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后裔,清代乾隆朝诗人。
黄景仁四岁丧父,在随后的十年里,其祖父、祖母,以及唯一的哥哥先后亡故,仅与老母相依为命,一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黄景仁少年时即有诗名,其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七言诗极有特色,其靠着一首首质量上乘的诗作垂名至今。
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
黄景仁只活了35岁,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诗词二千多首,可惜的是,其诗集《两当轩全集》在太平天国战火中毁去。后其孙辈于光绪二年(1876年)重刻《两当轩全集》,计二十二卷,收诗一千一百七十首,词二百一十六首,文六篇,成为坊间的流行本。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16岁的黄景仁应童子试,在三千人中名列第一,颇受常州府知府潘恂、武进县知县王祖肃的欣赏。
对于出身寒门的黄景仁来说,功名似乎就在不远的前方,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此后,他屡次参加江宁乡试,却是屡战屡败,屡试不中!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黄景仁第三次参加乡试落第之后,醉心诗文,自负其才的他,感慨时不我予,乃作出了下面这首名诗:
《杂感》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这首诗可谓是黄景仁的名作了,即使是再不谙诗文的民间大众,大概也能随口道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吧?
虽然人人都能说出这一句,但是却鲜有人知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黄仲则)所作,这大概就是“诗红人不红”吧!
首句“仙佛茫茫两未成”,明面上是说自己在求仙求佛的道路上茫然无成,其实是暗指科举功名不成,只能是在暗夜里作诗,借诗文来抒发自己的志愿。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这两句诗概括了黄景仁一生飘零痛苦的身世和他那与世落寞寡合的个性。
对于黄景仁,现实是严峻的,时代是冷酷的,命运是不公正的,他像风中蓬草,到处飘零,慷慨悲歌之气消磨殆尽。
“泥絮沾来薄幸名”,黄景仁感到自己不可一世的诗名,如同坠落在泥里的柳絮,难以飞举,自己这个年少轻狂之人,经过这多年落魄的处境,只留下一点点微薄的名声罢了。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黄景仁在成长这二十年来,郁结所发之作。
魏晋名士阮籍善用青白眼,他见到礼俗之士,多以白眼对之。黄景仁借古人事作孤愤语,意思是世上所遇之人,大多数都只能用白眼相迎,而不能青眼有加。而自己不比阮籍名士风流,有漠视礼法的资本,在世人眼里,书生只是“百无一用”的大傻瓜。显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是反语,是作者发牢骚,是愤世嫉俗的“不平鸣”。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是说不要因为诗多表现愁思就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它们的叫声都是自然的产物,悲苦之音和欢愉之音都是因为各自境遇不同有感而发罢了。最后这两句富含哲理性,阐述了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黄景仁作诗多愁思,他的朋友们劝他不要多作“幽苦语”,古人有“诗谶”之说,意思是说如果写诗常作不吉利之语,往往在作者身上得到应验。
黄景仁表示自己不相信这种迷信,他的诗要像春天的鸟鸣,秋天的虫吟那样,发出的都是天籁之音。
“莫因诗卷愁成谶”的“谶”字,实际上也是对清代“文字狱”的一种巧妙暗示。人们劝他谨防因文字而惹祸上身,而黄仲则表示自己不改初衷,只是敬谢朋友好意罢了。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语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