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笔谈)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西方思考“东方”的方法论传统
郑永年/5
谈中国古代的亚细亚社会形态
沈长云/8
周文与汉制:传统中国的道路
何怀宏 / 12
王朝国家权力“构造”传统中国社会
鲁西奇/ 15
“多元一体”与“多源一体”辨析
叶小文 / 18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解释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独特性的一个有效工具
孔令栋 / 21
自由讲学:新文化运动后期书院的发现
罗志田 / 25
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古代“物论”探析
李贤中 / 38
墨家“新义学”思想研究
——以儒墨义学思想比较为线索
盖立涛 / 46
中国社会形态问题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私:
三大能极结构性纠缠历史逻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姜义华 / 56
社会形态的二维建构及其功能演进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省思与重置
牛方玉/ 67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
宋培军 / 82
儒学研究
心学批判:基于气学的立场
周 磊 / 94
古礼今学:吴承仕礼学思想略论
吴 飞 / 106
突破既有樊篱的遮蔽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新探
魏 建 / 117
政治哲学研究
贫困定义的伦理转向及其得失
韦庭学 / 130
海外中国学研究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
——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
朱振武 / 138
学林春秋
丁山在抗战后方的“跳槽”风波
——从顾颉刚致丁山的一封佚信说起
郭晓娜 方辉 / 150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笔谈)
编者按:国内学界围绕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引发的学术争论,是百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续时间最长、讨论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多的学术讨论之一。这场漫长的讨论收获了许多重要成果,也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文史哲》杂志是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大讨论的重要平台。在这场学术讨论开展百年之际,我们感到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与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展开新的探讨。有鉴于此,《文史哲》编辑部于2022年5月7-8日举办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第十次人文高端论坛。本次笔谈即是此次论坛的部分成果。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道路;传统中国;社会形态
作 者: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沈长云,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怀宏,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鲁西奇,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教授;叶小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孔令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自由讲学:新文化运动后期书院的发现
摘 要: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吴宓等文化立场不同的趋新学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过去书院制的优点——自由讲学。他们都看到废科举以后的新教育出现了根本性问题,而书院这一“传统”体制中,却蕴含着走向现代的可能性。清季废书院的同时也剥蚀了民间固有的办学资源,使后来想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修改中国教育体制成为极其困难的事。然吸收“书院精神”的做法,当时已有所尝试,后来也在延续。在那个年代,他们已注意到人的物化问题,提出了从“物的教育”回归“人的教育”这样跨时代的根本主张。
关键词:书院制;学校制;道尔顿制;自由讲学;人的教育;物的教育
作 者: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古代“物论”探析
摘 要:中国古代存在四种“物论”,即《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惠施的“历物论”(历物十事)、《庄子》的“齐物论”、《大学》的“格物论”。以“思想单位”为形式框架可以深化对这几种典型“物论”的探析。“物论”是一种“理论”。从“思想单位”视角看,所谓“理论”,无非就是理论建构者通过对一定范围内诸现象的观察,寻索出相互关系及现象变化中的理则,并且用语言文字系统地表达出来。“思想单位”形式框架下的比较分析表明,上述“物论”尽管各有其认知、思维、表达、超越境界,以及相应的伦理实践特性,但总体上都对此世界有一整体性的想象,都涉及对终极性问题的处理。对自然科学与科技视野下的旨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与舒适,但也带来许多环境污染与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整体的生存的现代“物论”来说,上述中国古代“物论”无疑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
关键词:指物论;历物论;齐物论;格物论;思想单位
作 者:李贤中,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墨家“新义学”思想研究
——以儒墨义学思想比较为线索
摘 要:孔子重仁,墨子贵义。墨子看到儒家仁学思想的问题所在,即亲亲之爱无法建立人与人相爱相利的社会秩序,因此他试图用“义”去解决这个问题。墨子以义来统合亲情与正义,用义来统合社会与伦理,强调“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并通过重新诠释“义”,建立自己的“新义学”。墨子将仁义的源头归之于“天志”,这就突出了义的外在性;墨子将“义道”作为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彰显在天、鬼、人三道之中,这无疑凸显了义的普遍性。除此之外,墨子还讨论了义与利、义与性、义与天之间的关系,深化了义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墨子》一书中首次出现了仁义连用。墨子的仁义思想,充分展现了仁义之间的矛盾,深层次地改变了仁义关系,也丰富了仁与义本身的内涵。
