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李渊太原府起兵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自己统领军队称霸一方,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渊本是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杨广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胆识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

●李渊太原府起兵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自己统领军队称霸一方,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促成了唐朝的建立。李渊本是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杨广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胆识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中结交有才识的人士,一同商议统一天下。天下大乱之后,李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

李渊

李渊依照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的计谋,从太原起兵,自任大将军,集中了20多万大军攻打长安。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12条,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杨广的孙子杨侑做个挂名的皇帝。

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勒死隋炀帝后,李渊立即把杨侑废掉,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和李世民经过几年征战,平定了其他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李世民东征西讨

公元618年,李渊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但各地的战乱并没有平息,到处是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统一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个艰巨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李世民头上。

在多种割据势力当中,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最为强大。他占据了雁门、楼烦(今山西静乐)、定襄(在今内蒙)等几个郡,自称皇帝,猖撅一时。公元619年,刘武周率军进攻唐朝城镇,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坐守太原的李元吉见刘武周来势凶猛,不敢抵抗,吓得把太原城白白送给了刘武周,匹马逃回了京城长安。刘武周得以长驱直进,势力越来越大。李渊在猖狂的刘武周面前,也吓得准备放弃黄河以东的土地,守住蒲津关以西,做个关西皇帝算了。李世民坚决反对父皇的这种苟安思想,他阐明厉害,并积极请战。李渊被李世民说服了,就命李世民领兵出击。经过几次大的战役,李世民把刘武周的主力部队都消灭了。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就逃往突厥。突厥不想得罪唐朝,就将刘武周杀了。失去的大片土地,经过李世民挥军奋战,又回到了唐朝手中。

打败了刘武周之后,唐朝已把西北的几股割据势力都铲平了,使后方得到了稳固,李渊又命李世民率大军攻取东都(今河南洛阳)。李世民挥师出关,锐不可当,河南许多州县望风而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了。

东都这时在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是隋朝大臣,原与杨广的孙子杨侗一起镇守。杨广死后,王世充先立杨侗为皇帝,后来,他打败了瓦岗起义军,自以为了不起,就废了杨侗,自立为帝,取国号为郑。

王世充

李世民领兵围住东都,日夜不停地攻城。被围在城里的王世充为了摆脱被困的挨打局面,他派人悄悄赶往河北,向窦建德求救。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窦建德即发兵去救王世充。他的目的是想先与王世充联合击败唐军,再寻机消灭王世充,最后夺取天下。窦建德一面发兵30万去救援王世充,一面派人送信给李世民,信中以命令的口气要李世民退回吴中。

窦建德的信不仅没使李世民撤退,反倒给李世民抢得战机的时间。李世民接受了部将的意见,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分兵截住南下的窦建德大军。李世民把他的弟弟留下来攻城,自己则领兵去拦截窦建德。虎牢关(在今河南)一战,窦建德的夏军被打败,溃不成军。在一片混乱之中,窦建德受伤做了俘虏。打败了窦建德,李世民又回兵东都,王世充只好打开城门乖乖投降。

窦建德

李世民这一战一举消灭了夏、郑两个大国,使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都成了唐朝境地,统一事业也就基本完成了。

●再反唐李密身死

李密兵败后率两万瓦岗军来投奔唐朝,李渊封他为荆国公,并且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他,但是却不给他兵权,只让他做三品的光禄卿。李密深知李渊此举是对自己进行防范,心中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李密觉得李渊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越想越气,决定离开长安,但孤身一人离开,他又心有不甘,于是便心生一计。

一天,李密对李渊说:“臣蒙恩宠,安坐京都,深感不安。闻听山东臣旧日部下大多对王世充不满,臣愿率军前去招抚他们,共讨王世充。”李渊觉得这是件好事,便答应了,并派给李密一万人马。

李密

离开长安,身边又有一万人马,李密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此番就是为了脱离李渊,图谋东山再起。与李密一同出行的还有王伯当、贾润甫,但二人并不知他心中的这一番想法。

