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山东出土墓志20通(附赖非先生文章)

山东出土墓志20通(附赖非先生文章)

山东出土墓志20通(附赖非先生文章)额题篆书“魏故著作郎韩君墓志”9字。志石碑形,高53厘米,宽26厘米,额镌篆书“陈君之铭”4字。志盖题魏书“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3行,12字。有盖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青州从事北海高密孙仲隐墓志

孙仲隐墓志,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刊,1973年,出土于山东高密市田庄乡住王庄孙仲隐墓中,今藏高密市博物馆。志青石质,圭形首,通高88厘米,宽34厘米。志文隶书,6行,行9字不等。

魏故著作郎韩君(显宗)墓志

韩显宗墓志,北魏太和三年(479年)刊,早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今藏山东省博物馆。志石高55厘米,宽33厘米。圭形首。额题篆书“魏故著作郎韩君墓志”9字。志文魏书,18行,行24字。

陈三墓铭(阳)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陈三墓志铭(阴)

陈三墓志铭

陈三墓志,北齐武平五年(574年)刊,1992年,出土于山东济南市南郊八里洼。志石通高110厘米,宽50厘米。额题隶书“陈三墓铭”4字。志文楷书,刻两面,正面14行,行20字,背面6行,行13字,内容相连。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陈君(遵)之铭(阳)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陈君(遵)之铭(阴)

陈君(遵)之铭

陈遵墓志,隋开皇八年(588年)刊,1989年,出土于山东济南市东八里洼陈遵墓中。志石碑形,高53厘米,宽26厘米,额镌篆书“陈君之铭”4字。志文楷书,13行,行12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大魏故介休县令李明府君(谋)墓志

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刊,早年出土于山东安邱县,今藏山东省博物馆。志石高75.7厘米,宽49厘米。额题“大魏故介休县令李明府墓志”。志文魏书,18行,行19字不等。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

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盖)

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

鞠彦云墓志,北魏正光四年(526年)刊,清光绪初出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志与盖均长28厘米,宽25厘米。志盖题魏书“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3行,12字。志文魏书,14行,行13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使持节都督济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济州刺史宣成公房使君(悦)墓志铭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使持节都督济州诸军事征东将军

济州刺史宣成公房使君(悦)墓志铭(盖)

魏故使持节都督济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济州刺史宣成公房使君(悦)墓志铭

房悦墓志,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刊,1972年,出土于山东高唐县城关镇房悦墓中。有盖,刻阳文篆书“魏济州刺史房公之铭”9字。志石正方形,边长56.5厘米。志文魏书,26行,行26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崔鸿夫人张玉怜墓志

崔鸿夫人张玉怜墓志,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刊,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夫妇合葬墓中。志石长74.6厘米,宽41.5厘米。无盖。志文魏书,30行,行16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辅国将军琅琊太守平原明府君(赉)墓志诏

明赉墓志,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刊,1973年,出土于山东陵县于集乡孟庙村,今藏山东省博物馆。志无盖。宽35厘米,高60厘米,厚17厘米。志文魏书,刻正与两侧面,内容连贯,计33行,行28字不等。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崔德墓志

崔德墓志,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刊,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德墓中。有盖。志石正方形,边长54.5厘米。志文隶书,22行,行22字。

齐故刁主薄(翔)墓志铭

刁翔墓志,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刊,1985年8月,出土于山东乐陵县杨家乡史家村刁翔墓中。砖质,正方形,边长44.3厘米。志文楷书,17行,行8至20字不等。

魏故使持节镇东将军督青州诸军事度支尚书青州刺史崔文贞侯(鸿)墓志铭

崔鸿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刊,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辛店电厂工地崔鸿夫妇合葬墓中。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夫人张玉怜墓志。崔鸿墓志正方形,边长82厘米。有盖,盝形顶,素面,已破碎,边长82厘米。志文魏书,28行,行28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使持节都督洛兖州诸军事刁府君(遵)墓志

刁遵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刊,清代出土于河北省南皮县,今藏山东省博物馆。志石长73.5厘米,宽64.5厘米。志文魏书,28行,行33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散骑常侍营州刺史高使君(道悦)墓志铭

魏故散骑常侍营州刺史高使君(道悦)墓志铭(背面)

