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三国”系列,笔者致力于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再以自认合理的逻辑推理,梳理出最真实化的三国。由于各人读史所得结论往往不同,逻辑推理更存主观臆断倾向,故而仅作一家之言,不敢求人人苟同。说得对的,各位雅纳;说得不好的,大家一笑哂之而已......)
汉末三国时期,琅琊诸葛氏有三兄弟,分仕魏、蜀、吴三国,被野史学家称之为“龙虎狗”。这里所说的诸葛三兄弟指: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其中前两个为亲兄弟,后一个为从兄弟(按宗法:共祖父为从兄弟,即堂兄弟之意;共曾祖父为族兄弟,即本家兄弟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的亲弟弟诸葛均则并不在此之列(诸葛均随诸葛亮仕于蜀,官至长水校尉)。
诸葛氏“龙虎狗”三兄弟(漫画)
诸葛均是诸葛亮的什么人(诸葛均在哪个国家当官)
这里顺便说一下“狗”的涵义。“狗”应指“功狗”,其实是褒义词,意为有功的战将,非讽刺之意。比如,当初汉高祖刘邦鼎定天下、大封功臣时,就将诸将比作“功狗”(而功劳最高者的萧何则称“功人”)。
大汉开国功臣,萧何居首(画像)
1、琅琊诸葛氏的由来
(1)古老的“葛氏”族人
葛伯(嬴姓),是皋陶之子伯益的后代。虞舜统治时期,大禹受命治水,颛顼的后裔伯益作为他的助手辅佐治水。后来,二人治水有大功,舜帝把天下禅让给了大禹。大禹晚年则把伯益定为自己的接班人,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伯益。大禹去世后,伯益却谦让不就,避于箕山(有说法是被禹的儿子启夺得位置)。
夏启继位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奴隶制政权夏朝。可能是心中有愧,为了不亏待元老伯益,特地将他的长子大廉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县)为葛伯,这就是葛国被封国之始。自大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后世封爵40任,葛国共立国1800年左右。
伯益长子大廉,是“葛姓”始祖(画像)
②秦末农民军名将葛婴之后
汉兴以后、论功追思,汉文帝刘恒追念葛婴反抗暴秦时的功勋和忠勇,即封葛婴之孙为诸县侯(诸县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后来这一支子孙,被称之为诸葛氏(即“诸县葛氏”之意),许多史学家采纳蜀相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秦末义军名将葛婴,据说即诸葛亮之先祖(电视剧照)
西汉元帝时期(前48-前33年),青州琅琊郡诸县诸葛氏出了一个名人---诸葛丰。诸葛丰字少季,因为通晓经术而做到本郡文学,以特别刚直而闻名。
诸葛丰的后代,在东汉时期从诸县搬到了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定居。从此,“琅琊诸葛氏”就在阳都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漫画)
2、汉末乱世中的诸葛氏
(1)泰山郡丞诸葛珪
汉末时期,诸葛丰后代中,有个诸葛珪(?-188年)字君贡,担任兖州泰山郡郡丞。别看郡丞只是个小吏,但一般都由本地或附近豪族担任,由此可见此时的诸葛氏在当地已经十分有影响力了,诸葛珪更是当时国内十分有名的儒学大师。
汉末泰山郡丞诸葛珪(漫画)
诸葛珪虽然一生只担任了小吏,去世也比较早,但他的儿女们却个个优秀。诸葛珪原配章氏,为其生有三子二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长女后嫁荆州豪族蒯氏、次女也嫁予荆州另一豪族庞氏。诸葛瑾后来是东吴大将军,诸葛亮更是辉映千古成为名相,诸葛均也出任长水校尉这样的中高层官员。
诸葛玄(?-197年)是诸葛珪的从弟(堂弟),从后来史实所述来看,诸葛玄很可能和诸葛珪是共祖父的堂兄弟。最初,诸葛玄为荆州刺史刘表的属吏。
汉初平元年(190年),诸葛玄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去传达荆州概况。还未出发,获知堂兄诸葛珪已病逝(按史料推测,诸葛珪死于188年,诸葛玄此时才得知堂兄死讯,很可能是当时交通条件十分不便所致)。于是,诸葛玄向刘表请求完成使命之后赴泰山郡照料诸葛珪的后事,刘表准许了。于是任务结束后,诸葛玄奔赴徐州老家,照顾诸葛珪的遗孀及子女。
兴平元年(194年),汉廷豫章太守周术病故,诸葛玄被袁术推荐(实为擅署),任命为豫章太守。不久,汉廷(实际为李傕)正式任命朱皓(156-195年,字文明,汉末名将朱儁次子)为豫章太守,诸葛玄被击败。
汉末豫章太守诸葛玄(漫画)