关键词:义;利;仁义;新义学;孔子;墨子
作 者:盖立涛,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私:
三大能极结构性纠缠历史逻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中华文明以现实的实体的人为本位,催生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知情意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饱满的精神生活。在基于自然人、个体的自我而形成的天下为私这一能极之外,形成了与之相异的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另外两大能极。在漫长的岁月中,“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私”三大能极长期互相纠缠,相资、相克、相制、相夺,彼此互动,中国传统的地权与资本运行体系和与此相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因之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铸就了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成长和发展源源不绝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中华文明;三大能级;天下为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 者:姜义华,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
社会形态的二维建构及其功能演进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省思与重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的单线进化模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和同构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阶段,也同样经历了公、私所有制相互结合的各种混合结构模式。“公、私所有制二维建构、双重演进”理念就此诞生。与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相比较,“社会形态二维建构论”是在原有“个体生产力—私有制—阶级”维度上,增设“集体生产力—公有制—共同体”维度,以此构成社会形态演进的二维逻辑。在社会形态进化的二维视野中,社会进化的每一个环节或阶段,都是公有与私有两种因素的重新结构或建构。确立公有、私有二维逻辑演进或双重结构进化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也有助于理解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差异和社会差异,进而自觉地省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定位。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五种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二维建构论
作 者:牛方玉,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
摘 要: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与作为公社所有制概念的“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其核心要义是公社共同体内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就此而言,它是东方独有的生产方式。“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带有原始部落血缘共同体、专制制度政治共同体的双重属性,无论是归入原始社会,还是归入奴隶社会,都与马克思的原初语境背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生产方式序列,是东西方存在结构性联系的世界演进图式。西方道路以“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为结构性逻辑起点,而以公社所有制为历史起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无法回避中国内地由马克思“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理论所揭示的历史起点,也无法回避中国传统的边疆“部族”话语所表现的公社结构性动力机制。马克思关于“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命题启示我们,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可以不通过西方诸生产方式,而经过特殊的革命环节,走向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关键是在现代社会历史条件下,革命之后要补现代生产力的课,而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关键词: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东方专制制度;边疆公社制度;中国式现代化
作 者:宋培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边疆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
心学批判:基于气学的立场
摘 要:基于气学立场的心学批判,不仅有助于我们检视心学理论建构中有待完善、提升的部分,也有助于我们提炼气学作为学术流派的一些基本主张。禅学化的成功,以及政治势力的助推,是气学认为心学之所以能够占据时代舞台的两大原因。作为宋明儒学中“辟禅”最彻底的一脉,气学以禅学化的心学为批判对象,围绕以“良知”观为核心的心学形上学,以及以“知行”观为核心的心学一体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其具体展开为:立足“良知即知觉”的理论前提,气学主张“良知非实体”“良知非天理”。无论是通过实践检验,还是将其收归于“一念”领域内成立,气学都认为“知行合一”面临理论自洽上的困难,而“知行合一”作为大众的行动纲领,则混淆了圣与凡、理想与现实间的界限,最终会造成“所知非真知”“以知为行”“以行为知”等后果。对于禅学化所带来的心学教派化,气学也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批判。
关键词:宋明儒学;辟禅;去形上化;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作 者:周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古礼今学:吴承仕礼学思想略论