魏故散骑常侍营州刺史高使君(道悦)墓志铭

高道悦墓志,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刊,1969年,出土于山东德州市胡官营,今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无盖,与夫人李氏墓志为一盒。志石长83厘米,宽82厘米,厚10厘米。志文魏书,28行,行30字。背面刻12行,行17字不等。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李璧墓志

李璧墓志,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刊。出土时间、地点有二说:一说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土于山东省德州;一说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后者为是。墓志出土后不久,归济南金石保存所收藏,上世纪50年代初,移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志石高104厘米,宽89厘米。系旧碑改作而成,碑阴上截所刻二螭仍在。志文魏书,33行,行31字,背面有题名1列。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伏波将军司空中兵参军高辉之太夫人墓志铭并序

高辉之太夫人(高道悦夫人)李氏墓志,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刊,1969年,与高道悦墓志一同出土于山东德州市胡官营夫妇合葬墓中,今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志石长92厘米,宽91厘米。至文魏书,33行,行33字不等。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怀民)墓志铭

刘怀民墓志,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刊,早年出土于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曾归端方,今不明藏处。志石长52.5厘米,宽49厘米。志文魏书,16行,行14字不等。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魏故员外散骑常侍清河崔府君(猷)墓志铭并序

崔猷墓志,北魏延昌元年(512年)刊,1983年4月,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辛店电厂工地崔猷墓中,今藏淄博市齐都博物馆。墓志无盖,长114厘米,宽69厘米。志文魏书,24行,行34字。

有魏使持节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崔使君(鷫)墓志铭

崔鷫墓志,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刊,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鷫墓中。志石长56.7厘米,宽54厘米。盖佚。志文魏书,22行,行21字。

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邓恭伯夫人崔氏(令姿)之墓志铭

墓志铭_墓志铭_墓志铭

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邓恭伯夫人

崔氏(令姿)之墓志铭(盖)

崔令姿墓志,东魏天平五年(538年)刊,1965年春,出土于山东济南市东郊圣佛寺村东,今藏济南市博物馆。有盖,盝形顶,额题魏书5行,曰:“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邓恭伯夫人崔氏之墓志铭”。志石正方形,边长46厘米。志文魏书,16行,行15字。

附:

山东墓志出土概况

赖 非

山东的墓志,大约皆因3种情况而面世。一是因墓葬盗掘,墓志与其他随葬品一同出土;二是为科研目的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墓志作为重要文物被发掘出土;三是自然因素或其他动土工程,墓葬遭到破坏,墓志被暴露于野。第一种情况多发生在旧时代。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获取不义之财,越过道德底线,盗掘古人坟墓。在洗劫随葬品的同时,墓志也被顺手牵羊,抛出墓穴,流落市井田陌。盗墓贼看重的是金银财宝,冰冷的石头并未搅动他们的贪心。

宋代金石学兴起后,出土文物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捧,然而人们对墓志的关心仍然非常有限。赵明诚的煌煌巨著《金石录》,仅仅收录了107件墓志。元代陶宗仪的《石刻丛抄》,以收录墓志为主,也仅见37件。明代都穆的《金薤琳琅》,仅收录3件。清代乾嘉之际,金石之学鼎盛,墓志的收集著录方兴未艾,但其出土的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即便如此,从全国来讲,山东一带出土的墓志仍算是最多的,其次才是河南与山西。山东出土的墓志有,康熙间,德州出土了北魏正光二年(521年)《高植墓志》。雍正三年(1725年),寿光县田刘村出土了北齐武平二年(571年)《朱岱林墓志》。乾隆十四年(1749年),德州运河岸溃,出土了东魏元象二年(539年)《高湛墓志》。乾隆间,益都(今青州)出土了北齐天保四年(553年)《崔頠墓志》。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陵县东门外三里河刘家庄北出土了东魏武定元年(543年)《王偃墓志》。光绪七年(1881年),诸诚县西古娄乡出土了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时珍墓志》。光绪初年,益都出土了北齐天统元年(565年)《房周陀墓志》。黄县(今龙口)出土了北魏正光四年(523年)《鞠彦云墓志》。大约此时,长山出土了北魏普泰元年(531年)《贾瑾墓志》。益都出土了唐开元四年(716年)《高应墓志》。宁阳县兴隆出土了唐《张守进墓志》。

