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许多多的美国朋友,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牺牲和奉献,我的姑姑海伦·福斯特·斯诺只是其中的一位。
海伦在中国的经历,始于1931年,正是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的那一年。1940年12月,她从上海离开中国返回美国,也正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年。
上海(1931-1932)
1931年9月19日,传来了震惊世界的新闻:日本于前一日袭击了中国东北。这是日本大举侵占中国的第一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从来没有停止他们的侵略步伐。
仅仅在四个月之后,即1932年1月初,战争的危险已经开始逼近上海的公共租界。海伦抵达上海时,日本人蠢蠢欲动,她现在观察到日本在准备打仗。
1932年1月28日,上海华阜陷入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一方是日本人侵略,一方是中国的十九路军奋起自卫。海伦和一帮子朋友,在他们居住的联合公寓的楼顶上,占据了一个从正面可以观望的位置,目睹了这次战争。那天晚上,埃德加满身污垢,精疲力尽地回来了,兴奋得嗓子都沙哑了…… 他有生第一次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他宣布说:“中国人抵抗了!”
连续34天,他们能听到子弹和迫击炮弹的呜呜声,能听到大炮的爆炸声。接着,战争停止了,日本人撤退了。
北平(1933-1937)
1932年12月26日,圣诞节,埃德加·斯诺和海伦(“佩格”)·福斯特在东京结婚了。他们在北平安家,常常接待美国的和其他国家的访客。
基层的学生运动(1935)
1935年6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一则《敦睦邦交令》,宣布“以文字、图画或演说为反日宣传者,均以妨害邦交罪论处”,清华大学的政治形势,在学生中间迅速升温。
清华大学学生陆璀说,埃德加和海伦目睹了日本在上海的侵略行径,“坚信日本就是东方的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对外扩张及侵略中国的政策,与活跃在西方的德、意法西斯主义是一丘之貉。所以,他们全身心地同情中国的学生。”
1935年10月的一天,一名燕京大学学生问斯诺,“听说中国要把华北拱手让给日本,他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当听到斯诺说“有这个可能性”的时候,那个学生开始哭了起来。“哭没有用”,埃德加说,“我们要行动”。
在那一瞬间,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海伦一起,向中国做出了承诺。怎么办呢?海伦·斯诺建议发动学生运动,就像1919年5月4日的新青年运动那样。他们谈论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华(1935年燕京大学学生会执委会主席)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北平市学联成立后不久,我们考虑应迅速行动,表示我们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态度。一天,我们在盔甲厂13号斯诺先生的客厅里,写信给当时民众十分尊敬的革命者宋庆龄,请她指点我们应该怎么办。宋庆龄明确建议我们采取行动。”
大学生陆璀评价斯诺夫妇的贡献时说:“当斯诺夫妇获知,学生们决定于12月9日、12月16日举行游行示威时,他们立即通知并组织许多外国记者前往现场,把消息发往世界各国,扩大‘一二·九’运动的国际影响…… 海伦奔赴现场,加入学生的游行队伍,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陆璀补充说,“一个具体、生动的例子就是:当时,警察在追捕我,他们竟然把我藏在他们家里保护起来,时间长达10日之久。”
爱国学生游行示威
这次学生运动,在后来的年月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黄华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首任代表(1971-1976)、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7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3年)。
正如海伦在她的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里描述的那样,“然而从1935年起,正是这些燕京、清华的学生,成了中国左派和共产党人同西方联系的桥梁,他们是1972年恢复邦交的工程师。” 海伦总结道:“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是在北京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诞生的。”
“快进”到1996年6月6日,那时,海伦已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年。黄华为海伦写了张明信片,托我送给海伦。写好交给我之前,他大声朗读起来,正像海伦曾经描述的那样,用他那低沉、缓慢的嗓音朗读起来:
“亲爱的佩格:…… 这使我回想到1935年至1936年在北平盔甲厂13号的岁月。我们那时青春焕发,敢想敢为,无比英勇。60年后的今天,回顾那段危险而富于挑战的历史时刻,我感到我们没有辜负两国人民的期望。我们没有遗憾,没有懊悔。您的中国岁月、您为当时、现在和子孙后代所写的那些精彩的著作,足以让您感到自豪。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逆转我们两个伟大民族之间深厚的、日益增长的理解和友谊。祝愿您精神如故!黄华、何理良敬上”。
此时此刻,我对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铸成的中美友谊,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难忘的一九三六年
西安(1936年9-10月)
海伦具有重大意义的西安之行和延安之行,常常被埃德加的西北之行和他的那本名著遮挡得黯然失色。然而她的两次西北之行是非常重要的。
海伦从北平第一次到西安,是1936年9月至10月。这时,海伦是在西安的唯一外国记者,少帅张学良发话,愿意接受她的采访。令人惊讶的是,张少帅宣布,他愿意支持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
海伦写道:“他的爆炸性正式声明是:‘如果共产党人能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真诚与我们合作,抵抗共同的外国侵略者,这个问题也许可能得到和平解决’……”张少帅的声明,促成了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
黄华之后写道,“海伦亲历了西安事变的前期阶段,西安事变又导致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所以说,海伦是历史转折的见证人,为我们提供了张学良支持团结抗战、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第一手材料”。
延安(1937)
1937年3月初,埃德和海伦正忙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手稿,海伦听说,5月初,共产党要在延安召开一个代表会议,“共产党的领导们将从全国各地云集延安,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聚会。海伦意识到,这是会见和采访中共领导人的极好机会,埃德前一年访问西北时,只见到了少数领袖。于是,海伦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去延安访问”。
1937年4月21日,海伦离开北平,独身踏上延安之行的旅途。
“自1931年来,海伦是冲破封锁进入红区的第八位西方人、第五位新闻记者、第二位女性。”在延安曾经给海伦做过翻译的余建亭说,“海伦和毛泽东一起讨论过红军的10年斗争,毛主席给海伦讲述了很多细节。海伦在延安的采访,记录下了许多革命者的生平事迹。那年夏天,海伦亲眼看到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前线抗日,在平型关赢得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大胜利。”
结束语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抗日战争及其美国朋友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地方一定有一个关于战争与朋友的谚语,就像“患难见真情”之类的格言。这种特殊的友谊,是在苦难中锻造出来的,是在诸如战乱之类的悲惨岁月里,经过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不惜个人牺牲而锻造出来的。
无独有偶,在海伦逝世后,犹他州参议员奥林·哈奇写道:“斯诺夫人架起了一座友好的桥梁,把美国人民的心和中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让她的一生提醒我们:在世界上各不相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有着真正的人民,他们的心、他们的思想,相距并不遥远。”
(本文摘自谢莉尔在“美国友好人士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东方讲坛演讲,活动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