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物”释名,见微知著
扬之水 著
书号:978-7-101-13056-0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定价:69元
装帧:32开 精装彩印
编辑推荐
※ 第一部从名物角度对古典小说名著《金瓶梅》进行专门解读和细致研究的著作,书中近二百幅文物图片,多为扬之水老师走访国内外博物馆、参观展览所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 本书打通文史,融合考据与鉴赏,不仅为解读《金瓶梅》的文学世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今天感知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文物与图像的依据。
内容简介
作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以对明代社会生活巨细无遗的描写为后世称道。而从名物角度对《金瓶梅》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和专门研究,本书当是第一部。作者说:“《金瓶梅》开启了从来没有过的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诸般微细之物的描写。”但《金瓶梅》书中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何器何物,样态如何,以前很少研究。本书援引考古发现,查考相关文献,并以图证的方式一一道来,如冠帽首饰(金井玉栏杆圈儿、金头莲瓣簪子、珠子箍儿、金丝䯼髻、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盒具(拜帖匣儿、螺甸大果盒、戢金方盒……)、床(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黑漆欢门描金床)、酒器茶具(银执壶、团靶钩头鸡脖壶、杏叶茶匙……)等诸般日常用具,均为作者的笔触所照亮,从而使我们辨识物色,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
“物色”一语出自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第四十六章,即“物之色”之意。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 向左滑动显示
作者简介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读书〉十年》(三册)等。
精彩内容
序/江东
说“物”,离不开人情世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永远是主旋律,而“物”是乐队中的主角,它是乐器,没有它,主旋律没法演。礼尚往来,不是空往空来,“物”是往来的媒介。这也许是一大堆废话,但是牵扯到小说《金瓶梅》,就绝对是正正经经的大实话。在小说史上,《金瓶梅》叙写人情世故开出一片新天地,这等于也是说它把“物”写出了新花样。与他书不同,《金瓶梅》事事不离“物”,事事也不离人情世故。《金瓶梅》是人随“物”走,境由“物”生。偏偏是这样明摆着的存在,可我们仍然会把这部繁密深邃的书,用最简化的方式看走了样。比如拿它当闲书看,当淫书看,当史书看,当经济读物看,这也都不要紧,也许各有各的益,但终究不是正途。即使做小说研究,一旦用不相干的种种理论套它,也还是走了样。
再说《金瓶梅》小说中有那么多的“物”出现,比如各色金银首饰,还有其他各种生活用具,当然我们是看到的,但若看不到“物”所呈现的信息,那么等于还是没看到。看到与发现是两回事。看看,通常是不用心的扫描,发现是心智的升华。来看张爱玲怎么说的:“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这是张爱玲的发现。
以上权作铺垫,为的是让真正的主角——《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登场。
书名以“物色”起头,让人眼前一亮,细细琢磨,觉得是一个好有创意的颠覆。对《金瓶梅》文学世界与器物世界的发现,一开始就从书名起航,让《金瓶梅》由人物的情色转移到物色之上,使得戴上几百年淫书恶名的《金瓶梅》一下子会减轻不少压力,变得中性些。更重要的是,用看物色的眼光,可能会改变原来看走样的旧习。
“物”在《金瓶梅》中,多半停留在生活的功效层面,但是由“色”入“物”,它的功效就进入审美层面。常听水墨画家说,让墨中见色,画才有精神,可见色是个提神的好东西。在《金瓶梅》这部大书中,性爱的直观描写,应该是情色表现的一个低端配件,床笫之事的情色,需要市井味的点染,但它毕竟是端上宴席的一碟小菜。真正意义上的情色叙事,会放在“物事”的捏拿、运筹、算计之中。“情色”二字上面堆积了太多的涵义,除了感官刺激外,还有欲望、金钱、权力、梦想,甚至还有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佛教色空观。情色在小说中无处不在,可是一般读者感知体会情色的内涵又难探得究竟。以物色看待情色,以物色串联情色,便不再难以捉摸,而是使情色的真相处处可见,这是本书的过人之处。
就我以往读《金瓶梅》的经验而言,这本大书实在是繁密细碎,不像读情节跌宕起伏的那类小说来得痛快。但若按快读粗读法,又会尽失这本大书无穷的妙处。且不说别的,欧洲小说史上是把福楼拜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者,若把《金瓶梅》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叙事方式上具有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把作者的个人态度与倾向性隐藏起来,叙事克制,降低甚至删除感伤与抒情的成分,越客观越好。诞生于十六世纪的《金瓶梅》,具有这种超前的“现代感”,实在令人惊叹。《金瓶梅》看似好读,慢慢沉下去读,又觉得好难读。意思的碎片化,故事的碎片化,而且没有多余的想象空间,这是它叙事上的一个特质。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图:我无需强化什么,引导什么,只是呈现,不作解释。扬之水的《读“物”记》,正好是接通《金瓶梅》这种叙事文本的最佳选择。
