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文白对照:《裴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9)

文白对照:《裴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9)

文白对照:《裴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9)正文: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

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翻译_裴注什么意思_裴注

裴注_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翻译_裴注什么意思

正文: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少与宗人曹遵、乡人朱赞并事太祖。遵、赞早亡,真愍之,乞分所食邑封遵、赞子。诏曰:"大司马有叔向抚孤之仁,笃晏平久要之分。君子成人之美,听分真邑赐遵、赞子爵关内侯,各百户。"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子爽嗣。帝追思真功,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其悉封真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初,文帝分真邑二百户,封真弟彬为列侯。

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明帝崩,齐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①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於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飏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爽参军杨伟为爽陈形势,宜急还,不然将败。②飏与伟争於爽前,伟曰:"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爽不悦,乃引军还。③

裴注:

①魏书曰:爽使弟羲为表曰:"臣亡父真,奉事三朝,入备冢宰,出为上将。先帝以臣肺腑遗绪,奖饬拔擢,典兵禁省,进无忠恪积累之行,退无羔羊自公之节。先帝圣体不豫,臣虽奔走,侍疾尝药,曾无精诚翼日之应,猥与太尉懿俱受遗诏,且惭且惧,靡所厎告。臣闻虞舜序贤,以稷、契为先,成汤褒功,以伊、吕为首,审选博举,优劣得所,斯诚辅世长民之大经,录勋报功之令典,自古以来,未之或阙。今臣虚闇,位冠朝首,顾惟越次,中心愧惕,敢竭愚情,陈写至实。夫天下之达道者三,谓德、爵、齿也。懿本以高明中正,处上司之位,名足镇众,义足率下,一也。包怀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勋,遐迩归功,二也。万里旋旆,亲受遗诏,翼亮皇家,内外所向,三也。加之耆艾,纪纲邦国,体练朝政;论德则过於吉甫、樊仲;课功则逾於方叔、召虎:凡此数者,懿实兼之。臣抱空名而处其右,天下之人将谓臣以宗室见私,知进而不知退。陛下岐嶷,克明克类,如有以察臣之言,臣以为宜以懿为太傅、大司马,上昭陛下进贤之明,中显懿身文武之实,下使愚臣免於谤诮。"於是帝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为诏曰:"昔吴汉佐光武,有征定四方之功,为大司马,名称于今。太尉体履正直,功盖海内,先帝本以前后欲更其位者辄不弥久,是以迟迟不施行耳。今大将军荐太尉宜为大司马,既合先帝本旨,又放推让,进德尚勋,乃欲明贤良、辩等列、顺长少也。虽旦、奭之属,宗师吕望,念在引领以处其下,何以过哉!朕甚嘉焉。朕惟先帝固知君子乐天知命,纤芥细疑,不足为忌,当顾柏人彭亡之文,故用低佪,有意未遂耳!斯亦先帝敬重大臣,恩爱深厚之至也。昔成王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宗以邓禹为太傅,皆所以优崇俊乂,必有尊也。其以太尉为太傅。"

②世语曰:伟字世英,冯翊人。明帝治宫室,伟谏曰:"今作宫室,斩伐生民墓上松柏,毁坏碑兽石柱,辜及亡人,伤孝子心,不可以为后世之法则。"

③汉晋春秋曰: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将何以任其责!"玄惧,言於爽,引军退。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正文译:

诸葛亮包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响应诸葛亮。魏明帝曹叡派遣曹真统领各军驻扎在郿,派遣张郃攻击诸葛亮的部将马谡,打败了马谡。安定郡百姓杨条等人掠夺了官吏百姓据守月支城,曹真进军包围了杨条。杨条对他的部众说:“大将军,曹真亲自前来,我愿意早些投降。”于是就反绑了自己出城。三个郡都被平定。老臣认为,诸葛亮以祁山的失败为借鉴,以后东出一定从陈仓出军,就派将军郝昭、王生戍守陈仓,修筑这里的城池。第二年春季,诸葛亮果真包围了陈仓,陈仓已经有了准备而不能攻克。增加曹真的食邑,合并先前的食邑共二千九百户。魏明帝曹叡太和四年,曹真到洛阳朝见天子,升迁官职为大司马,赏赐他可以佩剑穿鞋上殿,上朝时不用小步快走。曹真认为“蜀汉接连东出侵扰边境,应该立即讨伐它,多路一起进军,可以获得大胜。”魏明帝曹叡听从了他的谋划。曹真出发西去征讨蜀国时,魏明帝曹叡亲自前来送别。曹真八月从长安发兵,从子午道向南进入。司马懿沿着汉水逆流而上,将在南郑会师。各军有的从斜谷取道,有的从武威进入。恰逢大雨连下三十多天,有的栈道断绝,魏明帝曹叡下诏书给曹真撤军。