清末到民国,是墓志出土最多的时期。其地点主要集中河南洛阳、河北邯郸及陕西西安一带,山东地区也集中出土了一批。如:掖县(今莱州)出土了晋太康三年(282年)《房宣墓志》,德州出土了北魏神龟二年(519年)《高偃墓志》,益都出土了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韩玄墓志》,德州出土了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李璧墓志》,安丘县出土了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李谋墓志》,昌邑出土了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李颐墓志》,福山县出土了东魏兴和二年(540年)《郗盖族墓志》,益都出土了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修梵石室志》,开皇十五年(595年)《燕孝礼墓志》,淄博出土了隋仁寿元年(601年)《房吉墓志》,潍县出土了隋《邵孝礼墓志》,益都出土了唐贞观五年(631年)《房守仁墓志》,德州出土了唐永徽三年(652年)《赵公墓志》,历城出土了唐咸亨三年(672年)《孟善至墓志》,潍坊出土了唐广德元年(763年)《义葬墓志》等等。

1949年后,考古工作纳入了全国文化建设的规划,大大小小的田野考古发掘在全国各地展开。墓志的出土与获得,一改旧中国千余年墓葬盗掘的破坏性做法,从此走上严谨而科学的获取资料的路子。田野考古是一项经过周密的科学论证,并遵循着严谨的发掘程序,而进行的田野挖掘工作。工作的性质和结果,都具有完整的资料体系和古文化信息。所以,由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墓志,其信息的科学性、完整性上,比盗掘流散的墓志要高得多。因此,它们也是考古综合研究最重要的资料。

从全国范围看,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南朝墓志以江苏南京最为集中。北朝墓志以河北南部古邺城(今邯郸附近)为中心,另还有山西大同、太原附近。河南、特别是洛阳邙山一带,是北魏墓志的集中出土地。陕西关中地区也是常出墓志的地方。特别是隋唐时期的墓志,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河南北部的安阳地区,是出土最集中的区域。山西省出土隋唐墓志较少。北京及河北省境内,也陆续发掘出土了一些隋唐墓志。甘肃东半部,新疆高昌故国境内,也有惊人的发掘。湖北、广东等南方地区,唐代墓志也有偶尔出土。五代、宋、辽、金、元墓志,见于发掘记录的不过千件,分布在中原各省区,其中出土数量较多的主要是河南、江西、陕西、江苏与浙江。明代墓志出土了六、七百件,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江西、江苏、四川、陕西等地。

山东地处海岱地区,自古代以来,就保持并延续着自已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与内涵。山东的田野考古工作,从上世纪20、30年代即已展开。至50年代,全省性的田野考古调查拉开序幕,但墓志仅有零星出土。60、70年代,田野发掘工作推出第一轮高潮。出土了3位名人的墓志:一是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羊祉墓志》。羊祉,北魏镇军将军、兖州刺史,《魏书》有传。其墓位于新泰市天宝镇颜庄村东。这里地势较高,背山面水,显然是一处风水宝地。村民们平整土地时将墓挖开,考古人员闻讯后作了善后清理。墓早年多次被盗,除墓志外,仅见少量小件随葬品,今藏泰安市博物馆。二是东魏天平五年(538年)《崔令姿墓志》。该志1965年1月出土于济南东郊盛福庄(原名圣佛寺)村东。崔令姿,清河太守崔延伯之女。夫邓恭伯,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北魏名臣邓渊之曾孙,《魏书》有传。三是北魏太子中庶子《高道悦夫妇墓志》。高墓位于德州东北运河东岸二屯镇胡官营四小队村北。封土高大,群众呼曰“后山”。1969年冬,生产队修路于此取土,致使墓室暴露,遂被村民掘开。德州市图书馆文物工作者闻讯前往调查,清量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高道悦夫妇墓志》,一盒二方。高道悦,孝文帝时期的名臣,追随孝文帝改革,死时仅35岁。《魏书》有传。

上世纪70、80年代,是山东地区墓志频繁出土的时期。

1970年,北魏吏部尚书、齐州刺史《傅竖眼墓志》出土。傅墓位于淄博市淄川区二里乡石门村东。原有高大封土,被村民夷为平地,并将墓室挖开,取出墓志。傅竖眼是孝文帝的著名武将之一,跟随王肃、邢峦、高肇常年戌边在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魏书》《北史》有传。