《读“物”记》一如作者以往的考证性质的著述,一器一物,皆立说有据。但是本书与以往名物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书中的考证既以《金瓶梅》文本为依托,又不受考证的束缚,匠心独运,拿出新的解读方式,让考证切贴小说的筋脉游走。所触之处,人物的细微情态一一激活,既照顾了名物研究的落实,又凭借考证的功力把器物的每一个细节点精准捕捉到位,然后探究寻找各个细节点的隐秘联系,从人们忽略的那些缝隙之中,获取有价值的种种信息。
扬之水深悟,“物”之细节就像毛细血管,是给小说的肌体提供循环的血液,小说的生命就是靠此存活。尤其是《金瓶梅》,细节的繁密似网状一般,使人称奇。扬之水的眼光,不同于古典小说研究者或小说评论家,如对小中之小的细节,对小中之小的物件,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与专注,而且经过她的处理,所举之事,推敲之物,无不凸现活勃勃的生机。这里关键在于,她把对《金瓶梅》情色的认知转换到对物色的认知,一字之差的变动,却把解读的境界提升了一大截。她把情色缩小到物色上来观察,以小见大,别有洞天。
像这样以物色串联情色的事例,书中随处可见,把同样的一器一物放在不同的小说情境中比较,许多在人性、人情上面的遮盖物就被揭开,露出真实的面目来。解读这样的“细节密码”,总有意外之获。比如书中的《金丝䯼髻重九两》一篇,解读《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中李瓶儿拿出的这一件物事,就是从始至终物色与人情交织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一节不仅以“物”见人,而且与后来人物的命运相连,线索远不止一条两条。
第一见出瓶儿的财,兼及她过门后为人行事的变化。第二见出西门家此际尚止小康。第三见出几种后来不断出现的首饰样式。第四见出金莲的性情,即西门庆说她的凡事掐尖儿。对价格的了解,因为她曾是卖炊饼的武大郎的娘子,来自市井,而且是市井之下层,所以毫不足怪。此外,她在随后场景中把自己和西门庆的这一番对话不失时机对瓶儿当众点出来,也是暗示自己在西门庆那儿的地位。第五,就是这一篇里的最后一句话,九凤钿上聚了“金”“瓶”“梅”三个人的影子。再来看书中提到的物事“穿心盒”,把它拿来与西门庆命运并举,还有潘金莲怕偷情暴露,忙用穿珠子箍儿的手艺活遮掩,此时的“穿珠子箍儿”,也被作者作了命运不祥的暗示,这些“细节密码”的呈现,真是见他人之不可见。
老托尔斯泰说,“无限小的因素”决定着作品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创作的成败,只要是或多一点,或少一点,就可能丧失全部的感染力。无论是《金瓶梅》作者,还是扬之水,他们都深晓最小细节的大用场。
用看物色的眼光,去看《金瓶梅》的故事、人物,功効甚巨,这是作者了不起的一个贡献。
除了精湛的学术专业功底,作者还具备文学家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视觉艺术家的思维与眼光。文字的形象表达,图像运用的说服力,均得助于这种特质。这让我想起了明人袁中郎。他在写给董其昌的信中极力称颂《金瓶梅》“云霞满纸”,他看小说不是以散文大师的眼光看,而是以画家的眼光观之,真是通达。
通过物色找到解读《金瓶梅》的入口,同时也经由视觉的呈现,使《金瓶梅》由平面的纸质转化到立体的空间,这是本书两大奇妙之处。
书中文字与图像筋骨相连,气脉一体,对于文物图像的解释总能还原其本色,使得《金瓶梅》的生活现场、人物情态呼之欲出。那些被作者收集的出土文物,一一精准对应,就像刚从人物身上取下来,生机活现。二百幅与文字叙述相呼应的图像,使小说《金瓶梅》成了一个纸上的缩微博物馆,这对于古典文学爱好者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
作者谈到:“《金瓶梅》里的金银首饰,可以说是《金瓶梅》研究的小中之小,但它却是我名物研究的入口……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即便物质文化史的分支服饰史,对我来说还是太大。我的关注点差不多集中在物质文化史中的最小单位,即一器一物的发展演变史,而从如此众多的‘小史’中一点一点求精细,用不厌其多的例证慢慢丰富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可知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还愿。
好多年前,我问扬之水为何屡次提及《金瓶梅》给她的学术方向带来的影响,因为,这只是一本小说,不是正正经经的学术书。面对我的疑虑,她说,《金瓶梅》里我感兴趣的是首饰、服饰,这涉及明人具体的生活状态,研究这里面的一器一物,比空疏地去研究一些大项,可能更适合我。听后顿时释然。
后来人们就看到她一发而不可收的学术成果。这些在学界产生影响的名物研究著作,人们很难想象,其原动力竟与一本古典小说有如此隐秘的联系。这也说明在学术研究中感性经验的作用何其大矣。读扬之水的著述,不会感觉前面有一道玻璃幕墙似的障碍,观点、材料朴素地摆在那儿,加上通达的表达方式,让人一看就舒服亲切。顺便稍带一句,学术研究上出现的所谓“隔”与“不隔”的现象,或多或少总与过于强化知识的累积、理论的架构有关,却把感性的经验踢出了门外。再从文体上看,本书里没有大块文章,承袭了中土笔记文的优良之风。《金瓶梅》中那些不被关注的小问题,一经笔下游走,生趣毕现。过去一听谁说“化腐朽为神奇”就生厌,可是作者的文字实在好,让你信服真有这样的力度。比如,那么几处点染,几笔素描,古器物马上就有了可触摸的质感。这不由使我想到,如果这些出土文物不被作者放在这本书里复活,放在这样精彩绝伦的还原过程之中,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由此它们的文物价值怕也是要打折扣。
人们总在说,好书难寻,但好书真到了面前,你会发现吗?这我真不敢保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