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后汉书(精选5篇)

后汉书(精选5篇)

后汉书(精选5篇)4、《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汉书范文第1篇

2、《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3、《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4、《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汉书;过甚;程度副词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14-01

《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特点,对汉语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对程度副词的界定,各家说法不一。本文将采取杨伯峻、何乐士著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对程度副词的分类:共五类,表程度高的副词又分为了表程度至极、过甚、很高三类。表过甚类的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远超过一般情况或某种标准。《后汉书》中此类程度副词有三个:太、过、已。

一、太

“太”,义同“泰”。先秦两汉多用“泰”,后世多用“太”。该词作程度副词沿用至现代汉语中。《后汉书》中“太”的此类用法有5例;主要是用来表示程度超过了正常情况,经常表示情况是不如意或不希望发生的,如:

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第十九)

《后汉书》中程度副词“太”的使用分布情况:5个用例全部修饰形容词,形容词有甚、酷、深三个。从音节上看,都为单音节的形容词;从句法功能上来看,“太”和其后的形容词结合在句中作谓语。

二、过

《说文》:“过,度也。”本义为“经过”。引申为“超越”、“超过”义,由“超过”义引申为指动作行为或状态、程度超过了某种限度。作副词的“过分地”、“过于”之义,约始于汉代,一直沿用至今。《后汉书》中“过”的表过甚的程度副词的有19例。

1.过+形容词,共11例,如:

(1)光为人小心周密,丧母过哀,帝以是特亲爱之,乃复位特进。(马援列传第十四)

2.过+动词,共5例,如:

(2)赞曰:任失无小,过用则违。(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3.过+短语,共3例,如:

(3)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愚臣无所能及。(邓寇列传第六)

《后汉书》中程度副词“过”的使用分布情况:修饰的形容词有厚、哀、苦、重、盛、甚、多、滥、酷、诞,修饰的动词有毁、理、用、幸,修饰的动词性短语有蒙恩私、加喜怒,形容词性短语只有珍丽。

从以上可知,《后汉书》中的“过”多用来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也可以修饰短语。“过”和所修饰的成分组合之后大多数作谓语,但是也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如:

(4)赞曰:任失无小,过用则违。(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5)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幸。(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三、已

《尔雅·释古》:“已,成也。”《广韵》:“已,止也。”其本义当指行为的“完毕”“停止”。由此引申为副词用法。先秦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至今。《词诠》:“表态副词。已,太也,甚也。”《后汉书》中“已”表过甚的用法共有6例,且后面加形容词。如:

(1)今供养两宫,宿卫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复劳以政事。(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2)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窦融列传第十三)

《后汉书》中程度副词“已”的使用分布状况:只修饰形容词,后可以跟重、甚两个。由例子可知《后汉书》中“已”的6个用例全部修饰形容词,并且“已”常常和“甚”组合,表示程度上的过分。从句法上看,“已”和之后的形容词结合之后在句中作谓语。

《后汉书》中表过甚的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如下:太,出现5次,占16.67%;过,出现19次,占63.33%;已出现6次,占20%。

由此可知,表过甚的程度副词“过”在《后汉书》中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其他两个词,并且“过”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当然,“太”“已”的使用也较常见,尤其是“已”的表程度的用法,多和“甚”组合出现。

四、小结

综上论述,《后汉书》中的表过甚的程度副词主要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形容词

、动词或短语,而程度副词和之后的词组合之后在句子中主要是作谓语,也可以作其他成分;从语义上来看,表达的超过一般情况或某种标准这些情况是不如意的、并非作者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后汉书范文第3篇

原文: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谭显拾遗补阔,臣奉宣诏书而己。”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酸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译文: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用法律严格地纠察所属郡县,声名大震。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

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延熹年间,桓帝事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惟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顺帝年号,136年—141年),朝廷任命剧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所以一年中要判的案件,不过几十个。任峻在威猛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文德治理方面比不上王涣。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后汉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东汉 帝王 师承 特点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尚书》作为儒学中最古老的“政事之纪”,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的政令,体现治国之道: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东汉帝王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开展《书》教,充分发挥它在治政、牧民等方面的功用,借以巩固其统治。为了更好地发挥《尚书》的资政作用,笔者在《东汉帝王习简论》一文中已将东汉各帝《习》书及师承情况作以简单交代,现拟将结合东汉《尚书》之学及东汉社会的整体情况,对东汉帝王习《书》及师承特点作以简要分析。

1东汉帝王《习》书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根据范晔《后汉书》记载,东汉帝王习《书》传统始于光武帝,自光武以后共有五位帝王保有此统。除去继任和帝之位的殇帝由于过于年幼,且仅践祚一年之期便中道崩殂无法习《书》外,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皆习《尚书》。自光武始至顺帝终,两百余年间帝王习《书》之传统从未中断(殇帝较为特殊,此处忽略),由此可见东汉帝王习《书》历史十分悠久且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顺帝朝之后,东汉政权快速显现颓势,政治黑暗、政局不稳,这期间近八十年共出现六位帝王,其中冲帝、质帝、少帝三帝,在位时间只近期年,因而均未能学习《尚书》。至于在位时间相对较长的三位帝王――桓帝、灵帝、献帝,我们从现有史料中无法找出文献依据,佐证其曾经习《书》。我们暂且抛开桓、灵、献三帝是否存在已经习《书》而史料未载的情况不谈,不可否认的是此三帝统治时期,东汉《尚书》之学的整体状况已经不及以前,此期间既未见有新的《尚书》世家崛起,又不见像桓荣、杨震那样可以引领一时学风的《尚书》大儒出现,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推测就算存在此三帝习《书》而未被记载情况,他们对帝王习《书》传统的重视程度也必定大不如前,受东汉社会整体状况的影响,东汉帝王习《书》在时间分期上,又出现了阶段性的特点。

