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蕴含大道理。为深入弘扬廉洁文化,夯实思想根基,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本期廉洁文化分享一则廉洁典故,从历史人物中深刻体会清廉典故的精神内涵,强化修身养德立人的意识,以自身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
在《习近平在宁德》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讲述:“记得我在宁德工作时,早上出发,傍晚才能到寿宁。那个地方都是山路,我上山时想起了戚继光的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到了寿宁以后,我要下车但下不来了,被颠得腰肌劳损了,后来让人把我抬下来,第二天才好。冯梦龙去了那么艰苦的地方,一路翻山越岭,据说他当时走了好几个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冯梦龙的为官事迹,并经常引用他的名言名篇。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多次肯定这位基层官员、文坛巨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位花甲廉吏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杰出的通俗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以《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著作创造了中国通俗文学的新高度。
除了文学方面的高深造诣,冯梦龙还是位令人敬仰的清官廉吏。明崇祯七年(1634年),已经60岁的冯梦龙在花甲之年被选派至福建寿宁担任县令。当时的寿宁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到任寿宁县令后,他尽最大努力减轻民众负担,解决百姓温饱问题,防止百姓因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减少案件的发生和简化案件的审理程序,以实现无讼的目的。
在寿宁为官期间,他还消除匪祸虎患,抵御倭寇,禁溺女婴,崇文兴教,充分展现了他爱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然而,冯梦龙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末风雨飘摇之际,贪腐成风,纲纪败坏,他自知“卑职人微言轻,但能自律,安能律人”。他曾在《戴清亭》一诗中写道:“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表明自己不随波逐流,要像老梅一样独标高韵的思想和立场。在寿宁任知县的4年里,他提出了“以勤补缺、以慈辅严,以廉代匮”的主张,留下了“循吏”的美名。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冯梦龙卸任寿宁县令,自闽返苏。同乡文人、画家文从简赠诗有云“桃李兼栽花露湿,宓琴流响讼堂清”,正是对冯梦龙人品和政绩的歌颂。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官之道和政治实践,充分践行了“一念为民之心”“余平生不求名而求实”的高尚品格,受到后世的认可和推崇。
勤政廉政善政,牢守为政之德;敬业爱业成业,恪尽立业之责;慎权慎独慎微,严防贪欲之害;自警自省自励,永葆律己之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