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仰止乡哲 踵继芳轨——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炳勋先生

仰止乡哲 踵继芳轨——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炳勋先生

仰止乡哲 踵继芳轨——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炳勋先生2019-05-0709:10|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叶长一他,沉酣古典文学,守护传统文化。张口就是文言文,至今坚持用毛笔写作;他,对乐清名人掌故

学堂史怎么写_学堂文化_文史学堂

他,沉酣古典文学,守护传统文化,张口就是文言文,至今坚持用毛笔写作;

他,对乐清名人掌故、乡邦轶闻情有独钟,几十年来甘于寂寞、潜心整理,出版专著《怀馨阁杂俎》《鳞鸿旧影——近世乐清旧札掇拾》,为乐清地方文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材料;

他,退休后矢志辑注乡贤遗作,任《乐清文献丛书》副主编,参与对乡邦文献的整理编纂,并个人编注《黄式苏集》《江夏传砚集》等;

他,热心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多次举行各类讲座。其系民革成员,现任温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乐清市社科联、乐清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乐清市政协诗书画院、乐清市诗词学会、乐清市历史学会等单位顾问;

他,就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乐清文史学者张炳勋先生

幼承家学 钟情文史

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了张炳勋先生的办公室,只见明亮、整洁的办公室内,引人注目的除了一叠叠书和办公桌上堆放的打印资料外,就是一方砚台和几支毛笔。张先生取出他的专著《怀馨阁杂俎》赠送给记者,并拿起毛笔题了字,一行小楷秀美精致、神采飞扬。

文史学堂_学堂文化_学堂史怎么写

张炳勋先生1942年10月出生于乐成北大街崇礼巷一个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当过代课教师,后任北白象、虹桥职工校教师,1969年进入乐清乐申鞋厂工作,直至2002年退休。

“小时候我也是偏科的,计算甚差,喜欢文科,尤其喜欢作文。”张先生笑着说。他的祖辈在乐成开设酱园,父亲经商,四亲六眷却大多是读书人。店铺位于北大街十字路口,经常宾朋满座,论谈的常为乡邦轶闻和诗词掌故,孩提时代的他每每听得入迷,记于心中。

不过,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家。外高祖黄昆南,系象阳“古香楼”主人,清光绪《乐清县志》有其传略,称为“骚坛主盟”,家中藏书万卷,四世(黄昆南、黄鼎瑞、黄式苏、黄素毅)均有诗集行世。清代著名诗人江弢叔曾题书“古香楼”匾额,他广为人知的“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一联,正是题写在绘赠黄昆南的《龙湫院图》上。

张先生说,外祖家中名人书札和藏书甚多,当年他虽年幼,对此一知半解,但置身这种文化氛围之中,身心颇感愉悦。这为他后来钟情文史,播下了种子。

小学语文老师赵一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赵一老师当时住在西街,离张家很近。喜欢看书的张炳勋发现老师家的藏书很多,而赵一老师也很欣赏好学的张炳勋,课后就经常带他到家里看书。张炳勋平时没事时也会到老师家看书,或借书回家阅读。课堂上,赵一老师还时常拿张炳勋的作文当范文读。

张先生说:“赵一老师曾引用徐特立的话告诫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句话,也促使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笔记的习惯。

因为喜欢,他年轻时还曾全本抄录26万字的《龙文鞭影》一书。这是介绍中国历史上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的启蒙读物,自明代问世后影响极大。抄录该书,耗时多日,他的右手中指、无名指,至今仍留茧痕。

搜佚阐幽 潜心著述

1961年,张炳勋先生高中毕业,赋闲在家,便经常拜谒乡邦耆英,听他们讲乐清往事。他的身边常年备有袖珍本,随身携带,每当老人们兴致勃勃长吟短咏时,便当场手记,或回家追记。

文史学堂_学堂史怎么写_学堂文化

一天,他拜访省文史馆馆员徐敏夫先生,得知省政协文史委向社会征集晚清民国时期各界知名人士事略。他便想到了一些乐清籍知名人士和发生在乐清的历史事件,而他对这些人的资料都有所掌握,于是萌发了为省政协文史委撰稿的念头。

张先生首先撰写的是维新志士陈耐辛的事略。陈耐辛曾任两浙秘密会党温台联络处会馆干事,1906年在虹桥创办明强女学,传播反清作品《新山歌》,被人告发,酿成了浙江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文字狱“新山歌案”。张先生这一稿件,是较早反映此案的资料之一。此后,张先生又撰写了5篇稿件。在采访中,张先生向我们出示了1963年省政协文史委给他寄来的6张稿件收据。

