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奥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Winter Olympic Games)简称为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主办。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由北京主办的冬奥会冰上项目主要包括:
短道速滑:
速度滑冰:
花样滑冰:
冰球:
冰壶:
这些精彩纷呈的比赛项目,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体育中便有迹可循。
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从白山黑水出发,一起寻迹满族体育文化中的冰上项目。
满族的体育文化——“冰上项目”
#冰嬉
入关前BEFORE
冰嬉是清朝前期的一项重要体育活动。关于冰嬉的起源,目前许多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一说宋代宫廷即有此项活动,因《宋史·礼志》中有“幸后苑观花,作冰嬉”的记载;一说冰嬉源于明代,因刘若愚《明宫史》中有“至冬冰冻时,可拉冰床……行冰上如飞”的记载;还有说冰嬉考定出于清代。关于冰嬉的起源,笔者在此不做探讨,但根据各家论述,冰嬉有几个主要的特征值得引起关注。
一是冰嬉因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它应是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体育活动。
二是满族作为女真的后裔,长期居住在今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那里气候寒冷,冰雪覆地,这就为冰嬉运动成为清前期社会中重要的生产生活及军事作战技能提供了自然基础。
三是满族的主体是建州女真,但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而结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其中必然包括北方一些善于冰雪滑行的民族,并因此将这些民族的冰嬉运动吸收到清朝社会生活中就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清入关前冰嬉活动的具体形式,在《满文老档》中亦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如天命十年(1625)正月初二日的宫廷冰上活动,“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诸贝勒率随侍人等玩球二次之后,汗与众福晋坐于冰之中间,命于二边等距离跑之,先至者赏以金银,头等各二十两,二等各十两”。这段史料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清朝前期冰嬉活动的具体内容,综合其他史料分析如下。
文中所谓的“玩赏踢球之戏”,应是冰上蹴鞠。据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金海冰上作蹙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毬,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从其中内容可以看出,清代前期冰上蹙鞠基本上与盛行于唐宋时期的蹴鞠运动没有很大的区别,只不过活动场所由一般的陆地转而为冰面之上。又据清人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清入关后冰上蹴鞠活动已名为“抢毬”,同样十分流行。“兵分左右队,左衣红,右即衣黄。既成列,御前侍卫以一皮毬猛踢之至中队,众兵争抢,得毬者复掷,则复抢焉。” 从这些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清前期的“玩赏踢球之戏”,在参加人数、比赛形式、游戏规则等方面的记载较为笼统,在具体制度、组织上应该还是较为原始和粗糙的。
文中“等距离跑”,实为冰上赛跑的一种形式,与清后期冰嬉活动鼎盛昌的项目“抢等”有所类似。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冰嬉之制,所以习武行赏,俗谓跑冰鞋……冰鞋以一铁直条嵌鞋底中,作势一奔,迅如飞羽。始曰:‘抢等’。” 这时的“抢等”,实际上与今日流行的速滑运动已经十分相似了。但清入关前的“等距离跑”明确表述为“跑”,并且未见冰刀、冰鞋等滑冰工具的出现,从《满文老档》关于“等距离跑”的记述中,还有“跑时摔倒于冰上者,汗观之大笑” 的描写,更印证此时的“等距离跑”为“跑”,未有任何滑行工具,更为确切地说明应该称之为“跑冰”,这也体现了清代冰嬉活动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