大军刚行到稠桑(今河南灵宝以北),忽然有御史快马追来,传皇帝御旨,要求李密速回长安,说有要事相商,王伯当、贾润甫先率军继续前行。李密一听,便知情况有变。但他心意已决,绝不再回去,便找来王伯当、贾润甫商议对策。

原来,李密刚带兵出长安不久,李渊便得到密报说李密要倒反长安、图谋不轨。报密之人便是李密原来的部下,此人本是李密亲信,最了解李密为人,他知道李密率一万人马此番去山东,是为了重新开辟地盘与李渊做对。李渊闻言大惊,忙降旨召回李密。

李密对王伯当、贾润甫二人说:“皇上突然要我回去,定是有人说了我的不是,我此番回去必死无疑!哼,我最了解李渊为人,最怕我掌握了兵权,不甘臣服,于是封我个有名无实的光禄卿,表面上还装得很热情。我再也不肯上他的当了。这里是桃林县境内,不如我们攻破桃林,夺到粮食,然后去黎阳,在山东重振旗鼓。二位意下如何?”

王伯当

贾润甫大吃一惊,对李密说:“明公此言差矣。当今皇上待人宽厚,决无害你之心。更何况一旦举事,朝廷必派人来追杀,区区一万人马不堪一击。那时悔之晚矣!”李密闻言勃然大怒,举刀便向贾润甫砍去。王伯当见状,赶忙上前拉住。贾润甫跟随李密多年,没想到他现在如此对待自己,流着泪劝道:“眼下强者为王、败者为寇,况且自从翟让被杀,天下人皆以为明公为忘恩负义之人,谁还肯来投奔?恕属下直言相告,望明公三思。”杀翟让之事是李密的心病,听贾润甫再次提起,一时气恨交加,举刀又欲杀之。但见贾润甫涕泪横流,一番话说得句句中肯,也只有真心相待之人才会说出此言,又不忍下手,半响方说:“也罢,既然你不肯和我一起举事,姑且自已去罢。我心已决,不可阻拦。日后若战场相见,只当不识也就罢了!”贾润甫闻听此言,心下大痛,但自觉无趣,独自出营,骑马奔熊州而去。王伯当为人义气,虽不赞成举事,但见李密鬼迷心窍,只好说:“我王伯当与你生死与共,只是日后因此事而死,太没有价值了!”

李密与王伯当商定,很快便带入攻下桃林县,杀死县令,夺得粮食。消息传到熊州,唐右翔将军史万宝怕他前来攻打,便与行军总管盛彦师商量对策。盛彦师成竹在胸地说道:“您不必担心,李密志在山东,不会攻打熊州。况且,只要您肯给我5000人马,便可提李密人头来见。您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史万宝忙问是何良计,盛彦师只摇头微笑不语。于是,史万宝拨给盛彦师5000人马,静待佳音。

李密果真没去攻打熊州,而是奔黎阳而去。但是去黎阳如果走大路必然要经过洛阳,洛阳此时为王世充所占,自然不会放李密过去。李密便决定先去襄城,然后绕道黎阳投奔徐世助。而去襄城必经熊耳山。熊耳山山高林密,中间一条峡谷便是惟一的通道。盛彦师的锦囊妙计便是埋伏在峡谷两侧的山头,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果不出盛彦师所料,他带5000精兵埋伏好的第二天,李密、王伯当便率众走入熊耳山峡谷。待他们全部进入埋伏圈,盛彦师一声令下,乱箭齐发。李密所带军兵猝不及防,无处躲藏,乱作一团,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李密无力组织反抗,身中数箭而亡。可怜王伯当也随他同赴黄泉,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死得毫无价值。

在黎阳的徐世勃,虽归顺李渊,但此人注重情义,将二人盛殓葬在黎阳山上,并且亲自戴孝,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玄武门兄弟相残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选定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但是,其次子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李建成、李世民二人的矛盾日见加深。

