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AZD15100711李鸣钟之子,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李克非(1924

AZD15100711李鸣钟之子,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李克非(1924

AZD15100711李鸣钟之子,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李克非(1924名人墨迹,信札, 作者:李克非页数:1页年代:建国后(1949-至今) 网上拍卖交易AZD15100711李鸣钟之子,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李克非(1924-

详情描述: 李鸣钟之子,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李克非(1924-1995) 致鲁煤信札一页附封

李克非,原名李汉民,又名李克昌,字荔翁,笔名可飞,翁贞子等。祖籍河南沈丘。1924年11月10日生于北京,是国民党西北军将令李鸣钟之子。

李克非幼年在北京读小学,上中学时回到河南。在河南鲁阳高中毕业后,考入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史系肄业。转入华北大学第一部,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普通科,一年后,因病退学。1952年应聘到北京市六中任语文教师,1957年离职到朝阳补校任教,1964年应邀到郑州话剧团工作,因水土不服辞职。1965年应聘在北京辅进学校大学预备班教课。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办,到建筑部门当临时工,做瓦匠十余年。1981—1983年被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聘为临时编辑。以后一直在家养病。

李克非读中学时正值抗日战争。他经常在一些进步刊物上发表散文和新诗,在写作方面渐臻成熟。1939年在河南国立一中与同学编辑的墙报《艺刊》颇受进步同学欢迎,嗣以“赤色嫌疑”被迫停刊。1942年在河南鲁山参加河南青年笔者协会,1946年曾任河南大同新闻社总编辑兼河南《青年日报》特约记者。

李克非钟爱戏剧,年轻时经常排演话剧,亦喜京剧余(叔岩)派老生。从上中学始就常利用寒暑假在学校组织业余话剧团,排演过曹禺、宋之的合编的抗日名剧《黑字二十八》、吴祖光写的话剧《凤凰城》及曹禺的名剧《北京人》、《日出》等,在当地县城演出时,博得观众好评。

李克非于1978年应约为新华出版社写短篇小说《强项令拼死除民贼》,后被人选小说集《古代清官断案记》中,198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从八十年代起,不断为中新社撰稿,刊入国内各种刊物,并发往海外,刊于香港《华侨日报》、《时代报》、《太平洋周刊》;新加坡《联合晚报》;《菲律宾晚报》;巴黎《欧洲时报》;纽约《北美华侨日报》;洛杉矶《国际日报》等报刊上。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为他出版了随笔集《京华感旧录》。1986年5月,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95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上一篇: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举行
下一篇: 2017,韩城一季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十二个精彩的活动贯穿全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