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吃屎、活埋、性骚扰…中国民间故事到底有多野?

吃屎、活埋、性骚扰…中国民间故事到底有多野?

吃屎、活埋、性骚扰…中国民间故事到底有多野?作者 | 闫如意编辑 | 花木蓝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听故事长大的。很多口口相传的故事,原本都是想寓教于乐,给人带来欢乐与所得。故事是传承,是经验与记忆的浓缩。但是,故事也有点像植物

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作者 | 闫如意

编辑 | 花木蓝

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听故事长大的。

很多口口相传的故事,原本都是想寓教于乐,给人带来欢乐与所得。故事是传承,是经验与记忆的浓缩。但是,故事也有点像植物,特别依赖于原有的文化环境,一旦脱离原本的水土和环境,就长得有点别扭了。

不信,你重新琢磨一下童年听过的一些传说,很多故事都不是内味儿了……

吃屎、活埋、性骚扰…中国民间故事到底有多野?

先听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贫困男青年,穷到娶不上媳妇,于是在他人教唆下偷窥女生洗浴,还偷走女生衣服,强制对方不得不嫁给自己。

放到今日,这绝对是要上社会与法制头条的恶性拐骗案件。

但把犯“猥亵罪”的贫穷户改成勤劳善良的牛郎,“教唆犯罪”的他人改成吃苦耐劳的老黄牛,被偷窥的女生改成九天下凡的仙女,这就成了一个万物有灵、上天有眼,为好人送来仙女媳妇儿的美妙爱情故事。

这样的“美好”故事,至今还存在于小学语文课本上。

民间故事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素材库

连环画中表现牛郎偷盗织女衣服的一节

明明是调戏妇女,放今日至少要判个刑拘,最后被调戏者还爱上了骚扰者,最后手拉手“穿过树林,回到草房”,结婚去了……这难道就是命中注定我爱你?这样的“爱情”可真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亲情故事就更恐怖了。

你儿子和你妈同时落水了,你选择救谁?

这种考验人性的无解问题,在古代就有人回答。

这位优秀答卷人叫郭巨,晋代隆虑人,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郭巨家原本还算殷实。但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全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单独抚养母亲,“事母极孝”。

但光孝顺也没有用,财产都分给了弟弟,自己又不咋能挣钱,郭巨家里逐渐从小康走向贫困。

过了不久,郭巨妻子怀孕,生了个男孩。本来家里就已经快揭不开锅,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到他供养母亲。于是决定杀了这个孩子。

他是这么跟妻子说的:“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妻子就!同!意!了!

说干就干,郭巨开始挖坑。

民间故事_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

连环画中表现郭巨“埋儿奉母”,妻子就这样抱着孩子在一旁等着坑挖好……

好在,上天看不下去了。

突然之间金光乍现,一坛金子出现在坑里,坛子上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抱着黄金开开心心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仔细想来,在这个“孝道”故事里,郭巨是无条件孝顺母亲的“孝子”,妻子是无条件服从老公决定的“贤妻”,只有孩子,被看做了父母的私产,可以任意处置,无人置喙。

更何况,在抚养孩子和侍奉母亲中要做取舍,根本是郭巨沽名钓誉造成的惨剧。

若合理分配家产,兄弟三人共同承担义务侍奉母亲,那郭巨一家的生活根本不至于如此窘迫。但他为博虚名,家产分文不取,独自侍奉母亲。

连累妻子不说,也许母亲的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最终还要以儿子的性命全自己的孝子之名,实在是坏。

纵观整个24孝故事,你会发现,想上经典就要博出位,这些孝子们都有不少诡异至极的骚操作。

要么是自残。比如“尝粪忧心”,说南齐的一个县长庾黔娄,刚就任就觉得心慌、出汗,他预感家里出事了,于是立马辞官回家。到家以后,果然父亲病重,医生说:病人的粪便能反映病情,如果是苦的就说明还有救。庾黔娄尝了父亲的粪便,竟然是甜的。他内心十分担忧,整夜跪拜神仙。

