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的介绍有哪些?
所谓笔记小说是指作者根据所见、所闻而记录下来的故事,类似轶事掌故,很有参考价值。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笔记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笔记”这一形式使作者在记叙中有较大的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既可以表达别人的观点,也可以思考自己的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可以相互交叉,使其优势更加明显。 而笔记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因素也是十分浓郁的,经过魏晋、唐、宋时期的发展,笔记小说相对较为成熟,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全部
所谓笔记小说是指作者根据所见、所闻而记录下来的故事,类似轶事掌故,很有参考价值。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笔记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笔记”这一形式使作者在记叙中有较大的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既可以表达别人的观点,也可以思考自己的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可以相互交叉,使其优势更加明显。
而笔记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因素也是十分浓郁的,经过魏晋、唐、宋时期的发展,笔记小说相对较为成熟,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唐代笔记小说很多,如刘悚的《隋唐嘉话》、张鹫的《朝野敛载》、李德裕的《次柳氏旧闻》、王定保的《唐摭言》、李绰的《尚书故实》等等,所记载的多是有根据的,并不都是虚构的,可以作为史料参考,又有记载地理、风俗掌故的笔记,如柳宗元的《龙城录》、刘恂的《岭表录异》、孙柒的《北里志》等,虽内中偶有怪诞之事,但所记地理、风俗、习惯,则很多是可信的。
笔记小说每条都很短,其价值不在文学而在史学。到了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又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它的故事从生活的视角与视点出发,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并带有非常明显的民间文学特色,包含了许多传说、掌故、寓言、轶事,特别是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语言方式上更是浓墨重彩,人物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营构出鬼、狐世界,作品包含了深刻的寓言性质及象征意义,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与故事情节,则是他最突出的特色。
尽管许多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甚至是人物都是虚构、夸张、变形的,但其作品从整体和宏观上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本质。也许,无论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还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正是因为它们都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进行文学创作,才有了这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新笔记小说的创作虽然还处于再创造与试验的阶段,但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 努力,人们一定会使新笔记小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收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