有介事地描鬼画魂。而对“鬼”描画得最为生动和直观的,是志怪小说。我们可以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了解志怪小说对“鬼”的这种描画。其实这个问题的前提提问就是:人事已繁,为什么人们还要关注鬼?从存在的角度说,这也许源自于人们对生命有限与无限交织的茫然,或许源自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意识自我的畏惧、孤独等本质形式,但总之是人们对生存自身的理性关照。这个“主观”的“鬼”可谓是“活之后”,或者说,鬼就是人的“后”存在状态。这样看来,鬼的事首先就是人的“事”,却也会在很广泛的又很本质化的层面上反事,而这些映人的生存隐忧。志怪小说家正是顺应了人们这种生存的想往,改造一些又创造一些,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对的“巫男信女”们互动诱各种宗教禁忌“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引,就使得“鬼”事张皇,“称道灵异”,加上所谓“神于人势力,人于神亦势力”《管锥编太平广记》(钱钟书),统治阶层也趁作者简介:郑炜华(1977—),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兰州城市学院中文系教师,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机推波助澜,以“神道设教”来佐政,于是在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鬼”事竟成了一个大众化的谈论对象,而志怪小说则在有意无意间成了最有根据的谈资载体。传》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周易》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春秋》说“是以鬼神用飨”,《尚书》说”鬼神其依”,另外屈原《九歌》也大讲山鬼祥神。可见至晚在春秋时,“鬼”的概念虽与“神”并无大的差别但已经存在,并且这个在肉身死后继续存在的人的灵魂已经体现出很大的怪异特征,它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可谓是文学上的初生之“鬼”。战国诸子散文谈“子不语力乱怪神”影响吧,即便是儒家“鬼”很少,也许是受之外谈及也不甚多。但当秦汉魏晋六朝以来则大不一样了。“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中国小说史略》“鬼”事张扬,”鬼”神,称道灵异”(鲁迅),于是及“怪”的样貌也就复杂了不少,阴邪之面也被凸显出来,如《列子汤问》“鬼妻(在祖父或外祖父死后,称其祖母或外祖,刘安《淮南子》“枕户橉而卧者,鬼神摭其母)不可以同居处”首”等。但成规模地大肆描写鬼及怪的作品,还是出现在魏晋六朝的真正的志怪笔记小说。
[1]作为文学上的补充和思想上的另类发展,这些笔记小说杂著却能与秦汉以来的神仙方术“鬼”、“神”、“怪”之事勉力张扬,如干宝《搜诸种说法相俦,将等等。如果说春秋时期及先秦诸子之经史散文中对“鬼”进行描述时语气非常郑重,体现着人们对未知状态的敬畏以及在社会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失势遭灾的担心,那么秦汉及以后的杂著志怪之文则更多地对“鬼”进行了变形和夸张的描写,并且开始试图拉近它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已经体现了杂著作家们对各种社会禁忌的思考。不过,当时他们“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鬼”是人死后的妄之别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并未对何种存在状态作出多少哲学性的探索和挖掘。这种创作态度夹杂巫风佛道的种种观念一直持续到隋唐,基本上使“鬼”还是多具“怪”的特征,倾向于满足人们趋其实到了隋唐五代,记鬼说鬼的作品己经比先前少了许多(许多唐宋诗文里的谈鬼文字只能算是一种比喻),这除了可能与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文艺题材和体裁百花齐放有关,更是与李唐王朝佛道并重有关。道家之言本就漏洞百饿鬼地狱出,而佛家之语亦为人所知不久也不深,轮回报应、之说也不能与本土的鬼神设想很好结合,两相抵牾之处既多,“鬼”的形象就不能比前代更加随意地变化了,只是在传奇文中让一些不知何去何从的亡魂点缀情节。