李世民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徐世勃、李靖等著名将领,像房玄龄、杜如晦等著名的十八学士也都成了他的谋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守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找讨来。总体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但是,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由于李渊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李世民。李建成乘机加紧和李元吉、张婕好、尹德妃勾结,几次三番想暗害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世民、元吉跟随李渊到城外打猎,李渊让他们骑马比箭。李建成故意让李世民骑他的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李世民刚骑上马,马就狂蹦乱跳起来。李世民急忙跳下,等马安静了,再骑上去。谁知刚一上马,马又跳起来。这样反复了三次,李世民才制服了这匹烈马。李世民骑在马上,对旁边的人说:“有人想用这匹马害死我,岂不知生死有命,怎么害得了呢?”李建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天夜里,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想用药酒毒死李世民。李世民毫无戒心,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突然感到胸口疼痛难忍,接着就大口吐血。幸好淮安王李神通在场,把李世民背回府全力医治,才保住性命。

宣武门

李建成还用金银收买秦王府的武将,又鼓动李渊把李世民的心腹谋士全调到外地,眼看矛盾就要由明争暗斗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利用抵御突厥入侵这个时机,先夺了李世民的兵权,等出征的时候再把他杀掉。李建成在李渊面前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李渊答应了。李元吉又请求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猛将归他指挥,并调李世民部下精锐士兵充实自己的部队,李渊也都一一同意了。李建成以为自己安排得十分周密,其实,这消息很决就传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急忙找来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商量对策,大家都主张立即动手,先发制人。

公元626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以及与张婕好、尹德妃的暖昧关系。李渊大吃一惊,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李世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说完哭了起来。李渊说:“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过问!”

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张婕好听到了风声,马上派人报告李建成。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说:“我们应该赶快把兵马布置好,称病不去上朝,观察一下动静再说。”李建成说:“怕什么?内有张、尹二妃照应,外有自家军队守卫玄武门,能把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上朝去,看看情况再说。”说完两人骑马进入玄武门。

宣武门之变

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是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回跑。只听有人喊道:“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只听“唆”地一声,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迎面碰上尉迟敬德,又掉转马头往回跑。忽然一阵乱箭射来,李元吉趁势滚下马鞍,往附近的树林里钻,正巧遇见李世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元吉骑到李世民的身土,夺下了弓,动手去扼李世民的头颈。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尉迟敬德骑马赶到了。李元吉放开李世民拔腿就跑,尉迟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

这时候玄武门外人喊马嘶,原来是东宫的大将冯翊、冯立,齐府的薛万彻带着两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门。只见大力士张公瑾一个人用身子顶着门,外面的人没能攻进来,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两位将军挺身出战,先后战死。东宫、齐府的士兵又去攻打秦王府,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尉迟敬德提着建成、元吉的脑袋赶来,大喊道:“奉圣旨讨伐二贼,这就是他们的头,你们还为谁卖命?”东宫、齐府官兵见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果然是建成、元吉的,就一哄而散。

宣武门之变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李渊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就问:“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地派臣来护驾。”李渊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已经被秦王杀死了。”李渊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左右的大臣听到建成、元吉已死,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萧璐、陈叔达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人心,理该立为太子。”李渊说:“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尉迟敬德忙说:“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指挥。”李渊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李渊宣布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是为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房谋杜断佐太宗

“房”指房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杜”是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唐高祖武德年间,二人均为秦王府的重要谋士,助秦王李世民平定群雄、取得帝位。

房玄龄

唐太宗贞观初年,房玄龄、杜如晦分领尚书左、右仆射,共掌朝政,台阁制度皆二人所定。房玄龄善建嘉谋,杜如晦能断大事,两人为佐太宗,同心协力、相得益彰。故时称良相,必曰房杜。

杜如晦

●魏征直谏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除了他的雄才大略等因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纳谏。这一点在他的治国经历中非常突出,因而得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的美誉。

在李世民的鼓励下,大臣魏征总是不断地给他提意见,而且往往据理力争,丝毫不让。李世民对魏征也特别看重,还常常把他召进宫中,单独听取他的意见。

有个大臣的女儿,才貌双全,皇后建议把她选人宫廷,并且已经登记入册。其实这位姑娘已经与人订婚,有了婆家。但既是选入皇宫,谁还敢说个不字呢。有人就把这事告诉了魏征。魏征急忙进宫拜见李世民,劝谏说:“皇上居住的是深宫大院、亭台轩榭,应该想到平民百姓是否有房住;皇上每天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应该想想平民百姓能否填饱肚子;皇上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应该想想平民百姓是否有个家。”李世民间:“你说了这么一通道理,到底想说什么啊?”

