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军
日前,《文溪志》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安化县乃至益阳市文化建设事业上值得关注的好事,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瞩目。《文溪志》编纂历时近3年,8个人的义务劳动,数易其稿,上百次增删,期间的艰辛,可谓一言难尽。
乡梓情深留乡愁
文溪原是安化县中部的一个乡。1995年撤区并乡时,文溪乡与田庄乡合并成为新的田庄乡。“文溪乡”自此彻底成为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和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来文溪乡村的韵味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承载着文溪人繁衍生息奋斗发展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密码面临消失。2016年初,土生土长于文溪的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蒋金云和乡贤谌继先等发起。编纂《文溪志》。真的是乡梓情深,很快就招募到黄玉花、谌三支、谌万辉、谌训山、谌元松、蒋英姿、黄本安、谌继先、蒋平阶、谌刚才、谌训山等一批文溪同乡。2016年2月24日,召开了《文溪志》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随即,大家筹款的筹款,协调的协调,编纂的编纂。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留住文溪人民的乡愁。这一举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编修地方志,本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蒋金云这帮“方志发烧友”,从来没有修过志,根本就谈不上实践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在其次,不懂就问就学,最为困难的是,地方志举凡山水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情风俗、历史人物等等,包罗万象,而编修《文溪志》,几乎没有原始档案可查,因为撤区并乡时文溪乡的档案损坏严重,史料的来源只能靠采访或从民间收集。两年多时间,编辑部集体下乡采访60多次,个人随机采访、约人上门采访不计其数。文溪乡104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留下了编纂者的足迹和汗水。为了核实资料的准确性,有的村子他们去过四五次,有时仅仅是为了核实一个存在争议的数据。每到一个地方,大家就自觉分头行动。负责文字撰稿的同志分头采访原村支两委老同志和爱讲故事爱唱山歌的老人;负责摄影的钻林莽,爬险峰,寻找最佳摄影角度,争取将每个村庄最美的画面载入史册。下乡最多的蒋英姿、谌继先等同志,年龄层次从40多岁到80多岁。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蒋英姿还孤身爬到了海拔1200多米没有公路仅有几户人家的廖家山,找当地老人核实村级材料,收集整理传说故事。
艰难困苦脚下踩
下乡调查收集资料和采访是极其艰辛的,可80高龄的黄本安和70多岁的谌训山基本没有缺席过。谌继先、蒋平阶、蒋英姿等相对年轻的同志自是冲锋在前。为了拍田坪村的全景,谌继先冒险攀爬到了电信基塔上,视线被一棵悬崖上探出的枝丫挡住,只好又翻上另一座山顶,累得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为了拍下船形塘,他不顾寒冬腊月冰水刺骨,脱下鞋子挽起裤子过溪,双脚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为了拍白竹全景,谌继先和蒋英姿两人在山林里穿越了3个多小时,攀着一树干爬上山顶,找到取景点。蒋英姿在行进的过程中一脚踏空,掉进丛林,幸好被一棵粗藤绊住,吊在半空中,挣扎了好久,最后抓住了旁边的一棵小树干,才慢慢着地。回程的路上,两人蓬头垢面,衣衫湿透。读者翻开《文溪志》看到的这些美丽的照片,都是编纂者流汗流血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
蒋英姿还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4月28日,他们集体到游马村采访时,因江家坪、兴隆坡的组级公路未硬化,坡陡泥泞,车子无法开上去,只好由陈吉长老师用摩托分批接送上山。大家在山上听老人们讲述地方沿革与传说故事,都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饥饿和劳累,采访结束,已经下午3点。下山时,下起了小雨。陈吉长老师的摩托车在一处陡坡上打滑翻倒,搭乘在他身后的蒋英姿和80多岁的黄本安被掀翻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蹭了一腿泥。望望下面的悬崖峭壁,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精益求精只为真
精益求精,史料准确,是《文溪志》编者们的追求。他们始终认为,文史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你搞个错东西出来,还不如不搞。不搞,人家不会以讹传讹,顶多是不知道这么回事。你搞错了,人家会跟着你错,贻误子孙。但真正要把史料搞准,并不那么容易。就举一个例子吧,《文溪志》收录了一篇文史价值很高且流传较广的《万善桥序》。一位负责校对的同志感觉掉了字句,断错了句。编辑部人员马上拿来族谱对照,族谱上的文字跟录入志书中的内容一致。他们便质疑是族谱上摘录有错,决定实地找到序碑原件核实。当时是隆冬,又正下着大雪,蒋金云和谌继先两位同志顶着暴雪去了温溪。万善桥在公路对面的山脚下,过去需要踩着临时搭建的石头过溪。因为雪下得大,搭脚的石头全被雪盖住,踩上去很滑。两人经过多次尝试,搬了一些石头辅助,才到达桥头。发现碑过高光线太暗,又返回,找人借了梯子和凳子扛过去搭脚,才拍到了清晰的碑文。正是这次雪地踏访,纠正了《万善桥序》在蒋氏族谱中的好几处错误,准确地还原了历史。
采访收集资料的艰辛如此,志书文稿的撰写与图文编排等工作同样很不轻松。因为是“民修”,《文溪志》的编者们不得不吝惜每一分钱。志书的编辑出版审稿又特别严格,一审、二审、三审之后还有终审,而每一次审稿之后又要做大量的修改。为尽可能节省开支,送交出版社的文本都是他们自己动手编排。每到赶时间要送审或送印厂的时候,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达旦都是常事。因为对排版软件不太熟练,排版速度慢。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一个人物的加入或撤出,会引发后面整个人物图文的混乱。还有文物胜迹篇章,牌匾和文字因为增加了内容就全乱了套。这座桥的说明文字到了那座桥下,这个碑的序文到了那个碑旁,要全部重新调整,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可想而知。
编史修志是一件苦差事,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参与者没有分文报酬,全是义务劳动。可两年多时间,他们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焚膏继晷。为什么?《文溪志》主编蒋金云一语道破:“不为别的,就为保存文溪的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铭记文溪这一方灵毓胜地的历史,感知自己家园的无限美好,从而更多更好地激发子孙后代爱国爱乡的激情。”是啊,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更值得付出的呢?更何况,这部凝聚着编纂者智慧、心血与汗水的志书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业内一位著名学者盛赞这部近百万字的志书:“内容丰富,经纬分明,文理贯通,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是研究文溪历史和乡情可资开发利用的一座宝库……沿着文字的记载,穿越时间的隧道,走近文溪的历史,追寻过去的痕迹,截取时代的缩影,《文溪志》将一个家园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一部“民修”的乡镇志,能够获得如此好评,实属不易。编纂者当然倍感欣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