1971年,唐左威卫翊府中郎上柱国《项法墓志》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弟《项承晖墓志》。兄弟二人墓同在济南东郊。因市中心医院修防空干道而暴露,随即由文化部门进行了清理,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1972年春,东魏兴和三年(542年)《房悦墓志》出土于高唐县城关镇。房墓早年被盗,顶部坍塌。经山东省博物馆文物组勘察后清理,出土了墓志和少量瓷器、陶器等随葬品。同年,《曹大墓志》在济南千佛山东北麓出土。

1973年,山东地区集中出土了三批墓志:一为临淄崔氏家族墓志,一为寿光贾氏家族墓志,一为陵县明氏家族墓志。崔氏家族墓地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大武镇窝托村南400米,即今辛店电厂凉水塔向东至楼房西,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这里北濒乌河(溡水、耏水),南依黄山北麓,地势开阔。由黄山向东至牛山、稷山,自古即被视为东齐名山。由群山而出的大小河流,蜿蜒曲折,北流归海。春秋战国以来,齐城的贵族多以此处为冥归的风水天堂。墓葬是在电厂施工中被发现的。省文物部门随即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发掘,共清理墓葬14座,出土了崔鸿夫妇、崔鷫、崔混、崔德、崔博六人的墓志。10年后,这里又发掘了崔猷墓,得其墓志一方。

寿光贾氏,亦名门望族。家族墓地在城关镇李二村。1973年,出土了《贾思伯墓志》及夫人《刘静怜墓志》。贾思伯,见载于《魏书》,与其弟贾思同俱知名于当时。卒后,二人皆归葬于齐郡益都(今寿光境)。其墓久为当地人传知,历代编修的《寿光县志》,均对此二墓作过相应地记录。

德州陵县明氏,也为当地名门。家族墓地位于陵县城东北于集乡孟家庙村东北,明赉、明湛父子墓在此。1967年,明赉墓遭到破坏,1973年,山东省博物馆派人前往调查清理,出土了《明赉墓志》。后来又出土了赉之子《明湛墓志》。

同年,新泰还有《崔元容墓志》出土。崔元容乃羊祉之子羊深的夫人。羊深,《魏书》《北史》均有传。崔元容,清河东武城人,祖烈、父士懋,皆名著当时。元容卒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正月,其年11月与夫羊深合葬于旧茔。茔在今新泰市天宝镇颜庄村东。

1974年出土墓志中最著名的,要算晋《刘宝墓志》了。刘宝墓位于邹城郭里乡独山村西。墓室由前室、后室及左右耳室组成,砖砌,弧券顶,方砖铺地,规模很大。随葬品有金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及陶质镇墓兽,轺车、武士、男女侍俑和骨尺、围棋,计170余件。墓志置于前室墓门内右侧。刘宝历官侍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封爵关内侯。是山东地区有墓志出土的晋代官员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

同年秋,青州云峡河乡井亭庄出土了隋开皇六年(586年)《朱神达墓志》。碑形,较为特殊。兖州城东南泗水河岸边出土了《颖川陈夫人墓志》和《东海严夫人墓志》。陈、严二人为妯娌关系。同死于唐咸通十三年八月的那场“寒署作疠”。死时年仅30岁。

1976年,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英山出土了北齐太常卿《徐之范墓志》及其次子《徐敏行墓志》。不久,嘉祥县马集乡孟良山又出土了《徐谟墓志》。徐谟是北齐尚书令、西阳王徐之才之子。徐之范是徐之才之弟。因此得知,此两处茔地乃北齐隋唐间名门望族徐氏先人的去所。当地群众说,英山附近多有古墓,解放前曾有四座被掘出。孟良山茔地规模也很大,动土即见墓葬迹象。三徐墓葬暴露后,文物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应地清理。

1977年,济南东郊第二砖瓦厂内(今改建为小鸭集团厂房)动土,挖出房彦诩父子墓。山东省博物馆随即派人前往调查。墓室已遭破坏,骨架堆放系二次迁葬,随葬品大都遭到破坏,出土《房彦诩墓志》《房夷吾墓志》各一方。房彦诩为唐代名相房玄龄之父房彦谦的二哥,明辨有学识,位殿中侍御史,千乘、益都二县令。房夷吾是他的儿子。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尧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国为氏,绵延至汉常山太守雅,徙清河绎幕(今山东平原县西北)。十一世孙植,后汉司空。植八代孙湛,随慕容德南迁至今济南历城,遂家焉。