魏征

魏征这才把来意挑明,说:“人家的姑娘已许婆家,皇上却要去夺为己有,这岂是一个好君王所能做的事呢?”李世民连忙认错,自责不已,马上下诏,从嫔妃名册中划掉那位姑娘的名字。

从此以后,李世民越来越信任魏征,而魏征提的意见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尖锐,有时简直让李世民听不下去,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刚刚上朝,魏征就为一件事与李世民辩论起来。君臣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直争得面红耳赤。李世民气呼呼地,真想一声令下,将魏征赶出宫去,可他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善于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努力按住火气。退朝后回到宫中,李世民仍是怒气不消,愤愤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就问:“陛下想杀谁?”李世民嚷道:“杀谁?我要杀魏征!这个乡巴佬太猖狂了,总是当着大家的面叫我难堪我这个皇卜倒受他摆布了哼!”长孙阜后听了不言不语地走进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皇帝的正规礼服,来到李世民面前,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李世民给弄糊涂了。只听长孙皇后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征犯颜直谏、刚正不阿,正说明皇上的英明。所以向皇上表示祝贺。”

李世民听了这一席话,恍然大悟,心中的怒气一下全没了。从那以后,李世民不但不怨恨魏征,反而常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人家都说魏征态度暴躁,举止粗鲁,我看那恰恰是他的妩媚可爱的地方呢!”

魏征进谏

魏征不管李世民生气也好,还是称赞他也好,还是照样给李世民提意见。在短短的十几年里,魏征给李世民提的批评、建议大大小小有200多件。他之所以敢于直言劝谏,是他摸准了李世民有一个最大的恐惧,就是怕亡国。因此,魏征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来劝谏李世民,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帮助他避免亡国之祸的忠臣,因而能接受劝谏。

公元643年,魏征得了重病。李世民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问候,希望他还能为自己再提点意见。到了病危时,李世民亲自来到魏征病床前,看着魏征,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就问魏征:“爱臣还想要些什么?”魏征缓缓应道:“我是什么也不想了,我只担心国家的前途啊!”李世民紧紧握住魏征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不久,魏征去世了,李世民亲自赶往吊唁。在魏征的灵前,李世民想起了魏征忠君报国、犯颜直谏的件件往事,又伤心地痛哭起来。由于过分伤心,李世民整整5天没有上朝。李世民还颁发诏书,命文武百官都要去吊唁魏征,参加魏征的葬礼。

李世民为魏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一上朝议事,就对百官慨叹道:“以铜为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如今魏征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了。”

●唐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他们勇敢善战。吐蕃人的首领称为“赞普”,意思是雄壮强悍的男子。

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的文化,公元640年,他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去长安求婚,李世民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出身皇族,聪明、美丽,读书很多,很有才华。李世民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器具、珠宝、绫罗、衣服等。公元641年,李世民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父亲)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亲自带领大队人马迎接,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服装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带去了许多历史、文学书籍以及经书、佛经和有关医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大量的粮食、蔬菜种子和生产工具。她还帮助吐蕃人推行历法,教吐蕃妇女纺织、刺绣。她带去的水磨深受吐蕃人民的欢迎,使他们学会了利用水力资源。文成公主信奉佛教,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提倡佛教,修建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带去的乐队大大丰富了藏族的音乐。当时,松赞干布不断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唐朝许多有学问的人也被聘请到吐蕃掌管文书。唐朝还给吐蕃送去蚕种,派去养蚕、酿酒、制碾磨和造纸墨的工匠。先进的汉族文化传入吐蕃,对吐蕃生产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成公主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她在吐蕃总共生活了40年。文成公主为汉藏两族的友谊作出了贡献,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深切怀念和爱戴。