摘 要:作为章太炎先生弟子的吴承仕先生,一方面深度研究传统礼学,特别是丧服学,成为民国学术界的礼学大家,另一方面又积极研习社会科学方法,接受了唯物史观。吴承仕先生的这双重身份,学术界多有重视,但在学术上,他两方面的学术成果之间是否有融合,却是鲜有人谈的问题。实际上,吴承仕先生是自觉地将社会科学方法纳入礼学研究,并由此深入礼学传统的一个典范。《三礼名物》是吴承仕先生计划已久的研究著作,且在大学中多次授课讲述,今所见讲义完成于他接受唯物史观之后。《三礼名物》对传统礼学的整理,与他自觉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礼学的数篇文章,共同运用了以社会科学眼光认真对待传统学术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非常注意将礼学作为古代意识形态来研究,而非盲目坚持古人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不像疑古派那样轻易否定古史,更不会用现有社会科学理论盲目套在中国古史上面。这种研究方式既尊重古典学问的内在理路,又有效使用现代学术方法,对今日的经学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吴承仕;礼学;社会科学;丧服学
作 者:吴飞,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突破既有樊篱的遮蔽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新探
摘 要: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是现代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论争。此课题的先行研究留下了一些误以为解决、其实悬而未决的重要学术问题。本论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新的考论。一、创造社何以称为“异军”?主要不是因为与文学研究会之“异”,而是从一开始就自“异”于新文学主流派。二、研究论争起源不应纠结于与谁关系更大,而应认真辨析各种相关矛盾恩怨的具体内涵和相互纠缠,从而深化对后来矛盾扩大升级的认识。三、论争发难的矛头只看到指向文学研究会是不够的。创造社更想挑战的是陈、胡、刘、钱、周。对号入座的应战者成了表面上的挑战对象。四、文人相轻和“才子+流氓”的印象遮蔽了对深层问题的认识。创造社的挑战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为新文学突破新的话语霸权提供了机遇,给新文学思想价值格局带来了结构性的改变,以新“文学”修补“新”文学,带来了新的美学原则。
关键词:创造社;文学研究会;论争;遮蔽;新文学
作 者:魏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贫困定义的伦理转向及其得失
摘 要:随着绝对贫困在世界一定范围内被消除,解决相对贫困成为许多国家减贫工作的重心。解决相对贫困的基础性工作是对贫困的定义(标准)进行合理界定。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以收入为依据的贫困标准已经不足以精确识别社会贫困现象。据此,他们试图超越长期以来以经济标准定义和衡量贫困的传统,把贫困的定义和内涵延伸到“被社会排斥”“可行能力(capabilities)被剥夺”“尊严得不到满足”和“感到羞耻”等方面。对贫困定义的上述扩展不仅能够深化人们对相对贫困的社会危害的认识,而且也推动政府和社会在贫困治理中能够超出以往只局限于基本收入的改善,从而站在更高和多样的层面上塑造贫困者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贫困的伦理定义存在着比较抽象、模糊和难以量化等问题,在具体的贫困治理工作中,经济收入依然是判断是否贫困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经济收入;社会排斥;可行能力
作 者:韦庭学,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与认识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成员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
——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
摘 要: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的策略与问题是近年我国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正确评判和阐释其译介的发生、迻译的策略、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当下至关重要。《全都为了凯瑟琳》是尼日利亚戏剧家费米·奥索菲桑对曹禺剧本《雷雨》进行的迻译和改编,是中国文学走进非洲一次大胆的实验性尝试。译本整体上从目标读者出发,采用归化策略,将原著的中国时空和形象进行了非洲化改编,将角色的悲剧命运糅合到非洲现实矛盾之中,将中国隐喻进行了非洲化转换,表达了作者推动中非文学交流与对话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中非双方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较深,且长期处在西方话语的构建之中,文学交流易于陷入新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话语陷阱,形成辗转体认现象,使这样的过度归化和改编隐含着一定的误读和误导风险。因此,中非文学交流需要精熟源语和目标语文学、熟稔目标读者和文化市场、有文化担当和有责任心的译者,也需要提高选材的适当性、迻译的忠实性、策略的正确性、改编的适度性、调整的适宜性和目标的精准性,从而加强中非文学交流的有效性和长效性,以期更好地达到文明互鉴和文化多样性的交流目的。
关键词:费米·奥索菲桑;《雷雨》;过度归化;辗转体认;中非文学交流;文明互鉴
作 者:朱振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丁山在抗战后方的“跳槽”风波
——从顾颉刚致丁山的一封佚信说起
摘 要:1939年初到1941年秋,丁山第一次任职三台国立东北大学,先是欲与顾颉刚任主任的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密切合作,后亦欲追随顾颉刚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由于1941年下半年顾颉刚介绍丁山入中央大学的时机并不成熟,丁山辞职东北大学后便于当年11月任城固国立西北大学史学系主任,对西北大学和西北学术事业充满信心和使命感,并继续坚邀顾颉刚挥师西北,筹划建设西北大学史学系和史学研究所。最终由于学术研究与生存条件的艰难,丁山1942年夏不得不离开西北大学,在顾颉刚的引荐下于1942年秋任职中央大学。虽然顾颉刚与丁山曾对顾孟余掌校下的中央大学报以极高的期待,然终究“乘兴而至,败兴而归”。
关键词:丁山;顾颉刚;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中央大学
作 者:郭晓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方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往期精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