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十四子结局)

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十四子结局)

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十四子结局)喜欢历史剧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公元1722年,8岁就当了皇帝,享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了,就这样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康熙皇帝自从8岁继位到归天整整在位61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十分卓越,开创了

喜欢历史剧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公元1722年,8岁就当了皇帝,享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了,就这样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康熙皇帝自从8岁继位到归天整整在位61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十分卓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熙盛世”,可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祸,康熙优点很多但是唯独在晚年的时候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导致自己的众多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分家产而明争暗斗成为了他这雄伟一生的一大败笔之作。

在《雍正王朝》这部为雍正皇帝正名的历史剧中,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很无奈地两立两废当了近40年太子的胤礽,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胤礽这位康熙与皇后赫舍里的儿子,很小就被立为太子储君,可是他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康熙老爹的心,最后起兵谋反逼宫,被贬为庶人。

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十四子结局)

康熙十四子胤禵(康熙十四子结局)

中国最后一个太子胤礽

一生征战不止的康熙大帝,后宫佳丽三千,不能说是雨露均沾吧,哪方面能力也是很强的,据统计康熙皇帝一生生育子女共55个,最后活下来的儿子就有24个。可是将熊熊一窝,人家康熙的儿子们实在都太优秀了,直到康熙驾崩之时,膝下已经成年的儿子已经有10几个,在朝廷上都有自己的势利,慢慢形成了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党,他们之间相互利用,相互拆台,相互打压,形成大清朝廷内耗,最终结果造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颇有政治头脑的康熙也免不了晚年也为九子夺嫡”之争大伤头脑,在太子两度被废后瞻前顾后一直没有确立好自己归天后谁是接班人问题。在西北发生战事老十四胤禵tí前往处置期间,已经69岁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在古代69岁已经是长寿了),在九子夺嫡中有冷面王之称的四皇子胤禛zhēn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号称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九门提督隆科多宣读康熙遗诏

雍正画像

可以说雍正皇帝的上台是十三弟胤祥、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军机大臣张廷玉,马齐和师爷邬思道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十三弟胤祥带着康熙的近身侍卫张五哥给的金牌令箭掌握了京城周围丰台大营的军队控制权之后他又带兵进入畅春园保证四哥胤禛的顺利继位,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控制了京城九门和紫禁城的安全防卫,雍正皇帝稳定了京城的局面,八爷党的老八胤祀,老九,老十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八爷党三巨头

八贤王

但是就算是如此对于刚坐上龙椅宝座的雍正皇帝来说,真正的威胁并没有解除那就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tí还在西北地区督战,他手下拥有20多万满汉军队,最可怕的是他想称帝的念头不比八爷党的首领有八贤王之称的皇八子胤禩sì低,更何况他的性格相较于他的一母同胞的亲哥雍正更叛逆,更疯狂。那么问题出现了,老十四胤禵为何在西北接到康熙的死讯雍正登基称帝的消息后不敢造反推翻他的亲哥雍正皇帝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一母同胞的老四和老十四,最后因皇位反目成仇

雍正:我是一个好皇帝,我委屈啊!

按照《雍正王朝》里的表述当时老十四胤禵奉旨负责指挥陕西,青海、甘肃、山西和四川等地的清朝军队,手下能够调动的军队达到了20多万人马。老十四这些军队基本上都是清朝的八旗和绿营主力,这相当于清朝当时三分之一的军队人数。在和叛军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老爹突然去世亲哥雍正皇帝继位的消息传来,他直接就蒙逼了:不是应该我当皇帝的吗,这怎么回事,谁来给我解释一下。

老十四大闹康熙灵堂

但是想到手下20多万军队他就虎视眈眈了,仿佛有了翻盘的资本,起兵造反,这事情他完全干得出来,可是最后还是没有付诸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1.首先就是玩政治手腕的能力上,在这方面老十四胤禵可比他亲哥雍正帝差远了。就能力而言,老十四胤禵只是一位出色的武将,大将军王吗,他统兵有方,善于外出打仗。但在京城玩权谋上,雍正皇帝可以玩死他,因为他的身后有邬思道这位神人相助。举例说明当初雍正和老十三刚开始隶属于太子党,在邬思道的指引下借力打力机智的参与“九子夺嫡”之中,他这招采用了最不起眼方式,把自己躲在暗处,观察时局,让太子在前面争斗,自己呢时时自称天下第一闲人,每天都是跟和尚混在一起,吃斋念佛。给其它皇子一种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太子一被废,他立刻接盘,自起炉灶,开干。

