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注

古注

古注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主要包括解字词和释文句两方面内容。1. 解字词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读古书的许多障碍来自对一个词的音、义缺乏了解,因此解词是古注首要的任务。

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主要包括解字词和释文句两方面内容。

1. 解字词

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读古书的许多障碍来自对一个词的音、义缺乏了解,因此解词是古注首要的任务。解词包括注音、释义、破读、文字校勘等四方面内容。

(1)注音

古书注音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多音多义词。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例如: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针虎。从死,自杀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针,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上面的注文中陆德明给"行、针"、"从"的注音释用反切方法。"行,户郎反"说明这里的"行"读háng,不读xíng。"下皆同"是说下文中的"行"的读音与此相同。"从死,上才容反",是说"从死"的上字"从"读才容反。"针其廉反",说明"针"在这里读作qián。"徐又音针",这是陆德明引用东晋徐邈的注音,说明"针"还读作zhēn。徐邈在这里注音用的是直音法。《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

《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之'之萦。"

这两得分别用"读如"、"读若"来注音。古书中在某字下注以"如字",这是又一种注音方法,说明此字在这里应读本音,用本义。如:

《礼义·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这段注音是说"恶恶"的上字要读本音è,用本义,当缺点、毛病讲;下字读wù,当讨厌、憎恨讲。

古书注音,有时隐含着释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

这野对"朝"、"难"的注音,实际上已指出"朝"当"早"讲;"难"当"危难"讲,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2)释义

解释词义,是古注最基本的任务。古注释义常用"某,某也"、"某者,某也"、"某,某者也"、"某,某"等格式表示。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

《论语·为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集解:"格者,正也。"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直,輮使 之然也。"杨注:"輮,屈;槁,枯暴,干;挺,直也。"

古注释义除用上面四种格式表示外,还使用一些用语,不同的释义,用语也不同:

一般地指出词义,用语有"曰"、"为"、"谓之"等。例如: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集解:"包曰:同门曰朋。"

《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杜注:"以人从葬为殉。"

《诗·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méi,湄)。"毛传:"水草交谓之麋。"

解释词义使用曰、为、谓之等用语时,训释词放在用语之前,被释词在用语之后。这几个用语都有"叫做"、"称做"的意思。

古注还常常对同义词或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性辨析,这时仍用"曰"、"为"、"谓之"等用语。例如:

《诗·墉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郑注:"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周礼·天官·膳夫》:"凡肉修之颁赐,皆掌之。"郑注:"郑司农云:修,脯也。"贾疏:"释曰:言'修,脯也'者,谓加桂姜锻治者谓之修,不加桂姜以盐干之者谓之脯。"

(3)破读

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用王念孙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序》)经传中声同声近的字往往假借,这给读古书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指出假借字的本字,成了古注解词的内容之一。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

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以乐慆忧。"杜注:"慆,藏也。"孔疏:"杜以慆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畔,涯也。"

《汉书·李广传》:"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上面例一杜注把"慆"解释为"藏",孔疏指出依杜注的解释,则"慆"应该是"韬"的假借字。例二、三、四的"泮"、"卒"、"霾",本义分别是泮宫,差役所穿衣,大风刮带尘土而下,在句中分别当涯岸、突然和埋讲,与其本义或引申义毫无关系,只能分别看作是"畔"、"猝"、"埋"的假借字。

(4)文字校勘

古书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历经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多人的抄刻。在翻刻和传抄过程中,难免会有衍文、脱文、讹字、倒字、异文等现象,不进行校勘,这些现象就会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因此校勘文字也是古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注校正衍文、脱文、讹字、倒字的用语分别是衍,脱(夺),当为(当作),倒文等,指出异文有本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等用语。例如:《墨子·修身》:"是故置不安者,无务丰末。"孙诒让闲诂:"俞云:者,衍字也。"

又:"谮慝之言,无入之耳。"孙诒让闲诂:"毕云:隳字当为'堕'。诒让案:堕颠即秃顶。"

《墨子·鲁问》:"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徧礼四邻诸侯,驱国而以事齐,患可救也。非此顾无可为者。"孙诒让闲诂:"'非此顾'旧本作'非愿'二字。……王云:'愿'当为'顾'字之误也。顾、愿草书相似。'顾'与'固'通。'顾'上当有'此'字,言'非此固无可为者'也。'此'字即指上数事而言。今本'顾'讹作'愿',又脱'此'字,则义不可通。案:王说是也,今据补正。"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罔两,莫能逢之。"音义:"两本作'虫两'。"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音义:"枹间浮,鼓槌也,本亦作'桴'。"

