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夷坚志》始刊于绍兴末年(1162年),停笔于嘉泰二年壬戊(1202年),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之意,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内容涉及三教九流、宗教信仰、诸子百家,搜罗广泛,卷帙浩瀚,有不少话本和戏曲都取材于《夷坚志》故事,如〈冯玉梅团圆〉取材于〈徐信妻〉,仅凌蒙初即取材三十馀篇,占《二拍》篇幅一半。
《夷坚志》原书凡420卷,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分十集,《乙志序》中说:「《夷坚初志》成,士大夫或传之,今镂板于闽、于蜀、于婺、于临安,盖家有其书。」但随编随印,加之卷帙浩繁,全帙的刻本极少。后世多以涵芬楼版二百零六卷为通行本,分初志、支志及三志,外加补遗。评价
后人对《夷坚志》褒贬不一。沈屺瞻说:「第观其书,滉漾恣纵,瑰奇绝特,可喜可愕,可信可证,有足扩耳目闻见之所不及而供学士文人之搜寻摭拾者,又宁可与稗官野乘同日语哉。」陆心源说:「虽其所载颇予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与谈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于文思隽永,层出不穷,实非后人所及。自甲志至四甲,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赵与时《宾退录》节录其文,堆挹甚至,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说之渊海也。」鲁迅说:「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不脱六朝志怪「粗陈梗概」的传统。甚至是漫抄旧书,一昧贪多,有人取《太平广记》中之事「改鼠首尾,别以名字以投之,至有数卷者」,洪迈也都收入。陈栎勤《有堂随录》则谓洪氏"欲修国史,藉此练习其笔」。周密批评他「贪多务得,不免妄诞。」流传
《夷坚志》于宋代已有散佚,元代亡佚近半。《宋史·艺文志》只录甲乙丙六十卷,丁戊己庚八十卷。元人沈天佑曾刻印《夷坚初志》甲乙丙丁四志共八十卷,仅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另外叶祖荣选编的《分类夷坚志》今存五十一卷。可见《夷坚志》散佚之严重。现存传本以上海涵芬楼编印张元济校勘的《新校辑补夷坚志》二百零六卷最全,但初志、支志、三志加补遗仅约为原书之半。后来《永乐大典》等书中又辑出佚文二十六则。《夷坚志》大量的记载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几乎包含了中医药文化的各个层面。元好问著有《续夷坚志》。元代有无名氏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注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