●唐三藏西天取经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大师、翻译家和探险家,玄奖是他在佛门的法号。因为玄类潜心研究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为虔诚的佛教徒的父亲和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哥哥的影响,13岁那年,他也当了和尚。自此之后,唐三藏便与哥哥一起学习佛经。唐三藏十分聪明,而且十分刻苦地研究经典。到他15岁时,不仅能背诵《涅桑经》,并且还能讲解。隋末唐初,许多精研佛典的高僧全集中在四川成都一带。唐三藏跟他的哥哥到了成都空慧寺,向高僧们请教,佛学学识大有长进。

后来,唐三藏决心继续深造,毅然离开哥哥,独身一人沿长江东下,抵达荆州,在天皇寺与僧众研究经典,随后又北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拜访各处著名的高僧,探讨各家的学说。唐三藏对佛学钻得越深,困惑越多,他发现国内佛经现有的译本的翻译有很多差错。为了探寻经典的真谛,追求佛教的至高境界,他决心去佛教“圣地”一探究竟。于是,唐三藏又来到长安,向外国人学习天竺语文,筹集经费,作远行的准备。

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突厥的控制下,人们要想出国,必须官府批准,领取过所(护照)才能成行。唐三藏虽已提出申请,但还没得到批准。公元627年,唐三藏随同一些商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之路。当他们就要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长)的时候,唐三藏的坐骑死了,随从他的两个小和尚全跑了,偏偏官府的差役也追了上来。唐三藏藏在客店里,真不知怎样才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您就是玄类师父吧?”唐三藏沉吟了一下,没有答话。李昌说:“师父若说实话,弟子可以帮您想个办法。”唐三藏见李昌神态诚恳,就说:“不错,贫僧正是玄奘。”李昌道:“师父诚心到天竺研习佛法,功德无量,我定当尽力帮助。”说完就扯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尽快赶路吧,要是晚了就出不了关了。”唐三藏听完大喜过望,急忙赶路出了玉门关。

玄奘

在瓜州,唐三藏结识了西域的石粱陀,就请他当向导,又有位瓜州老人送给他一匹瘦马。这匹马虽说瘦,但是它曾经往返天竺国十余次,熟识道路。

唐三藏从瓜州出发,走出50多里,绕玉门关而过。一日中午,来到了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马旁休息,突然一箭飞来,虽未射中,却也吃惊不小。惊魂未定,又是一箭射来。唐三藏急忙向着烽火台大喊:“我是长安来的僧人,要到天竺取经,请你们别再射箭。”守卫烽火台的官兵了解了唐三藏的来历,不由十分敬佩,送他到了下一座烽火台。这样,一直到了第四座烽火台,台上守将还留他歇了一夜,为他准备好干粮和清水,并且介绍说:“下一座烽火台的守将很坏。如果被他发现,实在难说出什么事,请师父绕开那一台走吧!”

唐三藏绕过了烽火台以后,便奔向野马泉,进入了莫贺延碛。这时向导跑了,在这广阔无边的沙漠里,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唐三藏独自行走在寂静的沙漠里。两天过去了,唐三藏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野马泉,心中万分焦急,身体更是疲倦。他拿起皮囊准备喝口水,一不小心,水都洒在沙漠里,这可是无法弥补的失误。他在沙漠中顽强地走了五天四夜,一滴水也没入口,头两天还只觉得口干舌燥,后来全身燥热,嘴唇都干裂了,呼吸急促,头昏眼花。这时,连马都不能走了,最后人和马一起倒在沙漠里,昏死过去。夜间,唐三藏在昏迷中被一阵凉风吹醒了,渐渐地有了精神,马也站起来了。唐三藏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走了几里路,突然看到前面绿油油一片草地,到了跟前,发现还有清澈的泉水。唐三藏在那里歇息一天,装够了水,又继续走了两天路,才走出沙漠,抵达伊吾国境。

