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成功不是必然,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不平凡的经历。
1922年,焦裕禄出生在山东博山县一个小乡村。童年的他家境十分贫困,7岁上学,成绩名列前茅。但在11岁时,因为家乡遭遇灾荒,焦裕禄被迫退学,回家种地。农闲时他还要做一些小生意维持生活,比如卖菜、卖锅饼,卖煤等等。
父亲的离世 让年少的焦裕禄生活更加窘迫
即使这样,生活也一直没有起色,1941年,难以维持生计的家庭,还要给汉奸纳粮交款,面对即将要结婚的焦裕禄,他的父亲终日愁闷,终于还是在秋天时上吊自杀了。父亲死后,家里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1942年的夏天,焦裕禄被日军和伪军抓到了宪兵队做苦工。第二年,他找准时机逃了回来,但是没多久又被汉奸抓走了。焦裕禄的母亲卖了地,买了大烟送到汉奸队,才把他放出来。这一年,他受到两次迫害,地也卖了,又赶上灾害之年,庄家绝收,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光了。
加入组织 生活从此有了转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焦裕禄也从外地回到了家乡。他加入了当地的民兵组织,参加了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第二年,他也顺利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生活在和平年代,焦裕禄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他先后在山东渤海区、尉氏县大营区、郑州、洛阳、哈尔滨等地任职。
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他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
整治三害还百姓一片安宁之地
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县任职。当时的兰考县遭遇了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亲自率领干部、群众投入到治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的行动中。他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总结出了治理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种植泡桐的办法。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灾情。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有人劝他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只是修了修,继续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总是舍不得换。
是人民的公仆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棚。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与病魔抗争时刻不忘工作
1964年春,焦裕禄的病情每况愈下,医生开出最后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有同志和群众来看他,他也从来不谈病情,首先问到的都是县里的工作情况。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病逝。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修养》。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来围观,就在将要入土的时候,人们喊了起来:“不要埋焦书记!”,为了让后面的人能见焦书记最后一面,还有的人爬到焦书记的棺材上阻止掩埋,直到后来的所有人都见到了焦书记最后一面,才将其下葬。
焦裕禄精神影响后世
兰考县的干部群众们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三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兰考县成为“脱贫摘帽”的第一个贫困县。焦裕禄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全国95%的高档民族乐器的板材都采用了兰考泡桐。
追本溯源焦裕禄女儿来到枣强
2018年夏天,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来到枣强县考察移民文化。据焦裕禄的家乡北崮山村《焦氏族谱》记载:“吾祖自北直隶枣强于明初迁于山东章丘清平乡,六世祖又迁莱芜县焦家峪庄。祖讳平,则迁于北崮山定居。”当天,焦守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乡亲们攀谈:“这次回来寻寻根,也看看大家,从昨天回来一直很激动,虽然我们过去不认识,但是我们是一家人。”
焦守云在枣强县王均乡焦庄村与群众攀谈
焦裕禄,已经由一个伟大的人物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份崇敬!
枣强县王均乡焦庄村“焦裕禄精神展室”于2019年9月建成启用。
让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