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的时间
127年前的今天,马关条约的时间,1895年6月17日,是日据台湾当局的“始政纪念日”,也是台湾人民的“耻政纪念日”。
马关条约的时间(马关条约的时间和背景)
《马关条约》是中国的国耻,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教材。
1895年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三,腐败无能的清廷被迫派代表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今日本下关市)春帆楼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讲和条约》,由于下关古名赤间关,日语“间”的读音近于汉语的“马”,中译名赤马关简称马关,所以《中日讲和条约》通常称《马关条约》。
双方设定:
1895年5月8日(农历四月十四)为双方批准、换约的日期。附带言之,《马关条约》签订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换约的新历5月8日,都是国耻纪念日,都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心里永远的痛。2018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恰是新历5月8日,这一天恰是两个国耻日的重合,是双重的国耻纪念日。另外,2037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也恰是新历5月8日,也是双重的国耻纪念日。
马关条约的时间和背景
《马关条约》为清朝与日本帝国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山口县赤间关马关港(今山口县下关市下关港)签署的条约。
原名《马关新约》,又称《中日讲和条约》。清廷代表为钦差大臣李鸿章全权代表;日本帝国政府的代表为首相伊藤博文。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并导致中国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予日本帝国,造成往后50年的台湾日治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宣布承认朝鲜独立并放弃了对朝鲜数百年来的宗主国地位。
事件的起因是,因1894年朝鲜王朝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朝应朝鲜要求下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并依照《中日天津条约》,知会日本有关行动。事件发生后,日军拒绝撤兵,后来更突袭驻守于朝鲜的清军。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宣战。由于该年是甲午年,故又称为“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其后清军战败,清政府向日本求和。
马关条约的时间和内容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由此结束了甲午战争。关于《马关条约》,我们熟知的就是四个字,即“割地赔款”。根据条约规定,马关条约的时间,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实际上,马关条约的中国直接损失还有很多,比如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马关条约的时间,就让日本发了一笔大财。
更为重要的是,关条约中还有一个不起眼的约定,对中国伤害更大,让中国每年损失10亿两白银。
至少从汉朝开始,到鸦片战争之前的2000多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首富,尽管战乱不已,王朝频繁更迭,但财富依然还在中国范围之内。尤其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开启,丝绸、瓷器、茶叶、铁锅等产品,犹如抽水机一般,从全世界抽取财富,马关条约的时间,因此近代之前中国是实至名归的世界首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