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地河南有5个历史文化传说,流传上千年,植根于人民的心中,这些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传统文化经典。
商丘虞城木兰传说
木兰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之一,木兰传说的故事始于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早期是民间口头的流传为主,唐以后才出现完整简练的文字记载。从隋代流传至今,1000多年来,涉及民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传说之一,同时也在不断被补充和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特征,富有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供学习参考。现在关于花木兰的戏剧、影视、话剧都有,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据史料记载,木兰祠位于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唐代就已经建有木兰庙,现称木兰祠,存有记载木兰身世的记事碑,有木兰当年辞世的陵墓。按照当地风俗,木兰生前并未出嫁,死后只能葬在自家地里面。墓所在地就在木兰祠附近,即如今的木兰陵墓。
2007年3月,商丘市虞城县申报的木兰传说被列为第一批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出决定,正式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2008年6月,木兰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源愚公移山传说
愚公移山传说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相传愚公家住河南济源王屋山下,愚公因不满大山给村民们带来的苦难,太行与王屋两座大山,方圆700里,高几千米。愚公在山下居住了80多年,他苦于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决定挖王屋与平太行两座巨山的故事。
在《列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在学术上,显然对于愚公移山,传承者很难对信以为真,而重点是在于说明其中的教育意义。
禹州大禹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神话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大禹治水的故事,从古至今代代流传于民间,大禹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公而忘私、献身于人民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许多地方世代相传,禹的足迹不仅遍于全国各地。大禹率领人民,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洪水,大禹从前人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这个传说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坚毅不屈、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
灵宝黄帝传说
黄帝铸鼎塬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距三门峡市80公里。《史记封禅书》记载,古代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山来到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
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走,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脱下了他的金靴,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
黄帝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米的土堆,传为黄帝陵冢。由于这里位于长安古道,函谷关和潼关两雄关之间,屡遭战火毁灭,但历代都曾进行过修复和重建。
泌阳、桐柏盘古神话传说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之一,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期才被完整记录下来。现在桐柏山的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与盘古神话相关的地名。
在河南泌阳盘古山,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传说此山就是当年的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造化万物的地方。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习俗,可以说是原始盘古神话的遗存。
盘古传说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南北均有。盘古精神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创新精神。其次,盘古精神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实事求是精神。同时,盘古精神就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念,就是不怕困难,刻苦坚持,长期奋斗的精神。
2005年河南省桐柏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当地的盘古庙会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