上面六例都属文字校勘。例一指出衍文;例二指出"无入之耳"的"之"在毕沅的本子中讹作"于";例三指出"隳"为"堕"字之误;例四是说旧本"非愿无可为者"一句话中,既有脱文,又有讹字;例五、六都是指出异文。通过校勘,排除了人为的文字障碍,文句得以读通。

2. 释文句

解词的目的是为疏通文句,因此在解词的基础上,古注又进而对文句作说解。古注释文句,通常做的工作有:串讲句意,指出言外之意,指出比喻意义,归纳章指,分析句读,讲解语法等。

(1)串讲句意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郑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

《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赵注:"人常以有谬思过行,不得福,然后乃更其所为,以不能为能也。困瘁于心。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中,而后作为奇计异策,愤激而说也。"

古注讲解句意,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在串讲中包含对原文词义的解释,如上面第二例毛传以"我"释"昂",以"待"释"须";第三例赵注以"常"释"恒",以"更"释"改",以"横塞"释"衡"。二是串讲时根据上下文意恰当地补出了省说的字句,如上面例一补出"时"、"食"二字;例二补出"我友未至";例三补出"不得福"、"其所为"、"以不能为能也"、"于胸中"、"奇计异策"、"愤激之说",补出这些字句,使原文之意变得完整而晓畅。

古注讲解句意,有时也使用"言","谓"这两上用语,它们都有"这句话是说"的意思。例如:

《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引仲行,百夫之防。"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首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杨注:"入首耳,著乎心,谓闻则志而不忘也。布乎四体,谓有威议润身也。形乎动静,谓知所措履也。"

古注讲解句意,采用直择或意译,如"言此一人(仲行)当百夫"是对"维此仲行,百夫之防"的直译;"谓闻则志而不忘"是对"入乎耳,著乎心"的意译。

(2)指出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是文句的字面背后所隐含的真正意思。透过字面,准确指出文句言此而意在彼,是古注帮助读者理解文意的重要工作。古注指出言外之意的用语是"言",有"言外之意是说"的意思。例如: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杜注:"言进退从己。"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杜注:"言 刖多。"

又:"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杜注:"言晋衰弱,不能征讨救诸侯。"

上面三例的杜注都是讲解言外之意。"屦贱踊贵"是说鞋子便宜,假肢贵。"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是说战马不驾车,将领不带兵。但这仅仅是字面的意思,其言外之意,"屦贱踊贵"是要说受刖刑的人多,说明齐景公对人民统治之残酷;"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是要说晋已衰弱,不像当年那样能出兵征伐,救诸侯小国。这正晋国处于季世的具体表现。

(3)指出比喻意义

古注讲解句意,有时还指出比喻意义,这在对诗句的讲解中常见。例如: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毛传:"兴也,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尚在树者七。"郑笺:"兴者,梅实尚余七未落,喻始衰也。谓女二十,春盛而不嫁,至夏而衰。"

《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郑笺:"'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在上面例句中,郑笺在毛传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深层的比喻意义。例二"牂羊坟首"本意是说要小母羊长个大脑袋,毛传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绝无此理",郑笺进一步指出其比喻意义是说周朝已衰,而求其复兴,办不到。"三星在罶"三意是说心星之光照在鱼罶之上,毛传说这句话言外之意是说"不可长久",郑笺以为其比喻意义是说周很快将亡。通过毛传郑笺的讲解,我们对诗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归纳章指

三注在疏通句意之后,有的还总结段落大意或归纳章旨。例如朱熹《孟子集注》在《离娄上》"离娄之明"音"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段下注:"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在"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召君不能谓之贼'"段下注:"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在该章末尾,朱熹又引邹氏的话说:"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短短一章的注释中,既有对段意的点明,又有对章旨的讲解,读者对文意的层次脉络自然也就清晰了然。

归纳章指,在章句体注释中更为常见。赵歧《孟子章句》在每章之后,都有归纳章指的话,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的末尾归纳说:"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送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章指即一章的中心思想,章指明,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文意。