唐三藏在伊吾国住了十余天,随后来到高昌。高昌国王本是汉人,也是一位佛教徒,他命王妃大臣也前来拜见唐三藏,并请他讲经。高昌王很尊敬唐三藏,答应给他优厚的待遇,希望他留下来说法。唐三藏说:“我云游是为求佛。现在被大王相留,大王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求佛法的决心。”可高昌王还是不放他走,唐三藏一连三天不饮不食。到了第四天,深受感动的高昌王终于同意送他西行,并且给他准备了衣物、干粮、挑夫和30匹马,并给沿途各国去信,请他们一起保护这位追寻佛法的高僧。

玄奘西行图

此后,唐三藏在离开高昌后又翻山越岭,整整用了一年,于公元628年夏天到达了天竺。在天竺,他看到许多高大的鸵鸟,看到五十尺高的佛像和一千多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许多的大象往来运输。他几次渡过恒河,寻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到了伽耶城,那儿有一棵高达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记载的西天灵山,参拜了释迦牟尼弘扬佛说法的遗址。这些实地的考察活动,使唐三藏对佛法的理解更深入了。

唐三藏来到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最大的寺院,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也设在这里,有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常年住有僧众1万多人。这个寺院的主持是戒贤法师,当时已100多岁高龄了,是当时天竺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唐三藏到那烂陀寺院的那天,1000多僧众捧着香、鲜花欢迎来自远方中国的客人。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早已不收徒讲学了,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法师特地收唐三藏为弟子,重登讲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给玄奘讲授了最难懂的《瑜珈经》。唐三藏在寺里留学5年,把寺内所藏各类经论通读了一遍,并虚心诚恳地向戒贤法师及寺内高僧质疑问难,通晓了经论真谛。唐三藏仍不满足已学到的知识,辞别了戒贤法师又游历南印度去访师学佛。

唐三藏又用六年的时间走遍了全印度,以增加学识、开阔眼界。之后,唐三藏又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令玄奘登坛宣法,为全寺僧众讲授《摄大乘论》。当时有一个婆罗门(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掌握教权,垄断知识)写出十余条理论,挂在那烂陀寺的门口,并且狂妄地声称:“假如有人驳倒我一条,我情愿把头割下来认错。”过了很长时间没有人能出来驳斥他。唐三藏请戒贤法师等人作证,与那个波罗门展开辩论。辩论下来,那个婆罗门只得低头认输,请求照约认错。唐三藏说:“佛不杀生,你就给我当佣人吧。”

唐三藏在印度宜讲大乘论,对印度各地影响巨大。因为仰慕唐三藏,戒日王和国王鸠摩罗特派使者聘请玄类,并以两国国王的名义通知当时印度境内的大小国家,在曲女城举办全印佛教大会,恭请唐僧唐三藏讲学。公元642年,大会正式召开,参加大会的有那时印度的18个国家的国王,专修大小乘的高僧三千余人,那烂陀寺的僧众2000余人和婆罗门等外道2000余人。这次佛教大会在印度历史上是第一次,整个印度的各界名人几乎全来了。

唐三藏在大会上宣讲的主要内容是《大乘论》,同时他又写了一部《破恶见论》,悬挂在会场中,对与会者发表自己的观点。《破恶见论》发表后,到会议结束,并没有人站出来辩论。这次大会持续进行了18天,大家聆听唐三藏的宣讲,始终没有任何人提出不同意见。大会结束那天,各国国王拿出许多金钱献给唐三藏。唐三藏分文不取,全分给贫苦百姓。自此以后,印度佛教界公认唐三藏是佛学学术中的泰斗,印度全境无处不知他的大名。

戒日王一再恳切地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一个国王甚至表示,唐三藏只要肯留下来,愿虔诚地为他建起一百所寺院。可是,唐三藏在印度研学佛法的巧年中,没有一天不在想念祖国,他决定回国。临行的那天,戒日王和当地的印度朋友依依不舍,挥泪送行。

