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上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据文史专家考证,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都,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近1600条,其中直接出自邯郸的有200余条。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它们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寻味。
邯郸日报社中原天工大数据研究院通过线下调研、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推出邯郸成语典故文化调查报告。与邯郸有关的哪些成语最为人们所熟悉?市民对成语典故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本报告,带你一起走进邯郸成语典故的世界!
“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邯郸学步”,很多人提起邯郸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成语!
数据显示也是如此。在“受访者知道的与邯郸有关的成语”这个问题中,剔除无关选项后,根据受访者写出的成语进行排名,得出前十名分别为: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黄粱一梦、围魏救赵、胡服骑射、毛遂自荐、纸上谈兵、梅开二度和赵氏孤儿。“邯郸学步”位列榜首,成为受访者心目中最熟悉的邯郸成语。
TOP1 超八成受访者对邯郸历史文化及成语典故有一定了解
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邯郸历史文化及成语典故有一定了解。其中,63.62%的受访者表示“大致了解”;16.5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18.6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的很少”;1.22%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TOP2 课堂学习——受访者了解成语的最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受访者对邯郸成语典故的了解途径中选择“课堂学习获得”的人最多,占比72.78%,是受访者了解成语典故的重要途径;排在第二名的是“阅读课外书或报纸”,占比69.11%;排在第三名的是“参观成语相关景点等”,占比55.35%;排在第四名的是“电视和广播等媒介”,占比为52.6%;排在第五名的是“日常交流”,占比为41.28%;排在第六名的是“相关网站、短视频等”,占比为39.14%。
剩下0.92%受访者留言,表示线下观看成语比赛、去图书馆借阅成语画册、去影院看动漫片或者上辈人的交流中都可以学习到不少的和邯郸相关的成语典故。
TOP3 学步桥——受访者最熟悉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
邯郸有众多成语典故遗址景观。大多以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为内容,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象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再现世人面前。那么,邯郸市民心中最熟悉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又是什么呢?
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名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是“学步桥”,占比为88.99%;排在第二名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是“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占比为87.77%;排在第三名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是“黄粱梦吕仙祠”,占比为83.18%;排在第四名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是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方特国色春秋),占比为76.15%;排在第五名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是邯郸成语典故苑,占比为74.31%。还有7.34%的受访者留言:胡服骑射雕像、娲皇宫、毛遂公园、点将台、邺城三台、铜雀台也是熟知的成语典故文化景点。
TOP4 超六成受访者偶尔去成语典故相关景点游玩
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去相关景点游玩;22.32%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去相关景点游玩;12.23%的受访者表示去相关景点游玩要看心情或者一些要求;剩下2.4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去相关景点游玩。
TOP5 近八成受访者不同程度地使用成语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市民们对于成语的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受访者不同程度地使用成语。其中,55.9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成语的频率一般;23.5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成语。除此之外,18.65%的受访者表示很少使用成语;1.83%的受访者表示几乎不用成语。
当问及“您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成语”,超八成市民选择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成语,占比为88.08%;其次,“学习需要”也成为受访者使用成语的重要情境,占比为63.08%;还有51.54%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作任务”情境下也会使用成语。
此外,还有2.69%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具体内容有:“直播间吸引人气时”“教育孩子时”“写作时”“玩成语类游戏时”……
TOP6 超七成受访者通过网络搜索学习成语
大部分成语因保留了文言的特点,往往形式凝练、意思精辟,典故故事都隐藏于表面文字之后,对此,市民们又会采取哪种形式对成语进行求解?
数据显示,网络搜索简单方便的特点备受欢迎,77.06%受访者通过“网络搜索”学习成语。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成语词典”和“询问他人”的方式获得成语的解释,选择人数占比分别为18.65%和3.98%。剩下0.31%的受访者留言:“平时关注公众号学习成语知识”“在成语类游戏中边玩边学”“上学那会感兴趣恶补了很多”……
TOP7 受访者使用成语过程中有这些小状况
数据显示,人们在写或用到成语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问题。选择“知道意思但想不起来准确表达”这一选项的受访者最多,占比为59.02%,剩下选择“提笔忘字”“同音字误用”“形近字误用”“记错成语含义”这些选项的受访者分别占比为45.57% 、44.04%、43.12%、33.94%。
1.22%的受访者留言:“多音字读错”“很多成语记不准确”“没分辨出来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
TOP8市民最爱的成语典故——来源于真实历史故事
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来源于真实历史故事”的成语更容易掌握,人数占比为76.45%;除此之外,受访者认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趣味性强”“来源于传说、神话”“教育性强”的成语比较容易掌握,人数占比分别为72.48%、71.25%、58.72%、49.24%。
TOP9宣传成语典故文化,市民有话说
对于如何更好地宣传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有不少市民留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博物馆考古盲盒都有了,咱们邯郸什么时候也可以在盒子里印上与成语典故相关的人物,制作与成语有关的人物盲盒或者手办一类的呢?对于我们这样很多有收集癖的人,很是期待成语典故盲盒的生产!”
