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班固写完《汉书》,像今天写完硕士、博士论文一样,设置一个致谢环节,他会感谢谁呢?
首先,感谢父亲班彪。东汉初年,班彪因病免官,专心从事历史著述。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班彪采择前史遗事,搜集材料,打算续写《史记》,做了65篇《后传》,然后就去世了。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班固子继父业,继续修史,并在《汉书》中采用了父亲著作的内容。
其次,感谢弟弟班超。永平五年(公元62年),正当班固在全力写作时,被人告发说他私修国史,被抓下狱。班超快马加鞭赶赴洛阳,上书汉明帝极力辩解,陈明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和颂扬汉德的意图。
汉明帝拿来书稿一看,叹为奇作,下令释放班固,并宣召他来京师,任命为兰台令史,准其利用国家藏书,完成修史大业。班固这才得以凝神聚力20多年,基本完成了《汉书》。
班超也是历史名人,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
第三,感谢妹妹班昭。永元四年(公元92年),班固在官场失势,得罪了人,又被人诬陷下狱,死在狱中。此时《汉书》还有8个表以及《天文志》没有写完。后来是班昭接手完成,让《汉书》得以全璧示人——共120卷,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结束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记229年史事,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第四,感谢前贤司马迁。《汉书》史料来源,以汉武帝为分界,分成两个阶段。汉武帝之前,因为《史记》有完整记载,班固就奉行拿来主义了,绝大部分采用《史记》原文,文字略有精简,有些内容重新加以安排、剪裁。
这算抄袭吗?在古代不算。当时抄书是一项本领,治史者必须学会抄书。何况班固也不是机械地抄。清代学者赵翼分析过,汉武帝之前这段时期,《汉书》做了三方面增补:把《史记》附入他人之传者,抽出来另立新传;在《史记》一些人物传记中增加事实;在文学之士的传记中,增加他的文章。
第五,感谢前辈刘向刘歆父子。《汉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叫《艺文志》,著录了约600部古书,1.3万卷,是当时的“四库全书”。这部《艺文志》是西汉刘歆写的《七略》的删节本,而《七略》又是刘向写的《别录》的删节本。刘向当年奉旨整理国家收藏的图书,每整理完一本,就写个提要,总结主要内容,汇集成书叫《别录》。刘歆把这些提要分门别类,加以简化,成为《七略》。《别录》《七略》如今都看不到了。班固的讨巧引用,给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艺文志》里著录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幸亏有这个目录,我们今天才可以对先秦学术有一个粗线条的认识。
了解、学习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源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今天说的百家争鸣,就在这个时期。先是儒、墨两家为显学,两家下面各自分出很多派;然后,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并起,人多、派多,今天大家都觉得这是古代学术的黄金时代,是中国的“轴心期”。
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地图是什么样的?今天只能通过6种文献来把握:《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论六家要指》《汉书·艺文志》。前五种书,只讲派别,不讲书籍;只讲各派的祖师爷,不讲徒子徒孙,线条太粗。只有看《汉书·艺文志》,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胸中有丘壑”。
最后,感谢后辈颜师古。班固是古文家,《汉书》的用字特点就是多用古字,保存了很多古代语言文字、制度名物,行文跟《史记》比起来艰深得多了,比较难懂。因此,差不多从《汉书》一问世,就有注解跟上了。有统计,唐以前注解《汉书》的有20多家。各家解释,各说各话。
于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受命为《汉书》作注,先把前人旧注、各家歧说一一列引,然后从“师古曰”开始,下判断,对于旧说或肯定或否定,有时自己还要重新解释。这么一来,基本上解决了《汉书》的文字解释问题。
这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因此学界一直认为颜师古是《汉书》一大功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说:“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虽然有人批评,但他疏通《汉书》的成绩在那儿摆着,真不愧是班固的功臣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