同年,济南还出土了北齐秘书监、宜阳王、司空赵彦深之母《傅华墓志》。傅华墓在历城区西郊镇后周村附近。墓室高6米,青石板砌成。早年被盗,墓志置于墓门内偏西处。今藏济南市博物馆。傅华27岁守寡,其子彦深年仅3岁,母子相依为命,历尽艰辛。后彦深贵,为生母亡父奉孝,竭尽全力。立碑铭志,为一时楷模。

与70年代出土的一批北朝隋唐名门望族成员墓志不同的是,80年代山东出土的墓志主人,绝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人员族属也比较分散,很少再有系列的家族成员墓志出土。如:80年代初,《王宪夫妇墓志》(唐乾宁二年,895年)出土于莘县妹冢。临朐主薄《唐聘夫妇墓志》(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出土于冠县县城西关。《张元用夫妇墓志》(唐乾符四年,877年)出土于冠县店子村。长史《陈文岳墓志》(隋大业二年,606年)出土于滕州官桥镇魏楼村。淄州兵马使《靳朝俊墓志》(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出土于东平县宿城乡马庄村北。《令狐怀斌墓志》(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出土于阳谷县郭屯乡黄庄村。《思穆墓志》(隋开皇九年,589年)出土于青州市弥河镇代家庄。《陈审墓志》(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土于淄博。《道贵墓志》(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出土于济南马家庄南。《朱林槜墓志》(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出土于博兴县马家村。饶安主薄《刁翔墓志》(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出土于乐陵县杨家乡史家村。《周皆墓志》(隋大业三年,607年)出土于章丘明水镇聂家村南300米。《朱元夫妇墓志》(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出土于莘县西街。《李公殷墓志》(唐广明元年,880年)出土于陵县。

80年代后期出土的墓志有: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魏威烈将军行台府长史《崔芬墓志》,出土于临朐县冶源镇海沸村。唐景龙三年(709年)祝阿县丞《张弘夫妇墓志》,出土于莘县张寨乡黄庙村。唐咸通三年(862年)《李让夫妇墓志》,出土于阳谷县石佛乡陈海村。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苏崇侠妻墓志》,出土于临邑县双丰乡司光现窑场。唐咸通九年(868年)《卢荣夫妇墓志》,出土于冠县烟庄乡西宋村。唐元和九年(814年)滳河县尉《王斌墓志》,出土于宁津县刘营伍乡龙潭村。唐兴化二年(899年)《刘会墓志》,出土于冠县城关镇刘西村。唐大顺二年(891年)《许和墓志》,出土于冠县翟庄。隋开皇十二年(592年)逸士《苟舜才墓志》,出土于临邑县翟家乡前后于村。隋开皇八年(588年)《陈遵墓志》,出土于济南东八里洼。北齐武平元年(570年)《陈三墓志》,出土于济南东八里洼。此期间,济南出土的墓志还有,北齐天统元年(565年)《房子明墓志》,隋开皇六年(586年)《李惠墓志》,唐天宝七年(748年)《王宾墓志》,唐久视元年(700年)《刘公干墓志》,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董神宝墓志》等。

90年代,山东出土的墓志不多,大约不超过10方。1991年,冠县城东北70里甘官屯乡王二庄,出土了唐大顺二年(891年)《邹明夫妇墓志》。1993年,新泰市羊流镇出土了隋开皇九年(589年)义州太守《羊烈夫妇墓志》。羊烈见载于《北齐书》、《北史》,是泰山羊氏家族中的显赫成员。1994年,平阴孝直镇孝直村砖厂,出土了唐咸通三年(862年)右厢马步都虞侯《李云墓志》。两年后,其父《李敢言墓志》也于此砖厂内出土。1995年,济南经七路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工地,出土了隋大业十年(614年)《秦爱墓志》。秦爱乃唐朝开国名将秦琼之父,墓志弥足珍贵。隋开皇三年(583年)荡寇将军《罗暎墓志》,出土于临淄一带。出土后即被盗卖于外地,有拓片见之于济南文化市场。此外,青州《周少成墓志》,也出土于90年代。

20世纪之初的10年,山东更少见出土墓志。目前所知,仅有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吕道贵、吕倉兄弟二人的墓志,出土于济南汇苑家园住宅小区工地。二吕为隋文帝杨坚之母吕苦桃之堂兄,其墓志也是难得的资料。

上一篇: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大全
下一篇: 《〈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在琼首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