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典典
心理暗示有多可怕(自我心理暗示有多可怕)
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
记者曾经采访一个少年犯。
他神情木讷,不太愿意说话。
直到爸爸来看他。隔着玻璃,爸爸第一次对他说:“对不起。”
男孩突然之间情绪爆发了,他抑制不住地颤抖和哭泣,冲爸爸大吼:
“你为什么要跟我说对不起?这不就是你想要看到的吗?”
“从小到大,你每天都说我没出息,只知道打我骂我,是你把我变成这个样子的!”
“我宁愿蹲监狱,让你永远打不到我。”
“你以为我想有你这样的爸爸吗?我是没得选,没得选!”
原来,男孩的爸爸性情急躁,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就经常打骂和贬低他: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废物!”
“像你这样,迟早进监狱。”
爸爸这些情急之下说出来的话,在儿子身上居然变成了真实的诅咒。
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这些孩子的父母,用一句句暴力语言将孩子的未来断送,也给其他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有人说,这些孩子扎在别人身上的凶器,是父母亲手递过去的。
永远不要低估父母的嘴。你常说的那些话,将会成为孩子的生命预言。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现象。
父母吼骂和贬低孩子时,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会渐渐相信这些评价,不知不觉按照父母的评价去行事,并最终让预言成真,成为父母嘴里的“坏孩子”。
经常说孩子笨,孩子的大脑接受暗示之后,就会慢慢变笨;
经常说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变得自卑懦弱;
经常说孩子不行,孩子就会逐渐认定自己真的不行。
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
经常被暗示的孩子,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
经常被暗示的孩子,不仅心理和情绪受到影响,大脑也会发生惊人变化。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他们的海马体和胼胝体的体积会明显缩减。
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智商会受到直接影响!
经常遭到父母吼叫、辱骂、诅咒等言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言语智商平均只有112分,比那些没有遭受言语暴力的孩子低了12分。
而且,经常被吼骂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会明显下降。
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长期大吼大叫的环境中,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不断刺激。
杏仁核,主要是负责处理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的。
如果杏仁核反复被刺激,孩子就随时生活在恐惧中。
在遭受到严重语言暴力时,孩子会觉得全身颤抖,呼吸急促,身体疼痛,甚至有恶心眩晕的感受。
在情绪打击下,大脑被激活的区域
一个随时都在担惊受怕的孩子,他的学习注定是低效的。
教育家埃里克森认为,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其实远远要大于身体上的暴力。
孩子们会把这些伤害一直记在心里,成为一生的阴影。
用积极语言代替消极语言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一句话,也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权威性谎言」实验。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去了一所普通中学,随机划出了18个名字,对老师说:“这些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没想到,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
那18个被选中的学生,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而且,他们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接受“优秀”暗示的学生,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于是用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真的变优秀了。
这,就是积极暗示的力量!
罗森塔尔得出结论: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他就很容易接受这种心理暗示,从而朝着标签所指向的方向偏转。
这给了父母一个启发: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孩子按照期望的方向努力。
具体怎么做呢?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我家孩子太磨蹭了!”
“整天就知道打游戏,什么时候学习能上点心!”
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已经这么看我了,我再怎么表现也没用,不如破罐子破摔。
??用积极语言代替消极语言
把“快一点”,改成“5分钟后出发”;
把“不许哭”,改成“哭完了再说”;
把“你能不能乖一点”,改成“妈妈知道你会改变的”;
把“怕什么”,改成“不要怕,有妈妈在”;
把“别闹了”,改成“稍微控制一下”;
把“这有什么难的”,改成“没有谁一次就会成功”;
把“你肯定做不好的”,改成“我们试试看吧”。
当我们不断重复积极的语言,孩子也会收到积极的提醒,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动。
??多看孩子的优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把目光从孩子的缺点转移到优点上,夸奖孩子,并想办法让孩子知道。
在外人面前,也不用吝啬对孩子的赞美。与直接赞美相比,孩子更愿意相信父母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真实性。
??给出明确的指令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讲过一个案例: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整理床铺的事烦恼,无论怎么命令、警告甚至训斥,孩子都不肯叠被子。
而有一个6岁的孩子,却能把被子铺得整整齐齐,甚至通过了军队检验。
家长们都很好奇,去问孩子的妈妈:“为什么你家的孩子不但听话,还能做这么好呢?”
这位妈妈回答:“其实我的孩子一开始也是屡教不改,后来我发现,他不是不听话,而是我说的方法,他听不懂。
当我把床单都改成格子的,让他按照线来折叠,他很容易就听懂了,而且做到了。”
所以,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先不要着急,观察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超出了孩子理解的范围。
如果是,请给出更简单易懂的指令。
作家哈尼·鲁宾说过一段名言:
“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常说的那些话,最终都会变成孩子的预言,影响他们一生。
如果你也曾经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请提醒自己,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变好的力量。
——End——
作者:徐典典,育儿专栏编辑,专注育儿和儿童心理学研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