曹真年轻时与同宗人曹遵、同乡人朱赞一起侍奉魏太祖曹操。曹遵、朱赞很早就去世了,曹真怜悯他们,祈求分出自己的食邑分给他们的儿子。魏明帝曹叡下诏说:“大司马曹真有叔向那样抚养孤儿的仁德,深念晏平信守旧约的情分。君子有成全别人的美德,同意分出曹真的食邑赐给曹遵、朱赞的儿子关内侯,各一百户。”曹真每次出兵征讨,和将士们一同同甘共苦,军中的赏赐不够,立即拿出自家的财产分赏给将士,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力。曹真生病返回洛阳,魏明帝曹叡亲自到他的府邸探病。曹真去世,谥号为元侯。他的儿子曹爽继承了爵位。魏明帝曹叡追念曹真的功劳,下诏书说:“大司马曹真履行忠贞的节操,辅佐两位先帝,对内不仰仗皇族的宠信,对外不傲视出身低微之人,可以说是一位能够保卫基业,奉守职责,勤勤恳恳谦恭有德之人。现在把曹真的五个儿子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全部封为列侯。”当初,魏文帝曹丕分出曹真食邑二百户,封曹真的弟弟曹彬为列侯。

曹爽字昭伯,年轻的时候,因自己宗室的身份而谨慎持重,魏明帝曹叡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十分亲近喜欢他。等到继承皇位后,曹爽担任散骑侍郎,逐步升迁为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军,宠信和优待有所特殊。魏明帝曹叡病重不起的时候,就召曹爽到卧室里,授予大将军一职,授给符节、斧钺,统领内外各军事务,总领尚书省事务,与太尉司马懿一起接受遗诏幼主。魏明帝曹叡去世后,齐王曹芳继承皇位,加曹爽为侍中,改封爵位为武安侯,食邑二千户,赏赐他可以佩剑穿鞋上殿,上朝时不用小步快走,朝拜时不必称报自己的名字。丁谧出谋划策,让曹爽禀告天子,下发诏书改任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有名号尊重他,实际上,打算让尚书省奏报事务,是先来通过自己,得以控制朝政。曹爽的弟弟曹羲担任中领军,曹训担任武卫将军,曹彦担任散骑常侍伴读,其余的弟弟都以列侯的身份在皇帝身边侍从,出入皇宫,没有人比得上他们更大的尊贵宠信。南阳郡人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人丁谧、东平人毕轨都有名声,急于进身取位,魏明帝曹叡认为他们浮华不实,把他们都罢黜;等到曹爽秉持朝政,就又重新启用了他们,任用他们作为自己的心腹。邓飏等人打算让曹爽在天下建立威势名望,劝说他征讨蜀国,曹爽听从了他们的话,司马懿劝阻他们不能制止。齐王曹芳正始五年,曹爽就向西到达了长安,大规模征发五六万士兵,从骆谷进入。当时,关中地区以及氐人、羌人的运输不能供应,牛马驴骡子大多死亡,老百姓在路上号哭。曹爽的参军杨伟给曹爽分析了形势,应该快速撤军,不然的话将会战败。邓飏与杨伟在曹爽面前争论,杨伟说:“邓飏、李胜将要坏了国家大事,可以斩杀了。”曹爽不高兴,就率领军队撤军。

裴注译:

①《魏书》记载:曹爽派遣弟弟曹羲上表说:“我已故的父亲曹真,侍奉了三代先帝,入朝担任宰相职务,出任地方担任高级军事将领。先帝认为臣是心腹的后人,大力奖赏和提拔,统管皇城禁卫,进没有忠诚谨慎累计的德行,退没有《羔羊》那样的尽职奉公的节操。先帝身体病重时,我虽然四处奔走,侍奉先帝品尝药物,却没有金诚所至的感应,却与太尉司马懿一起接受遗诏,既惭愧有恐惧,在此陈述出我全部的心意。我听说舜帝任用贤人的次序,以后稷、契为先,成汤褒奖战功,以伊尹、吕尚为首功,审查选举广泛推荐,让优劣之人各得其所,这实在时辅佐帝王、蓄养百姓的大道理,也是论功行赏的准则,自古以来,从未有不按此办的例子。现在我懦弱愚昧,位居朝臣之首,回顾审视觉得自身越过了次序,内心十分恐惧、害怕,斗胆用尽自己的情怀,陈述最诚实的情况。天下公认的三准则:是德行、爵位和年龄。司马懿本来是崇高明睿、正直之人,身居上公之位,名气足以让大家敬服,大义足以作为下属的表率,这是其一。他胸怀大略,文武双全,还能建立出征讨伐的功勋,远近都归功于他,这是其二。他出征万里而凯旋,亲身接受先帝遗诏,辅佐皇室,内外之人都归附于他,这是其三。加上他年长,治理国家,体恤朝政;从德行而言,他超过了尹吉甫、樊仲;从功勋来说,他超过了方叔、召虎;凡是类似几方面,司马懿都兼有。

我徒具虚名而官职等级位于他之上,天下人都会认为我以宗室的身份而被重用,只懂得进而不知道退。陛下您年幼而聪慧,明察是非,就如同用事实详查我的建议,我认为应该任命司马懿担任太傅、大司马,对上可以彰显陛下您重用贤臣,对中可以彰显证实司马懿身备文物之才,对下可以让我免除辨认的诽谤讥讽。”于是齐王曹芳让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作诏书说:“从前吴汉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平定四方的功勋,担任大司马一职,美名被称赞至今。太尉司马懿身体履行正直之道,功盖四海,先帝原本以前后的攻来打算改变您的官职时却去世了,因此此事迟迟没有施行罢了。现在大将军曹爽推荐太尉司马懿应该担任大司马一职,既符合先帝的本意,又相仿推荐现任,推崇德行崇尚功勋,这才是辨明贤良、分辨等级、顺合长幼有序的做法。即使周公旦、召公奭之辈,以及宗师吕尚,想到他们仰望崇尚吕尚而身居其下,怎么能超过他们呢!我十分赞赏此做法。我考虑到先帝一定知道君子是安于自身的处境的,即使有些微小的嫌疑,也不值得猜忌,应当看柏人、彭亡的文章,所以对太尉的官职一直犹豫不决,虽然有提拔之意而没有成行罢了!这也是先帝尊敬看重大臣,恩宠喜欢太深厚所致。从前周称王设置太保、太傅的官职,近代的汉显宗任命邓禹担任太傅一职,这些都是优待、尊崇杰出贤能的人才,这类人一定受到尊重。现在任命太尉司马懿担任太傅一职。”

②《世说新语》记载:杨伟字世英,是冯翊人。魏明帝曹叡修筑宫殿,杨伟劝谏说:“现在修筑宫殿,砍伐百姓祖坟上的松柏,损毁破坏石碑、石兽、石柱,罪及去世之人,伤害了孝子之心,不可以作为后人做事的法则。”

③《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对夏侯玄说:“《春秋》说责任越大,德行必须厚重,从前武皇帝曹操再次进入汉中汲取,几乎到了大败的底部,这是你所知晓的。现在兴平地区道路地势非常险要,蜀人已经抢先占据了险要;如果前进不能快速交战,撤退会被拦截,一定会全军覆灭。他将如何担负这个责任呢!”夏侯玄害怕了,告诉了曹爽,并率领军队撤回。费祎进军占据三岭来结集曹爽,曹爽为了争夺险要而苦战,才得以通过。而曹爽所征发的牛马和运输物资之人,死亡、丢失将尽,羌人、胡人都怨恨、叹息,而关东地区的物资都全部耗尽。

(未完待续)

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翻译_裴注什么意思_裴注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上一篇: 墓志铭,与碑文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 评价司马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