“建议景区多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利用好现有资源,在展板、引路牌、景区餐饮等软装上结合成语典故文化进行宣传。”
“建议举办邯郸自己的成语相关比赛!或者在机关、学校、社区、公园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成语竞赛,激发市民学习兴趣,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
对于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成语典故文化的宣传和发展的问题,数据显示,81.96%的受访市民选择“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互联网宣传及城市户外宣传”;80.43%的受访市民选择“开展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相关主题活动”;78.9%的受访市民选择“提升成语典故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分量”;76.45%的受访市民选择“建立相关主题景区、公园、展馆等”;65.44%的受访市民选择“开发成语主题文创产品”。
邯郸日报社中原天工大数据研究院
中原天工大数据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0月,是由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批准、邯郸日报社主办的河北省首家依托党媒平台建立的专业大数据研究机构。
研究院以“移动优先、智能优先、大数据优先”为发展方向,集“大数据应用+新闻传播+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以数据化精准服务为抓手,定位于帮助中原地区的政府、企业决策者洞察时代发展方向,把握决策机会,掌握决策智慧,以大数据应用提升城市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市民生活。
研究院成立至今,累计服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50余家,推出专业大数据报告800余份、舆情报告3000余份,业务范围覆盖整个中原地区。
核心业务:
一、指数服务
1.榜单制作与评选。开展各类榜单与评选业务的方案策划、评选体系或标准研发及相关报告撰写,如企业竞争力排行榜、产品品牌口碑排行榜、窗口型行业消费者美誉度总评榜等。
2.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对客户需求特征、消费者行为、市场细分以及国家政策和行业导向等要素的调研,设计定制化调研提纲或问卷,并撰写报告。
3.行业市场消费分析。消费者研究、消费需求、行为与态度、市场现状与市场份额、市场细分与目标群体定位、生活形态研究、营销研究、概念开发与测试、新产品测试、广告效果评测、产品定位研究等。
4.公共事务性调查。为政府、企业提供公共事务性调查及成果发布。可设计推出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估、组织绩效测评、城市管理研究、行业管理研究等。
5.大数据分析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业机构提供包括行业发展数据分析、新媒体传播报告分析、企业形象传播路径、新媒体宣传平台影响力分析等在内的全方位传播策略报告。
6.指数类产品。通过对行业市场或实体经济领域的研究,以指数化形式定期反映某一市场或行业运行规律,如投资环境指数、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房地产购房信息指数、地区旅游休闲指数等。
二、舆情服务
1.舆情监测预警。依托研究院舆情监测系统、邯郸日报社媒体爆料平台进行365天x24小时全网信息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向合作单位推送预警信息。
2.舆情研究报告。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舆情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深度分析,形成专业的文字报告,帮助合作单位准确了解网络舆情,并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舆情应对处置。发现重大舆情后,舆情专员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并上门对接,了解情况、分析研究,迅速提出处置建议、制订应对方案,并协助合作单位妥善处置舆情。事后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防止舆情二次发酵。
4.舆情业务培训。研究院邀请专家顾问团队,精心打造网络舆情管理课程,将理论学习与现实问题的应对解决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合作单位舆情应对、舆论引导能力。
5.社会治理课题研究与风险评估。对地方维稳、民情调查、政府(企事业单位)危机公关处置等进行摸底调查、长期跟踪、动态分析、定点发力等舆情管理;对社会治理课题提供专项研究分析报告,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进行网络舆情风险评估。
6.行业舆情研究。针对地方经济改革、产业发展、区域经济、项目实施、品牌建设等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专业研究,发布行业领域舆情报告。
三、技术研发
研究院以“互联网+”、5G创新应用、“智媒体”为主要指向,将主流媒体和信息通信技术结合,开展融媒体中心建设、网络工程搭建、网络安全运维、客户端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网站搭建、视频演播室建设、直播平台搭建、室内外互动大屏搭建等多项业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