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便带着诸葛亮及其姊弟4人,去荆州襄阳投靠了老长官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在襄阳去世。有的史书说:“诸葛玄被朱皓击败后,逃到西城,被叛乱的居民所杀。”但此说法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不同,此处暂时不取。
3、“龙虎狗”三兄弟
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大将军。
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电视剧照)
笔者以为,第一种可能性最大。首先,诸葛瑾性情至孝,兵荒马乱之际不愿舍却老家、不顾继母。第二,这一年诸葛瑾已到弱冠之年(20岁),很可能已经分家独立;叔父诸葛玄抚育诸葛亮姊弟4人已殊为不易,自己不可能再跟随。最后,诸葛氏为不可能全部离家避祸了,作为当地有名的豪族,总得有人留守,很可能诸葛诞之父和诸葛瑾他们这部分族人是仍然留守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孙抗曹,终于在赤壁击败曹操,奠定三足鼎立局面。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为使,会见刘备索讨荆州,最终双方议定平分荆州。据说出使期间,诸葛瑾与其弟诸葛亮都仅在公馆见面,却始终未谈及私事(可能也未有私见)。
诸葛兄弟分仕二主,有公无私(电视剧照)
吴黄武元年(222年),诸葛瑾被拜为左将军、封宛陵侯。黄武五年(227年),升任为骠骑将军。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升任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虚领)。赤乌四年(241年)四月,吴魏“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之战”后不久,诸葛瑾病故,享年68岁。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
三国西蜀丞相诸葛亮(电视剧照)
诸葛诞(约203-258年)字公休,诸葛亮族弟,汉末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名将,官至征东大将军、司空(三公之一)。
三国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电视剧照)
诸葛诞最初以士族子弟,被征辟入朝为尚书郎,后任荥阳县令。后来,诸葛诞升任御史中丞、尚书,并与夏侯玄、邓飏等人交好。但,魏明帝曹叡厌恶夏侯玄和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追求浮华,因而被免官。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推翻司马懿,司马懿领兵讨伐并迅速镇压下来。战前,司马懿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这个很明显是司马懿对诸葛诞的羁縻之策。因为诸葛诞次女嫁予王凌长子王广,双方乃是姻亲;当然,诸葛诞的长女嫁予司马懿第三子司马伷,也是同等的姻亲。
曹魏太尉王凌,发动“淮南一叛”(电视剧照)
正元二年(255年),魏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此时诸葛诞已改任镇南大将军)与扬州刺史文钦在寿春起兵,反对司马师专权,并联络诸葛诞。诸葛诞本身与文钦不睦,便斩杀使者、率兵助司马师;及后文钦兵败、毋丘俭逃亡,诸葛诞率先进占寿春,被改任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不久,又派部将蒋班击败前来支援毋丘俭的吴军、斩杀吴将留赞;战后诸葛诞获封高平侯、升任征东大将军(按汉制:四征将军大于四镇将军)。
寿春古城遗址(现状)
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以东吴有意进攻为由,向朝廷要求增兵十万。甘露二年(257年),察觉到诸葛诞有反迹的司马昭下诏升他为司空,要求入朝,诸葛诞不敢受诏、于是发动叛变。尽管他征集淮南将士和一年粮食据守寿春、杀扬州刺史乐綝(魏名将乐进之子),又派长史吴纲领幼子诸葛靓到东吴请援。但最终还是在甘露三年(258年)正月,粮竭不支,诸葛诞拼死突围不得、更因往日嫌隙杀死文钦;文钦二子文鸯、文虎反向司马昭投降,寿春军民的反抗之心迅速被瓦解。二月,寿春城破,诸葛诞率兵出逃,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所杀,继而被诛三族(除了他入质于吴的儿子诸葛靓)。
据说:诸葛诞麾下还有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都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可见诸葛诞还是很得淮南人心的。这样一代名将,终究还是因为自己好几次的失误,落得惨死灭族,引人叹息!
