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样版,是中国历史的集大成者,是为民立言的史书,是中国散文的典范。
司马迁的《史记》,迄今为止仍是无人能超载的史书。这也决定司马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的最大集成者,是中国文化的高峰。
鲁迅在厦门大学讲学时,对《史记》的无意的一句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评价,成为了现在人们对《史记》的肯定。其实,这只是鲁迅先生讲课时的一句话,并不表明是他的主要观点,因为《史记》太经典了,价值太高了,这一句许的评价有点简单了。
《离骚》是楚辞,是屈原的抒情类作品。相对于《史记》来说,创作会容易些。那《史记》可是司马迁以“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忍辱而写的。
“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这要花费多少时间,用去多少心血;这要查多少资料,看多少古书;这要走多少路,访多少山;这要谈多少人,辩多少伪;这要观多少星,测多少数,才能做到“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
《史记》中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句话,都是司马迁 “究”和“通”才做到的。对于夏朝那遥远的历史,他也没有大意,也不敢大意。舜为了确定大禹为继承人所开的会,记录值得推敲。大禹为王之后,那简单的一句“皋陶亡“,说明了当时禅让制的刀光剑影。
这个“究”,让司马迁,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他观测日出月落,星海变幻,发现月食规律,命名五大行星,描绘恒星亮暗,记录陨石、激光,无一不体现着他的智慧和心思。
“通”也是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通古今之变”,便于现实治理。古为今用,免前人不幸,让后人顺畅,这也是历史的意义。
司马迁,就是用“通”古今,来鞭策现实。让汉朝更为兴旺,让中国更加繁荣。
“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谦虚之言,他的一家之言,岂是一家之言,而他总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去评价。可以说的他所谓的一家之言,已成为了历史学的标榜,文学的楷模。
司马迁的“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没有一个方面,他是应付的。他用生命的代价去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去点亮历史的繁华,去推动历史的车轮。
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之后,蒙受着最大耻辱,以伤残之在痛苦中完成了宏伟巨著《史记》。
可以说司马迁就是在地狱之中完成了《史记》,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忍辱活着,只为那《史记》的诞生。
他说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用之所趋异也”,是的,为了什么目的才是生存的意义,司马迁心里最清楚。
无需言之,司马迁活着就是为了《史记》,就是为了历史的前进。他立了座丰碑,一座历史最高之碑。
司马迁完成了《史记》,写了那么多人的传记,可是对自己却没有完整的记录,最终他是什么时候离开人间的,是什么原因离开人间的,人们不可得知。
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离世。这个阉割了司马迁的一代帝王就此离开人间,当他在离世前一年下“罪己诏”时,是否也后悔过对司马迁的阉割。也许,他早已知道自己的错误,只是没有公之于世罢了。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刘询登位,他就是当年起兵反抗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之孙。当年刘据及其三子同时遇害。刘询被其祖母史家收留,后由霍光将其从发间迎回,登基为帝。
在汉宣帝时,发现了《史记》,让其发扬光大。那是司马迁的女儿之子杨恽,自幼好学,常读其母所藏的《史记》,常读得热泪盈眶,感叹不已。后来,杨恽被封为平通侯,于是就把《史记》献给了汉宣帝,从此使此书与世人相见。
司马迁,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最大成就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