这样一来倒也使“鬼”的存在有了稍显符合逻辑的情节背景,并不像六朝志怪那样突兀无凭。总的说来,从春秋战国到隋唐,主要在魏晋六朝的一些志怪小说中,“鬼”的形象变得非常复杂稀奇,“鬼”的一些特点如捉人阴害、隐形变形等已经具备,似怪,于吉化鬼索命于孙策,管辂通过卦象推断一些痛《;搜神记》言死去的佛徒慧炽现身说自己因横死之鬼不利生人;《异苑》 不能断绝吃肉而落入饿鬼狱。这些篇目所谓之鬼都与人生处世息息相关,有教诲劝善之意。这一端倪非常可贵,因为 这正表明志怪作家们在与宗教法义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眼 界,并最终要将对鬼的关注点放在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上 来了。特别是到了晚唐五代时,雕版印刷佛经已经开始,宋初之时更是在民间普遍流行,再加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佛 义已经为很多人了解,这使得佛道两宗的矛盾冲突更多了一 些。道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教义尊严和李唐以来的尊崇地位便 开始积极运作。一方面努力使自有的鬼神之说合理化;另一 方面,还偷取佛经中的神职名称、地府观念,甚至是敬佛之 语来符合自己。于他们来说,这有一些重大成果,如大中祥 符七年道士们伪称天上神符下降,撺掇宋真宗加封那个本为 道家三清,恭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主宰之一的“太上玉 皇天尊”体道吴昊王至尊玉皇大天帝”,后来又附会上了一些 神佛出世的传说[3],造出了一个玉皇大帝,开辟了天庭。
而从宋初至明初,佛家的神灵居于天界、人与各种生物居于 人界、鬼魂居于地界的“三界”之说深入人心,不过结合了原 有的阴阳两间之说,变称为天庭、阳间或阳世、阴间或冥间。 冥间的主宰也由隋唐时开始传说的由已故清廉之官如魏征、 包拯等临时担任,变为由本是佛教地狱王的阎罗专管,阎罗 的名字也主称为极具汉民族命名特点的“阎王爷”。这样地府 首脑定下之后,其他诸种鬼物就可按阳世的等级序列编排下 来,于是地府就俨然一个鬼魂王国了,它最终发展成为一个 符合一定逻辑的鬼神体系。通过民间传说和当时的一些志怪 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在此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鬼吏鬼卒参 入到这个体系中来了。如本土的、得名于南北朝的城隍,在 南朝隋唐五代及宋都受祭祀甚至封王,明代更由于朱元璋的诏令得以在全国广布庙宇,并且每年都得到大祭。[4]这 就必然地让他参入到了鬼神体系当中,渐渐成为一个地方性 的鬼官。又如最早记载于唐代的捉鬼钟馗,在明代就复杂起 来了。《唐钟馗全传》说他斩精除妖、捉鬼驱怪,还历刀山、 寒冰、锯解、磨磨、沸油、磑捣、割舌、称秤、木驴、转轮 等诸地狱,俨然一个威力极大的鬼使。[5]在这种情况下, 鬼府之闻给小说家提供了众多眩人耳“鬼”目的创作素材,以 至出现了明清志鬼志怪小说的繁荣,也因此发展而出神入 化。
最大的发展就是创作者对“鬼”作为一种生命自身的思考 或者说是主观性的后存在状态有了更“鬼”写人。尤其蒲松 龄、张南庄两理性的认识,许多作家都以 位作家,都特别注意将写“鬼”作为刺世的手段,在鬼域的建构中发现人性之美善,讽谏世事,非常负责地将“鬼”与人 的隐喻关系显扬出来,用鬼之生死来驱动来代表人对生存真 实的渴望。因此,他们的志怪作品已经脱离于趋奇尚异的窠 臼,而进入解释人生指导生活的境界了。也正由于此,他们 笔下之“鬼”正像是对已经异化并且活着的人的还原,这其实 已经背离了志怪小说的原初创作宗旨而类似于社会人情小 说了, 第12卷第4期(2007)(2007)Vol.12N10 o.4 概括来讲,不外是:一者满足娱乐的需要,提供谈资,使愚智伤力挫;一者借夫愚妇们信以为真,进而愈显得怯微麻 “信”使其“不信”,导愚发聩,发现生鬼喻人,以愚夫愚妇们的活真知,见真见性。 纵向来看,在志怪小说的先期发展阶段,即魏晋六朝时“鬼”或“怪”期,志怪之文以及隋唐宋元传奇之文大多只关注 的奇异特征而忽略或漠视作品本身的社会教化功能。如两头人、毛人、飞头人、死人头、人头堕等类篇章充斥目前, 只能激起更多的肾上腺素而不能开化智力,也就失去了其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