4、后话:诸葛氏的后嗣们
“龙虎狗”三兄弟,在魏、蜀、吴三国都曾经叱咤风云,却最终都走向没落,三人在三国后期都进入了一段悲惨的历程。
长子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成人后拜骑都尉,为太子孙登的左辅都尉。孙权病逝前(252年)被任为托孤大臣之首,少帝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始掌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升丞相、晋爵阳都侯。随后,他就轻敌冒进、大举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后,为掩饰过错而更加独断专权。吴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联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杀于宫中,时年51岁。诸葛恪有三子:长子诸葛绰,封骑都尉,因与鲁王孙霸密谋夺嫡事泄,被诸葛恪以毒酒鸩杀;次子诸葛竦(他多次劝谏父亲、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官至长水校尉,其父死后,与母亲出逃魏国途中,被孙峻手下刘承追杀于白都;三子诸葛建(据《嘉靖岑山县志》所载:诸葛建,字起岑),官至步兵校尉,其父死后,与母亲、哥哥出逃魏国途中,过了长江十余里,但仍被追上捕杀。
东吴丞相诸葛恪(电视剧照)
次子诸葛乔(204-228年)字仲慎,与胞兄诸葛恪在东吴名声颇大。因二叔诸葛亮早年无嗣,被过继为嗣,改字伯松。入蜀初任驸马都尉,跟诸葛亮一起去了汉中,学习参赞军务,被重点栽培,官至翊武将军。蜀后主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乔英年早逝,年仅25岁。诸葛乔仅一子:名诸葛攀,初任行护军,继父职为翊武将军;后因诸葛恪在吴国满门被诛,为延续诸葛瑾一脉,恢复为诸葛瑾之后,亦早卒。
女儿诸葛氏,嫁予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张承(178-244年,字仲嗣,少即知名,官至奋威将军,封都乡侯)。张承与诸葛氏有一子二女:子张震,因是诸葛恪外甥,后与其舅一同被诛,夷灭三族;长女是孙权三子孙和(孙权第二任太子)的太子妃,后与孙和一起自杀;次女是陆逊次子陆抗之妻,诸葛恪被诛后,陆抗不得已休妻自保。
诸葛瑾与辅吴将军张昭联姻(电视剧照)
诸葛瑾家族三代仕吴,起于诸葛瑾、盛于诸葛恪,与当地士族陆家(陆抗)、外流士族张家(张承)都有联姻,俨然成为江东新崛起的大士族。然而,诸葛恪生动的为我们演绎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家族在他手里进入顶盛,却也迅速在他手上凋零。其实,吴主孙权早就说:“恪刚愎自用。”算是对他非常中肯的评价。其叔诸葛亮也写信给诸葛瑾说:“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与孙权看法大致一样,并不看好诸葛恪的未来,尤其是顶门立户。其父诸葛瑾更是直言:“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应该说“知子莫如父”,诸葛恪处处视人以小聪明、缺乏大智慧的特点,最终害死了自己、更害得家族毁灭。
亲子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到46岁才得的亲子。诸葛瞻17岁即迎娶公主为妻,授骑都尉、袭父爵武乡侯。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任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掌尚书台政、统领国事;时宦官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他,没人敢出来纠正弊端(诸葛瞻也有心无力、无能为之)。炎兴元年(263年)冬,魏将邓艾伐蜀,诸葛瞻率长子诸葛尚和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最终父子都兵败被杀,蜀汉灭亡。
西蜀卫将军诸葛瞻(电视剧照)
果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诸葛瞻确实才能平庸,做个太平高官有余、做乱世重臣则明显差强人意。《三国志》作者陈寿,将蜀汉灭亡的事情在归恶于黄皓的同时,也归恶于诸葛瞻的“无能匡矫”。虽然《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为诸葛瞻辩解(可能也是因为崇拜诸葛亮),说:“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故此归恶于诸葛瞻”。其实,我认为陈寿作为良史,评价诸葛瞻“无能匡矫”四个字,确实精恰。诸葛瞻若真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不至于在绵竹的决策一误再误,根本不像个有能耐的人该干出来的事。
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为蜀汉尽忠(电视剧照)
长女诸葛氏(?-301年),嫁司马懿第三子琅琊(武)王司马伷(227-283年,字子将)为正妃,生琅琊(恭)王司马觐(256-290年,字思祖)、武陵王司马澹(?-311,字思弘,性不孝其母)、东安王司马繇(?-304年,字思玄)。其中长子司马觐之长子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即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三子司马繇后来记外祖父之仇、构陷名将文鸳(文钦次子)致死。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是诸葛诞的重外孙(画像)
次女诸葛氏,嫁王凌长子尚书王广(?-251年,字公渊,著名哲学家)为妻。
幼子诸葛靓字仲思,性格方正、颇有才名。史书记载这是幼子,大概是其兄长们都在诸葛诞被诛时一同遭诛,而没有留下姓名。魏甘露二年(257年),其父诸葛诞发动叛乱时,诸葛靓入质于东吴。父亲兵败被杀后,诸葛靓投留孙吴,后来出任右将军,最终升任大司马。晋灭吴之战后,虽被迫降晋,但念及父仇、终身不仕晋朝。
诸葛靓念及父仇,终身不见晋武帝、不仕西晋(电视剧照)
诸葛诞在淮南,虽然深得士民之心,但笔者看来他也是个浮华不实、志大才疏的人。毋丘俭兵败后,他这才想起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杀而心不自安。在王凌和毋丘俭“淮南两叛”后被夷灭三族,他才不满司马氏兄弟擅权。到了此时,他才在当地大肆收买人心、蓄养死士,以求自保,何太迟也?所以,他的失败,不是早已注定的吗?
5、结语:“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汉末诸葛家三兄弟分仕三国,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他们是不是家族中“机关算尽”的有意谋划,但最终三兄弟的的确确的“误了家族性命”。三兄弟最终各自只侥幸剩下一位血脉,分别是:诸葛攀(诸葛瑾之孙,因在蜀汉而得免灭族)、诸葛京(字行宗,诸葛亮次孙,父诸葛瞻和长兄诸葛尚战死绵竹,只剩他得继武侯之后)、诸葛靓(诸葛诞幼子,因质于吴而得免,后终身未仕西晋)。
据说是诸葛亮后人聚居的,浙江兰溪诸葛村
孟子云:“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先贤之言,终是不虚!
伟大的先贤-亚圣孟子(画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