归纳章指其实并不仅仅是章句体的事。《毛诗诂训传》在每首诗的前面都加有小序,说明本诗的含义和写作意图,其作用与章指同。如《魏风·硕鼠》的小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剑,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苦太鼠也。"这段小序说明了本诗的中心思想以及取名"硕鼠"的缘由。又如《邶风·谷风》小序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这段小序除说明中心思想处,还交待了作诗的时俗背景。

(5)分析句读

古代诗文,特别是先秦作品,不分章分段,也不标点断句,这是古代汉误书面语言的一个特色,也是人们读古书遇到的一个难题。句读与句意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句意明,句读必明;句读不明,句意必不明。鲁迅先生说得好:破句(即断错句子)"就是看不懂的分明的标记。"(《花边文学·点句的难》)对句读的分析,实际上体现了注家对文意的某种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把分析句读看作释文句的一种手段。

古注分析句读,主要出现于对文意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古人分析句读常用明注和暗示两种方法。所谓明注,就是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明注的用语有"句"、"绝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句"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杜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句。"

《左传·庄公十二年》:"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犀 革裹之。"也疏:"断'以赂'为句,言用赂请于陈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之妻)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下郊吊。"孔疏:"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上面例句用的都是明注的方法。明注能直接起到提示读者正确理解文意的作用。上面例一、二陆德明在"吾弗知"下和"周公曰岂"下都注以"绝句",这是在文句关节处下的非常重要的注,如果不注以"绝句",读者很可能将"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岂不可"都读作一句,从而造成对文意的理解大谬不然。杜预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将原文理解成"(吾)不知其他,唯知齐其为陈氏(矣)",郑玄理解"岂不可"是"是岂,于礼不可。"杜、郑的理解都是正确的。陆德明的句读正是杜、郑观点的体现,他从句读的角度使读者在文章关键之处避免了文意的误解。

句读的分析与句意的讲解可以说是一种互含关系:分析句读体现着对句意的理解,而句意的理解暗含着对句读的分析。所以我们可以把通过讲解句意暗示句读起止的方法叫暗示法。上面例子中杜注"弗知其他,唯知齐其为陈氏",郑注"周公曰是岂,于礼不可",都兼有对原文句读的暗示。又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这段话"妻曰"句,"从者"句,"相国"句,"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就不大好断句了,因为"相"兼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原文断作"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或"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仅乎都讲得通。我们看一下杜注,他在"相"下串讲:"若遂以为傅相",说明他把"相"看作名词,句子应在这儿断开。再如: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胡三省注:"颜师古曰:'方卖不售,官收取之;无而欲得者,官出与之。"

颜师古的讲解,暗示原文在"官"、"售"、"得"下断句。读1956年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标点本只在"官"与"得"下断句,显然不完全的合适。

由于古人对文意理解有差异,注释时对同一句话的句读会有不同的看法。遇到这种歧解,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文意,寻找文献依据,进行判断,择善而从。

关于句读问题,我们还要知道古代诗歌多依音律句读。音律句读是根据句子结构、音节、语感来断句。这种句读与文意句读有时并不一致。例如:

《诗·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邀游忘忧也。"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毛传:"王命南仲于太祖。"

毛传的串讲告诉我们,例一的两句诗是说:"并不是我没有酒可以用来邀游忘忧。"例二是说:"周王在太祖庙任命南仲为元帅。"从文意上看,上面两例的诗句实际上是一个简单句,只能断为一句,但从音律上说,必须分两句读。音律句读有其特殊性,我们读诗时既不能因音律句读而割裂诗意,也不能因文意句读而看不到诗的音律。

(6)讲解语法

我国古代语法学的创立从时间上说虽然较晚,但这并不能说我们的古人没有语法观念。事实上,我国早在上古时代既有墨子《墨经》、荀子《正名篇》那样单篇的语言学论著,也有许多有关语法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不过这些分析和论述散见于古代典籍及其注释之中。

古注在讲疏文句时,常有对语法问题的解释,而解释语法,是要为疏通文意开道。古书注释中涉及语法问题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虚词的诠释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文方中的虚词大多由实词变来,而一个词的虚实没有区分的标志,读者很容易把有些虚词当作实词来理解,以致误解文意。所以指出虚词成了古注的常事。古注指出虚词,常用语有"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等。例如:

《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不此王国。"毛传:"思,辞也。"也疏:"思,语辞,不为义。"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郑笺:"式,发声也。"