提起这几篇稿件,还有一个故事。其中一篇是介绍乐清籍国民党高官张冲致力国共第二次合作事迹的《张冲家世概略》。张冲之孙张俭若看到了这篇文章,便想找到作者,但因为不知道作者身份和地址,寻找了几次没有结果。一天,张俭若在邮局寄信,偶然发现有一封信的收信人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便记下地址,找到了张先生。张先生给他开门时,张俭若问:“张炳勋是你父辈?”当得知面前的就是张炳勋本人时,张俭若说,他原以为写这样文章的人,必定是一位龙钟老叟,哪知是一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1969年,张炳勋先生进了乐清乐申鞋厂担任仓库保管员,从此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埋头研究地方文史,挖掘了大量温州地区特别是乐清清末和民国期间的史料。

数十年间,张先生一直默默地读、默默地写。20世纪80年代,时任乐清县委书记得知乐清还有个这样喜欢文史和时常吟诗的人,便找他谈话,关心地问他是否愿意到机关单位工作。但张先生觉得自己埋头故纸堆,其乐融融,而机关单位事务繁忙,他又不会应酬,哪有闲时闲心从事文史研究?所以还是谢绝了领导的好意。

1987年10月,张先生试着向乐清县文联《箫台》杂志投稿。几天后,时任县文联主席、《箫台》主编许宗斌先生特地登门造访,称是否可以专辟栏目,张先生一口应允,并给专栏命名《陋巷居杂俎》。这个专栏,一开就是20年之久。

张先生把自己的斋名取为“陋巷居”。一是因为他原居拦诗巷,巷弄狭窄,多茅厕,乐清人将拦诗巷谐音谑称“屙尿巷”,故称陋巷;二是以孔子评价学生颜回的一句话自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陋巷居”后因旧城改造被拆除,张先生的斋名也改为“怀馨阁”,《陋巷居杂俎》却一直在写。2003年,张炳勋先生在长期连载的《陋巷居杂俎》基础上,整理出版了《怀馨阁杂俎》一书。他说,怀馨阁,意为怀念先贤高士,其事业久远,德行高超,我们为之馨香膜拜。

《怀馨阁杂俎》共180则,以浅显文言文写就,笔调典雅清逸,别有韵味。记述温州及乐清的乡邦掌故轶闻,涉及人物共160人,均有较高知名度。其中前辈诗文,大多为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上披露,颇有文化史料价值。另如倪剑秋撰长篇章回小说《天台梦》、郑一龙辑《乐成诗录》等,都是乐清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有陈虬为康有为公车上书增写段落经过,辛亥革命时曹志丹、周思旦筹划乐清光复,黄群策反高宗武脱离汪精卫将“中日密约”公之报端等等,也是张先生多方收集的史料。

此外,张炳勋先生还撰写了上百篇文章,刊发于内地及台湾、香港、新西兰等地报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编纂文献 传承文明

乐清是千年古县,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私家藏书楼甚多。张炳勋先生多次在不同场合或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北白象万家倪悟真先生五世藏书,达六万余册,为民国时期乐清民间藏书之最。土改时,进驻工作队队员认为这些藏书属封建余毒,非烧不可。主人苦苦哀求,愿把藏书无偿捐献公家,还是没能保住藏书。待上级闻讯,下令制止时,六万册藏书已化为灰烬。每每说起此事,张先生深感痛惜。

张先生说,清代李穆堂有言,“凡拾人遗篇断句,而代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弃之婴儿,功德更大”。书籍值得尊重,先贤著述需要整理,传统文化应该传承。2006年,乐清成立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并整理出版《乐清文献丛书》,当时已退休数年的张先生愉快地应邀担任丛书副主编一职。

丛书编辑部成立后,在媒体刊登了征集乡邦文献的启事,却收效甚微,令人大失所望。转而与温州图书馆联系,获悉该馆藏有大量乐清人士著述,一行人便不顾高温,赴温州访求。当时正值酷暑,而图书馆古籍部不得开窗,不得开空调,闷热难熬,只能一手挥扇,一手翻阅古籍。经过两个多月苦战,他们多方搜集了350多册,总计6万多页、1800多万字的原始材料。经严格筛选,确定自宋至民国时期、价值较高的50多种乐清文献为入编对象,敦聘近20位专家详加编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乐清文献丛书》目前已出版20多种,一个县级市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古籍整理工程,是极为罕见的。作为《乐清文献丛书》的审核把关人之一,张炳勋先生功不可没。

在《乐清文献丛书》中,张炳勋先生亲自编注了《黄式苏集》《江夏传砚集》。张先生说,记得他4岁时至外婆家拜年,见过一位须髯长垂的老人,即他外祖父黄式琳的弟弟黄式苏。黄式苏名重东瓯,曾任温州师范学堂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还任过浙江遂安和福建泰宁、宁德县知事,但一生田无半亩,两袖清风,以诗闻名。60年后,张先生着手编注《黄式苏集》,列入《乐清文献丛书》第一辑出版。其后又编注了黄昆南及其子芝瑞、云瑞、鼎瑞、庭瑞,其孙式琳等,曾孙素毅等共12人诗文及对联,名为《江夏传砚集》,目前已付印。于公于私,这都是一种文化传承。