神人邬思道

侠王老十三

2.为了防止老十四造反,雍正早就留有后手。时任陕甘总督的年羹尧是雍正举荐上去的,他那时还是雍正的铁杆粉丝。雍正给他密旨故意切断了在西北的20多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原来西北20多万大军的后勤物资保障是一月供应一次,后来年羹尧又下令给同样是雍正铁杆的时任陕西布政司的李卫故意把西北20多万大军的粮草一月一供改成了每天供应一次。

各位客官你想啊,几十万大军没有充足粮草物资的保障,别说打仗了,生存都是问题。年羹尧和李卫一联手,一通暗黑操作,造成西北20多万大军只有一天的存粮,如何造反?难道要这些人饿着肚子造反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也许有人会说就地取粮啊,以战养战啊,可是老十四这20多万兵马是在土地贫瘠,物产贫乏的大西北地区,就算抢老百姓的也不够啊。可想而知,这20多万人如果没有后勤物资供应,用不了几天,西北大军就会军心溃散,不战自败的。

李卫

3.时间就是胜利,雍正先下手为强:在雍正派遣大内侍卫首领图里琛没到西北宣旨的时候,雍正就率先冻结了老十四在西北军队调动的权力,宫里的老人图里琛带着圣旨要求老十四回京奔丧同时收回了他的大将军王印玺。一路上不但有图里琛的大内侍卫贴身“保护”,在他们后方三十里还有年羹尧的三千绿营兵监视尾随,目的不言而喻。

雍正这样做导致憋着一肚子火的老十四回京后大闹康熙灵堂,发泄不满。八旗兵都是依圣旨行事的,所以从军事制度上就保证了老十四想造反的困难度。雍正继位后的第一道圣旨是给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命令他川陕两省戒严。这么做的目的肯定是防着老十四纵兵作乱的,雍正有先见之明。

3.距离产生不了美,只能让你无奈!当时胤禵远在西北,要回京中,距离几千公里,如果手下带着20多万的军队回京本来就是费钱费事又费力的事情,要知道当时的交通并不方便,这个行动恐怕要几个月才能完成。

4.信息不畅,严重滞后。军事上常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何况是造反了。在起事之前首先得把对方情况摸清楚了才心里有数吧,老十四当时远在西北带兵打仗,对京中发生的各种情势不明,而且当时那种乱局,很微妙,一瞬间就可能有所变化,而他离京中相隔千里,一封书信要在路上走很久,所以拿到的也都是滞后于人的信息,过时了。

5.雍正手里有这20多万人的家属做人质。这些在西北打仗的八旗军家属基本都是被集中在北京附近的,这就导致老十四手下很多官兵为了自己的家人和族人着想,根本就不敢造反。

咱两可是亲兄弟,一个娘生的,你为何要造反?

6.当时八爷党被控制住了,老十四的内援团起不了作用了,情报失灵,内应还被关禁闭。那时清朝军队的士兵的思想相对简单,清朝对军队的控制也是很严格的,平时没有少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效忠皇帝很正常。成者王侯,败者寇!人家雍正皇帝占据大义道理,老十四的造反行为很理亏,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造反后大军的后勤物资只能靠抢掠百姓才能以战养战,打下去。那么老十四这支叛军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迎接他的将是大清王朝全体臣民的愤怒和联合围剿。

虽然在西北统兵的老十四胤禵拥有20多万军队,就是不敢造反推翻亲哥雍正皇帝,在这一事件中,老十三胤详和年羹尧,李卫起到了重大的关键作用。所以在雍正能当皇帝所用的功臣中,老十三胤祥、李卫,年羹尧,张廷玉和隆科功劳颇大。

三朝元老张廷玉

陕甘总督大将军王年羹尧

综上6点所述,大将军王老十四胤禵别看手握20多万雄兵说白了就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具备造反的相关条件。他虽然有雄心,但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都不占据。好在雍正是个仁君,留下了八爷党的主要成员: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的他们兄弟四人的性命,相比于唐朝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雍正皇帝做得够仁慈的了,所以老十四只能老老实实地被他四哥发配去给老爹康熙去看陵墓了,连忠于自己的女人乔引娣都被雍正用个人魅力给征服了,真是时也,命也!

乔引娣

这皇帝不好干啊!真累!

关于老十四胤禵拥有20多万军队,就是不敢造反推翻亲哥雍正皇帝,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转发和收藏!

上一篇: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元好问的简介及作品)
下一篇: 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山羊毛的别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