此外,在《满文老档》的记载中,还多次出现努尔哈赤使用冰床作为交通工具进行征战的记载,如天命六年(1621)十二月,“迁移之户口,一半步行,一半备有冰床,妇孺皆乘冰床”等,可见冰上活动在清入关前的军事生活中开展得亦十分广泛。但此时的冰嬉发展,若我们纵观清朝冰雪活动的整体全貌,则尚处于萌芽时期,但也正是该时期奠定的基础、积累的经验促成了清朝后期王室冰嬉大典的鼎盛。
入关后AFTER
前文在谈到冰嬉时,已知冰嬉活动在清入关就已经存在,而《帝京岁时纪胜》《养吉斋丛录》等文献史料也都对清入关以后的冰嬉活动做了具体描写,从《满文老档》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玩赏踢球之戏”与“等距离跑”这两种运动与清入关后的类似运动相比,其形式、内容与规模尚处于雏形阶段。此外,清入关前的冰嬉运动,多与军事活动相关,是清代社会一种重要的练兵手段,是提高其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满族入关后,国家初定,顺、康两朝因忙于平定叛乱、稳固政权,从项目上看,较前期增加了“拖床”活动;而对“掷毬之戏”的有关要求则更为具体。冰嬉在乾嘉时期的发展达到巅峰,乾隆帝对冰嬉活动的推崇是旷古未有的,他将冰嬉定为国之大典,为“国制所重”,并“岁奉孝圣皇后阅视于三海中”,形成定例,“岁以为常”。乾隆还通过词赋诗画对冰嬉的功能、性质、技术等进行了高度而理性的概括,其在最为著名的《冰嬉赋·序》中说:“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鞋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
乾隆时期,冰嬉大典活动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而且表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从项目上看,“抢等”“抢毬”仍是其重要竞技内容,但规则和形式更为具体和详尽;此外,增加了“转龙射毬”,这是一项将满族骑射技艺与冰上技艺融为一体的集体项目,场面尤为壮观,在《冰嬉图》中有所呈现。
我们通过相关文献史料和冰嬉图中的场景对乾隆时期的冰嬉项目进行了考证,具体内容如下。
抢等
从形式上看,这较清入关前的“等距离跑”是有所不同的,“等距离跑”是大汗与福晋坐于冰场中央,众人从两边等距离奔向中央大汗处;而此时的抢等是在距离皇上二三里外集结,同向驰至御前。规则上则要先由皇上鸣炮示意,起点处亦鸣炮呼应方开始比赛,并有侍卫立于冰上控制比赛,可见,在仪礼和安全等方面都有了细致的安排。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此时的“抢等”已穿冰鞋,是名副其实的滑冰运动了。参加抢等者所着冰鞋由内务府统一制造、提供,并负责赛后管理。可见,在管理上已经趋于完善。
抢球
前文与清入关前“玩赏踢球之戏”的对比中,已就《养吉斋丛录》中相关的记载做了陈述,而从《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腊日观冰嬉因冰冰床》的注解看:“树旗门,整编伍,士皆缇衣齿履,鹄立以俟。驾前分棚掷鞠,健步争先,意注手承。”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发现,在清入关前乃至康熙时期的“掷毬之戏”中,并未见有“旗门”出现,取胜的标志是“以便捷勇敢为能”,而此时“树旗门”之目的应是在形式方面有了调整,参赛者应群起扑球争逐,得球者要突破对方队员的包围与夺抢,待机投向旗门以获取胜利。此外,在参赛者的行头、游戏的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表述。“抢毬”自康熙时期已明确记载“所著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发展至乾嘉时期也需“士皆缇衣齿履”,可见,这种带铁齿的冰鞋,应是为此项活动特制的。
转龙射球
在“转龙射球陈伎”的内容中,“陈伎”应是在滑行过程中的各种表演,类似于今天的花样滑冰。这些花滑的动作也十分丰富,有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千斤坠、大蝎子等多种样式,表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清宫词》有诗赞云:“冰莹点点放银光,箭镞闪闪似飞蝗,健儿猿臂献身手,彩球飞落报君王。”乾隆皇帝也在《冰嬉赋》中对“转龙射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怡情悦目,有如是哉。” 清代宫廷的冰嬉活动,到了嘉庆时期,虽然仍在举行,但规模渐小、水平渐低,已成衰微之势,至道光初年,即已废止。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冰嬉表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