2014年,张炳勋先生出版了第二本专著《鳞鸿旧影——近世乐清旧札掇拾》。这是一本体例颇为特殊的著作,共40则,收有清道光以来100多年间名人书信50通,收信人和写信人至少有一方是乐清人,其中有江弢叔致黄昆南书、蔡元培致朱铎民书、邵力子致黄柱华书、鲁迅致野夫书、张冲致高谊书等等。每则均影印书信原稿,附有释文,并详细记述了收信人和写信人的事略。

张先生介绍说,他年轻时候曾在不同场合,见到过不少硕彦名家的书札,可惜这些书札现在几乎都已荡然无存。所以当市社科联拟编辑出版《乐邑寻踪文丛》,并将旧信札列为选题时,时任主编许宗斌先生希望张先生负责这个专题,张先生也认为正中下怀,跃跃欲试。但是,真正开始案头工作,才发现故友收藏的信札历经沧桑,即使断简片纸,也很难找到。张先生知难而上,从《永嘉区征辑乡先哲遗著书目》着眼,逐一翻检,循踪搜佚。又向诸世家子弟求助,搜集了一批书札,最终得以成书。这一工作的背后,是对书札这个文学形式的癖好,以及网罗放失、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他在该书前言中写道:“看今科学昌明,多赖电话、手机沟通,有几邮筒往还?书札本属我国传统文化,竟临茫茫坠绪,不禁扼腕太息,与同嗜者告,料有同慨焉!”

翰墨因缘 高谊弥珍

多年前,张炳勋先生曾抄录有陈雄题“无我道人”像赞文稿:“戴华阳巾,须白如银。轩轩器宇,蔼然可亲。曾师端木,寄迹市尘。疏才仗义,出于性真。刘伶嗜酒,座有嘉宾。诙谐百出,曼倩之伦。暮年知足,山水怡神。乃自号曰,‘无我道人’。”这位“无我道人”,就是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先生。

1994年,张先生出于对先人的高山仰止之情,将此像赞邮呈南怀瑾先生,相隔两年之久却杳无回音。张先生再致函问询,得到了南老的回复,原来南老并没有收到第一封信,他请张先生将先后经过见告。张先生便撰写《仰止高风传市隐——南公仰周先贤遗闻摭拾》一文寄上。南老颇为高兴,给张先生寄来了他的3张照片和4种著作,两人由此缔结翰墨因缘。

倪悟真先生是张先生上代的亲戚,所以早年就认识。倪悟真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40多年,早在读中学时张先生就仰慕倪老的学问,曾数次去信请教,倪老都非常认真地一一复信解答。文革中,迫于压力,张先生曾忍痛焚毁一些书信,包括倪老写给他的数封信。如今留下来的是1963年的一封信。“这封信能留下来,我自己也想不到。劫后馀札,弥足珍贵了。”张先生说。

还有原杭州大学图书馆的周采泉先生,张炳勋先生向他慕名求学,周老亦经常加以指点。数学家苏步青为鼓励张先生的诗词创作,曾在来信中附自作诗词多首。另外如与郑逸梅、周退密等诸多前辈的交流,对张先生的研究大有裨益。像这样的名人来札,张先生收藏了很多。

2016年2月,张炳勋先生拣选出70位名人给他的来信,印行《高谊弥珍——怀馨阁名家来札集》,并在乐清三禾文化俱乐部展厅举行了“高谊弥珍——怀馨阁名家来札展”。信札作者包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退密、掌故大家郑逸梅、国学大师南怀瑾、数学家苏步青、画家周昌谷、作家荒芜、诗人徐定戡,以及陈铁生、莫洛、唐湜、倪悟真、倪士毅、萧耘春等温州地方名人。这70人中,与张先生只是书信往来、未曾谋面的有42人。

不少参观者还认为,此次来札展不仅可以透出一个特定时代的信息,也是一次难得的书法展。

由于多年来对地方文史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2013年8月20日,张炳勋先生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亲自向他颁发了聘书。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4月,建馆宗旨是“敬老崇文”,受聘者都是耆年硕学之士和社会名流,现有馆员70多名。

张炳勋先生在书房写作。

2013年8月20日,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向张炳勋先生颁发省文史馆馆员聘书。

张炳勋先生已出版的部分撰著、编著。

记者手记

淡泊自守,不求闻达,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孜孜以求的追求。这种淡泊,不是平淡,而是洗净铅华的淡泊,是看透名利的淡然;这种自守,不是保守,而是素净质朴的坚守,宁静深邃的坚守,是因为有些美好值得坚守。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的急剧变化,使我们的生活中似乎缺少了温良恭俭让,也使我们的文化似乎出现了断层。不过,我们还是要相信,总是会有一些人守护这个民族的文化之根、之魂;我们还是要相信,社会懂得选择,会重新捡起失去的优秀文化遗产,重新重视曾经被忽略的美好。

(本版图片由张炳勋先生提供)

上一篇: 2023文史类十大热门专业是什么 哪些专业好就业
下一篇: 探寻西域大漠间的远古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