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为何《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只有“奸”,没有“雄”?

为何《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只有“奸”,没有“雄”?

为何《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只有“奸”,没有“雄”?《三国志平话》是“说三分”故事的集大成者,它有不受史实约束而多取坊间传闻的特点,它亦是构成《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支柱之一,在各个方面为罗贯中做了必

三国志平话》是“说三分”故事的集大成者,它有不受史实约束而多取坊间传闻的特点,它亦是构成《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支柱之一,在各个方面为罗贯中做了必要的准备。

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原文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充斥“崇刘抑曹”的思想

《三国志平话》真实记录了创作者对曹操的态度,书中充斥“崇刘抑曹”的思想倾向,竭尽所能地提高了蜀汉集团人物的地位,如刘、关、张、诸葛亮四位英雄人物,创作者对他们的描写贯穿了全书,成了普罗大众理想和愿望的寄托。

“正行之次,见里堠整齐,桥道平整,人烟稠密,牛马繁盛,荒地全无,田禾多有。”

这是刘备管辖平原县的治理成效 ,与汉末天下大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世界,简直有天壤之别。

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

刘备剧照

“却说皇叔守荆州,百姓鼓腹讴歌,言皇叔仁德之人。”

百姓对于统治者的政策感受最深。刘备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那他就是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正因如此,百姓才会自发地为刘备歌功颂德,这也是“崇刘抑曹”思想贯穿全书的根本原因。

而曹操总是在刘备的对立面出现,本书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曹操的“不仁”衬托刘备的“仁”。

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内容

曹操剧照

如曹操引大军杀向樊城、新野,此地百姓亦步亦趋追随皇叔,刘备询问其故,内中一人告曰:

“皇叔仁德之人,曹操兵已至,杀人不知其数,俺百姓来随皇叔,便死不悔。”

在百姓心中,刘备是仁德爱民的明主,曹操则是酷虐害民的暴君,两相对照高下立判,民心向背由此可见。

本书对曹操丝毫没有好感,只是著力写他几次狼狈的失败。在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奸”是与仁爱、忠义等道德概念相对立者,其内容相当广泛,既可上指篡权欺君,又可下指酷虐害民。

《三国志平话》以道德为标准,来贬斥曹操奸诈

“崇刘抑曹”是《三国志平话》的主基调,本书着力渲染曹操之“奸”,并且以道德为标准,来贬斥曹操奸诈。这种情况在三国故事传说中,早已司空见惯。

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原文

杨修剧照

以道德角度揭示曹操的奸诈与不仁,笔者试举曹操斩杨修这一情节来进行说明。

曹操高骂:“三年以前,与汝私行,见曹娥八字碑,吾时下不解其意,问尔亦不会。至天晓,吾方会其意:黄绢者,色系也,是个绝子;幼妇者,少女也,是个妙字;外孙者,女子也,是个好字;臼者,受辛也,是个辞字。此八字者,是绝妙好辞也。”

曹操又骂:“尔料诸葛不敢正视,料吾有似草芥,尔有篡位之心! ”令人斩杨修。

三年前曹娥碑一事,曹操早已对杨修心生不满,苦无机会整治杨修;三年后,杨修为了显才,说出鸡肋泄露机密,已犯了曹操的大忌。

曹操新仇加上旧恨一齐涌上心头,此时他杀杨修的理由与借口都已齐备。而曹操斩杨修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说错话,而是他说出了曹操的心事。曹操妒才即滥杀无辜,令人发指。

此情境塑造了曹操记仇、不仁、残暴、奸诈的性格,亦显示出他的心理阴暗与极端自私。

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

曹操剧照

苏轼在《孔北海赞》序说:“曹操阴贼险狠,特鬼域之雄者耳”;陆游写下了“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将曹操比拟为金国异族侵略者,而自比蜀汉,无视曹操曾征乌桓、降匈奴的伟绩。

这些是对曹操最严厉的控诉与斥责,自此曹操的形象伊于胡底,由此可见士人对曹操厌恶的心态。

即使曹操再如何大逆不道,在历史或民间野史上,他仍以“人臣”自居。不过《三国志平话》却颠覆历史,杜撰了一段故事。

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

贾诩剧照

曹操从贾诩口中得知,太子欲加害于他,便以“篡位杀父”的罪名,设计杀害太子。

“令一知心人鞭挞太子。太子乃帝子龙孙,不能忍受,虚招其罪。”

曹操不理献帝的反对,要将太子斩首,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古以来,弑君杀父,岂有赦也!”最后当刘氏没有继承人的时候,曹操说出欲立曹丕,形同逼宫:“臣子曹丕,天下皆称,可立为天子”。

这一段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与虚构,欲凸显曹操“篡权欺君”的反面形象,使听众对曹操更加切齿拊心。

《三国志平话》极尽丑化曹操之能事,不遗余力地描写曹操不仁的性格。书中设置故事情节,无非是为了强化曹操的反面性格。

《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只有“奸”,没有“雄”

历史上的曹操在军事谋略方面是个奇才,唐太宗李世民曾以英雄相惜的笔调赞誉:“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连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由此可见,两人都给予了曹操很高的评价,而《三国志平话》却凡描述曹操必丑化,连军事谋略也不例外。

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内容_三国志平话

李世民剧照

《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智谋有限,指挥战斗的能力不强,顺利时容易得意忘形,遇到挫折又勃然大怒,他费尽心力算计别人,然而每次都弄巧成拙、自己吃亏,终于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笔者以马超败曹公这一情节来进行剖析。

当马超拿住曹军,问:“曹贼生得如何?”其军怕死,言:“曹公生得美貌髯长。”……曹操听得,刀断其髯,换衣……得脱乱军,到于营中,茶饭不能进。

曹操面对马超的追击惊惶异常,稍脱离虎口竟茶饭不能。本书写活了曹操狼狈不堪的丑态,完全颠覆了那个扫平群雄、纵横沙场、谈笑用兵的曹操。

三国志平话原文_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内容

曹操剧照

最后曹操还要赖华山云台观仙长“移了马超一万军”,才击退马超。曹操黔驴技穷,赢得一点也不光彩。在失败的映衬下,曹操光芒尽失,他并不像一个军事家,反而更像个丑角。

综上所述,《三国志平话》极力渲染曹操“奸”的一面,却忽略了曹操雄才大略的一面,再加上听众要求一定要有趣味性,故作者将主观评价化为笔触,想象与虚构了一些情节。

至此,曹操便只有“奸”,而没有“雄”了。

上一篇: 赵云和张飞两人,谁更厉害?《三国志平话》给出了答案
下一篇: 依傍史书的三国平话——《三国志演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