2东汉帝王习《书》方式多样化

除却《尚书》大家系统传授《书》学以外,东汉帝王还采用多种方式深化儒学及《尚书》的学习如诏令御前讲经、阅读书经著作、召开经学会议等。另有《后汉书・儒林传》“(建武五年)帝正坐自讲,诸儒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后汉书・贾逵传》“(贾)逵数为帝言《古文尚书》与经传《尔雅》训诂相应,诏令撰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逵集为三卷,帝善之。”《后汉书・蔡玄传》“顺帝特诏征拜(蔡玄)议郎,讲论五经异同,甚合帝意。”《后汉书・帝纪第三》“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3东汉帝王习《书》师承情况特点

东汉帝王有着悠久的习《书》传统,其师承情况也展现出了清晰的特点:第一,教习东汉帝王的儒者多治《欧阳尚书》,除光武帝师从许子威,而许氏因记载有限,所属尚书系统不可考外,其余各人均习《欧阳尚书》。也正是由于帝王多习《欧阳尚书》,致使《欧阳尚书》在东汉的地位超越了《大夏侯尚书》与《小夏侯尚书》,成为“东京最盛”。其次,教王《尚书》之儒者多出于世家。帝师当中,桓荣、桓郁、桓焉皆出自龙亢桓氏,沛郡龙亢桓氏一族自桓荣至桓典五代习《书》,台湾学者蔡根祥在其著作《后汉书考辨》中说道:“考东汉诸帝,莫非桓荣之学”。在帝师光环的笼罩下,桓荣等人位列侯爵庇荫子孙,享受着无上尊荣,桓氏家族也由累世经学发展为累世公卿,代表着东汉《尚书》家学的巅峰。帝师张也出自研习《尚书》的世家,其祖父张充是张《欧阳尚书》之学的启蒙老师,并曾与光武帝“同门学”,待光武帝即位,想重用张充时,张充已死。此外,邓弘亦出自钟鸣鼎食之家,《后汉书・邓禹传》云:“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再次,许多帝师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例如:桓荣与何汤存在师承关系,因此何汤举荐了桓荣,桓氏言其发迹皆“何仲弓之力”。桓荣与张也是师徒关系,《后汉书・张传》载:“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聚徒以百数。”桓荣、桓郁、桓焉三人则是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桓氏得以累世帝师累世公卿,正式凭靠这种牢固的亲缘联系。

参考文献

[1] [南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后汉书范文第5篇

【一顾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三人为众】《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人三为众,虽难尽继,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继之,於名为众矣。”后多作“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语出《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千钧一发】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千载一弹】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卑之无甚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南户窥郎】《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匡鼎解颐】《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语本《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不学无术】《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闇於大理。”亡,通“无”。本谓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后用以泛指缺乏学问、本领。

【不避斧钺】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杀人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屯毛不辨】《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於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扞仲舒呴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遂以“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的苦学精神。

【相反相成】谓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语出《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画眉举案】西汉张敞为妻描画眉毛,见《汉书·张敞传》。东汉孟光为夫送饭时,把端饭的盘子举到和眉毛一样齐,见《後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画眉举案”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当刑而王】《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积少成多】谓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耗矣哀哉】语本《汉书·董仲舒传》:“秦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秏矣哀哉!”颜师古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闇乱。音莫报反。”秏,同“耗”。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蟲叶成字】《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蟲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病已,汉宣帝名。后以“蟲叶成字”指称谶纬。

【竹罄南山】《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筑坛拜将】《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后因以“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

【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语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绝薪止火】《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后用“绝薪止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绳锯木断】《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遂用“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日久为之,也能做成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醉吐相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汙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一典故。

【贡禹弹冠】《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谓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后遂以“贡禹弹冠”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见利忘义】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亲密无间】关系密切,没有丝毫隔阂。语本《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连珠合璧】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以“连珠合璧”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

【遇事生风】语本《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颜师古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宋楼钥《送周君可宰会稽》诗:“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后以“遇事生风”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

【还乡昼锦】《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颜师古注:“言无人见之,不荣显矣。”后以“还乡昼锦”谓富贵还归故乡,犹如衣锦昼行,以示荣显。

【语妙天下】谓言语精妙无比。语本《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雷霆万钧】《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用“雷霆万钧”比喻威猛之势,势不可挡。

【闭门投辖】《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后因以“闭门投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问羊知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後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后以“问羊知马”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飏汤止沸】语本《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飏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驷马高车】《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车”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马的高车。常表示地位显赫。

上一篇: 《封神》还会有第二部吗
下一篇: 穆天子传的版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