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读好书,不做书呆子。让阿呆带着你去认识书中不一样的乐趣!
其实很多人刚看到二十四史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二十四史中会有《汉书》和《后汉书》,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啊,而我们了解的也只有西汉和东汉而已。其实呢《汉书》中记载的就是西汉的历史,而《后汉书》记载的是东汉的历史。
《汉书》也叫《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其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记229年史事。
由于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在《史记》中也有记载,所以《汉书》也有采用《史记》里的部分内容,可是由于二书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所以《汉书》采用《史记》时也有增删改易。而且班固去世的时候前八“表”及“天文志”并没有完成,汉明帝便命班固的妹妹班昭续写八《表》,又令随班昭学习《汉书》的马续补修《天文志》,最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编撰,写法上和《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因范晔的《后汉书》问世后,司马彪的《续汉书》逐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被保留下来。),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而且《后汉书》对东汉人重要的文章、奏章和诗赋,大多直接选录,东汉的许多重要政论和文学作品,赖以保存下来。所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不过对于阿呆来说,如果不是想去研究历史的人,我并不建议你去读二十四史,不管是咱们今天说到的《汉书》和《后汉书》,在我看来它们对于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因为史书最重要的是它们所记录的史学价值,剩下的才是文学价值。而这些也是二十四史和四大名著不同的地方。所以今天说完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后剩下的史书就不一一介绍了。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我都没有读过,只是了解过前面四史,所以对于大家也没有太好的推荐。其次,史书这个没有兴趣的话读下去会感到很乏味。因为它基本上就是采用叙事的方式去记录,而且有时候感觉一些事情发生的还莫名其妙。最后的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古代的某位历史人物,那么可以直接去找一些关于他的书或者章节看一下就好了,没有必要去把整本书都吃透。还有,史书读的人本身就比较少,而且读起来生硬难懂、枯燥无味。感觉也没有特别好推荐的地方。
所以阿呆这两天会给大家聊聊大家都喜欢看的一些书,如果有你特别喜欢的书也可以告诉阿呆,让阿呆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