《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官。"王逸注:"蹇,词也。"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注:"繄,语助。"

从上面诸例可以看出,古注所注的虚词以语气词为主。这类语气词在诗文中作用大多为凑足音节,并无实际意义,把它们明确指出来,可以避免当实词去理解。

古注除将虚词明确指出外,有时还讲解其语法意义,这对我们理解文意神气很有帮助。例如:

《尚书·尧典》:"BB兠曰:'都,共工方鸠僝功。'"伪孔传:"都,于(wū),叹美之辞。"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赵注:"焉耳者,恳至之辞。"

《史记·张仪列传》:"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引辱乎?"索隐:"郑玄曰:嘻,悲恨之声。"

《左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孔疏:"凡言'遂'者,因上事生下事之辞。既书其来,又言'遂逆',是先来见鲁君,然后向纪。"

《诗·大序》:"然则关睢麟趾之化……"也疏:"'然'者,然上事;'则'者,则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

上面头三例的注释都是分析语气词的功能,例一的"都"与叹辞"於"同,可用五对人事物的赞叹;例二的"焉耳"表一种致诚的语气;语气词"嘻"在古文中可以表示多种语气,而在例三中表示的悲恨的语气。例四、五分别论述了连词"遂"和"然则"的语法功能。

古代传注,有进还对虚词用法的细微差别做一些比较分析。例如:

《春秋·宣公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是中而克葬。"

《春秋·定公十五年》:"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昃乃克葬。"

同样是丧葬,又同样遇雨不顺利,并且都是推迟到第二天才葬,只是时间稍有不同而已,可是经文记载时一用"而",一用"乃",是何道理?《公羊传》作了辨析:"'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这段传文告诉我们,而、乃在使用时有程度上的差别:用"乃"所表示的不顺利程度要超过用"而"表示的不顺利程度。《公羊传》的分析是正确的。试比较"三思而行"与"三思乃行",从语感上说,后者比前者考虑得更慎重周密,因而也更难一些。

(b)句式的分解

古注分析解释句式,大致包括指出句子省略成分,说明实词的语法作用,说明分句之间关系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杜注:"燠休,痛念之声,谓陈氏也。"孔疏:"此'民人痛疾'承'踊贵'之下,以其传文相连,无所分别,故言'谓陈氏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杜注:"以恶相及。"

《论语·里仁》:"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焦循正义:"患所以立,犹言'患无所以立',下篇'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亦谓'患不得之'皆语之急耳。"

古书文气一贯,辞尚简洁,行文中时有省略。古注指出省略成分,使句子结构变得;完整,文意更为显明。上面例一杜注指出"而或燠休之"的主语是陈氏,实际告诉我们"而或燠休之"与"民人痛疾"不是一句话,而是两句话。例二补出了介词"以"的宾语"恶"。例三焦循正义认为"患所以立"句中承上省说动词"无",这是因为话急促造成的。以上省略成分的补出,避免了读者对文意的误解。

《左传·文公十七年》:"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杜注:"将夷往朝晋。"

《左传·庄公十九年》:(十八年冬巴人伐楚)"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杜注:"御巴人,为巴人所败。"

《史记·项羽本纪》:"拔剑切而啖之。"索隐:"啖,徒览反,凡以食餧人则去声,自食则上声。" 《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朱熹注:"道揆,谓以义理度理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

(c)词序变异、词类活用的说解

汉语在组词造句时,由于时代不同,表达习惯不同,在词序上会出现某些变异。这种变异最主要的表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在行秦典籍中,宾语常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而后世一般置于后。古人注解先秦作品遇到这种情况,常常加以指出。例如:

《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疏"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CC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杜注:"犹言'我无若是何',欲以老弱讬光。"孔疏:"古人言有颠倒,故杜以为'是无若我何'犹言'我无若是何'。"

上面的例子说明古人对古今词序的变异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专门指出。当然对于古今词序的变异,古注一般并不专门指出,只是通过串讲文意暗示原文词序与今不同。例如:

《诗·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

《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赵歧注:"周家时击戎狄之不善者,惩止荆舒之人,使不也侵陵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杜注:"先和大族,而后国家安定。"

《左传·昭公十九年》:"令君子瑕言蹶由于楚子曰:彼何罪?颜所哀思'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上一篇: 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古籍读本?中华书局这十套好书推荐给您
下一篇: 数字化,激活古籍生命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