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晋
由于味道很神奇,王象晋,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香菜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提味菜。晋代文学家潘岳就喜欢吃香菜,他写过一篇《闲居赋》,总结了自己官场生涯的同时表达了对闲居的向往,其中就提到:“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荾”就是香菜,意思是堇菜荠菜甜美可口,蓼菜香菜多么香美芬芳呀!明代农学家王象晋也在《群芳谱》里说:“(芫荽)甚香美脆嫩。”
王象晋(王象晋群芳谱梅)
“香菜粉”贾思勰
教你种香菜吃香菜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应该是个“香菜粉”,他在《齐民要术》里不仅仔细地为大家传授香菜种植的经验,还教大家如何吃香菜,比如他提到过一种“胡荽菹法”。“菹”(zū)是腌制的意思,其主要做法为:“汤中渫出之,王象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不苦。”用开水沥过再用温盐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搭配盐、醋一起吃,非常香美。
王象晋群芳谱梅
中国古人给月季起了许多别名。明代的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月季花》一节中,说它“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胜春,一名瘦客”。还说它有“红、白及淡红三色”。
关于月季的“月月红”这个别名,还有这么个有趣的说法:古人因为月季连续开花,把它和女人的月经联系了起来,认为它做药的话可以有调经的作用。清谢堃在《花木小志》一书中写道:“古人以此花若妇女信水,故又名‘月月红’。采花入药,为妇女调经妙剂。”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药背后的类比或者说巫术思维。
月季其实也不是每月开花。在四季分明如上海这样的地区,它冬季就不开花,会有一两个月的休眠期。它在春、夏、秋三季都会开花,相对来说以春花为最美,因为植株经过了一冬的休息,蓄积了足够的养分。夏天月季虽然也会开花,但花的质量较差,因为天气太过炎热。秋花则要好过夏花,但比春花要差一些。
王象晋简介
12月16日,王象晋《群芳谱》刊行400周年,淄博市林保中心在山东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学术座谈会,明清文学研究专家、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宇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邢世岩,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樊守金,王象晋研究专家、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巩曰国,《二如亭群芳谱》研究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刘庆超等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收获,向世人发出这样一个声音:《群芳谱》是一部具备广大学术空间的农学、林学巨著,值得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兴与衰、强与弱,王象晋,直接决定着古代国运、人口的变化曲线。秦朝统一时人口3000万,隋朝重新统一时人口6000万,这个数字跌跌涨涨,持续到明代初年。17世纪初,明代人口猛增三倍,达到2亿,至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自此中国始终保持世界人口大国的地位。这其中,不能不包括农学家、植物学家的学术贡献。淄博市林保中心主任、著名学者李新庆先生说,翻开中国植物学史,《本草纲目》《群芳谱》《花镜》等植物学著作,王象晋,把中国传统植物学研究推向高峰时期。其中《群芳谱》堪称17世纪经济植物学巨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