可惜的是,神仙也没显灵,最终父亲还是病死了……

还有“恣蚊饱血”、“卧冰求鲤”、“扇枕温衾”、“戏彩娱亲”……可惜那时还没有网络,未必能互相知道对方的故事。不然,要是县长知道喂喂蚊子、打打扇子也可以做一名合格的孝子,是否还会选择尝粪……

民间故事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素材库

连环画中尝粪忧心的故事配图大多只描述了“忧心”部分

要么是出生在问题家庭,通过反派衬托自己的德行。

比如“刻木事亲”。丁兰年幼失去双亲,就用木头刻了父母的雕像,每日晨昏定省、凡事商议,从不懈怠。久而久之,妻子感到很好奇,趁着丁兰外出的时候,用针刺了木像的手指,居然真的流出了血来。

丁兰回家以后看到木像在流泪,于是责问缘由,最终怒将妻子休弃。

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

这种父母双亡的身世实属惨剧颠峰。根据统计,24孝中,早年丧父或丧母者高达13例,母死父亲续弦者4例。

孝子的故事往往需要反派的衬托。一个不懂事的妻子或是一个邪恶的后妈,最好再配上一个不懂得主持公道的父亲。

比如知名度很高的“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穿着继母用芦花续的伪棉衣,却依旧百依百顺,还劝父亲不要生气,想想另外两个兄弟——“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懂得顾全大局,才是真主角。

这些“毁三观”的故事,何以传唱至今?

仔细一想,喝人奶、吃屎、活埋婴儿……当年鼓吹的孝道故事,如今看来却堪称邪典故事,怨不得24孝成为鲁迅的“童年阴影”。

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

〓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年幼的自己听完24孝故事,一度担忧自己被父亲“拿去当孝子”给埋了:“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

而这些图文并茂的“儿童教育故事”,放到如今,都是限制级内容,少儿不宜,广电都要封杀。

民间故事_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素材库

可是,为什么这些邪典故事都能成为经典?

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愚孝的故事,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坚实的流行基础。

大多数民间故事的核心都离不开两个功能:教育和规训。

尤其是传统的小农社会,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元,在这样的基础经济单元中,最初形成的基础规则是:父母生育子女,抚养长大,儿女有劳动能力后回馈父母。然而,抛弃病弱或者年迈的成员,是人类的动物本能。20世纪60年代,巴拉圭的狩猎采集部落中,仍旧保留着杀死老人的习惯,一旦老人造成部落的负担,就会被丢弃、杀害。

为了解决这样的生存困境,“孝道”被不断抬高。各种孝子得福报、不孝遭天谴的民间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口口相传,将这样的观点夹杂在故事里传给下一代。

事实上,类似故事的流传也带来过不少麻烦。在明代,有不少人效仿“卧冰求鲤”,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冻死,朱元璋一度下令禁止孝子们卧冰。而且,根据学者们考证,主人公王祥并没有“卧冰”,他很有可能只是“凿冰”,这也确实是效率更高更合理的做法;另一种可能是,河中有一处温泉,并不结冰,有一小块冰面自行融化,鲤鱼跳出来,被王祥赶上了……

总之,《二十四孝》是元代的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辑的故事,为了戏剧效果,编辑的妙手有不少发挥。

在古代,做一名孝子,不仅有道德上的褒奖,还有可能因为“孝廉”而获得升官,这也是忠孝的故事也被不断放大、强化的根本原因。当然,在现代,养儿防老老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这些故事也就不再成立。

故事的魅力总是很大。《人类简史》的作者甚至认为,智人能打败其他物种,全靠会讲故事,用故事提升集体凝聚力。

的确,故事可以带来情感的链接,和逻辑链完整的欢愉。他人的经验,人类的经验,通过故事火把一样地传递下来。

但是选择给孩子传递什么,这个选择权在你手上,请一定慎重考虑。

可别让这些不合时宜的故事,再次成为你孩子的“童年阴影”。

民间故事大全免费_民间故事素材库_民间故事

参考文献:

刘超, 郭永玉. 孝文化与中国人人格形成的深层机制[J]. 心理学探新, 2009, 029(005):7-12.

杨振华. 孝文化成因探析[J].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4):22-25.

上一篇: 轶事是什么意思 名人轶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pdf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