唐三藏于公元645年初,带着收集的650多部佛教书籍,行经西域,回到祖国的都城长安。唐三藏当年去天竺是违犯禁令偷偷出去的,李世民了解到他的全部情况,很钦佩他的坚强精神,特地命宰相房玄龄等去迎接他,长安民众在朱雀大街开了欢迎大会。人们夹道欢迎唐三藏归来,路两旁设着香案和鲜花,长安的僧尼、信众数万人列队护送,把唐三藏带回的经卷佛经迎请到弘福寺。

李世民在洛阳朝见唐三藏,听取了唐三藏旅途所见所闻的西域天竺各国风土人情。李世民听得聚精会神,想让唐三藏还俗,辅佐自已治理国政。对此,唐三藏婉言推拒了。于是,翻译佛经便成了唐三藏的主要任务。唐三藏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苦干了19年,共将74部佛经、1335卷、计1300多万字译出。唐三藏的译文既忠于原经典,汉文又通达流畅、文字优美。有些专有名词的译名,例如“印度”,就是唐三藏那时确定下来的。

长期艰苦的翻译工作严重损害了唐三藏的身体,这位伟大的佛学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于公元664年圆寂(佛教对僧尼死亡的说法)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

生前,唐三藏还同参加翻译佛经的辩机和尚一起编写了《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包括今天我国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当时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山川、城邑交通和民风民俗等。《大唐西域记》已经被译成许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是对这些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隋唐药王孙思邈

孙思邀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生于公元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世于公元683年,整整跨越了两个朝代。

孙思邀的老家在京兆华玩(在今陕西)。小时候的孙思邈经常见到许多穷苦百姓得了病,或是因为没钱医治,或是医治不好,年纪轻轻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看着人们哭天喊地,孙思邈头脑里萌发出一个念头:“救活一条人命是多么重要啊!黄金虽贵能够用钱买到,而人的生命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从此,孙思邈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一个宏伟的志向:我要做个好医生,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痛苦,也为他们的亲人解除痛苦。

在这个宏伟志向的驱使下,孙思邈发愤学习,认真钻研。为了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可靠的本领,他不辞辛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读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医学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精深的医学技艺,为他以后的行医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个好基础,孙思邈行医不久就出了名,渐渐名声越来越大,连朝廷里也知道了他高超的医术,要召他去当医官。但孙思邈不愿被束缚在皇宫里,执意推辞了,他知道他的根应当扎在千百万人民中间。

孙思邈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医德也很好,他不会因病人交不起诊费就把病人拒之门外,见死不救。相反,他经常为许多病人义务治疗,还把药送给他们。对于远道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还腾出房子让他们居住,亲自为病人熬汤端药,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只要有人请他出诊,他总是有请必应,不管是风雪弥漫,还是夜深黎明,立即赶往医治。

有一次,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胀得非常难受。他请来孙思邀,恳求道:“孙医生,快救救我!尿脬都要胀破了!”这种病的医治,以往都是用药来排泄。现在,孙思邀看病人那么痛苦,心想:“吃药怕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尿流不出来,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灵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进尿道,让尿通过管子流出来呢?”孙思邀考虑一番,决定试一试。可是尿道很细,什么样的管子才能插进去呢?他苦苦思考着,十分焦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根葱管在吹着玩,突然受到了启发,心想:“葱管又细又软,大概可以试试。”于是,他赶忙叫人找些香葱,从中选出细韧的一根,稍加削剪,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一根小小的葱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孙思邈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导尿术的人。

又有一次,孙思邀出诊回来,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缝里渗出了鲜血,一个老婆婆跟在后面哭得死去活来。孙思邀被哭声所深深打动,又觉得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很不寻常,就连忙赶上前去,问道:“棺材里装的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泪答道:“已有几个时辰了。”孙思邈说:“把棺材打开,让我看看好吗?”老婆婆开始不愿意,孙思邈并不放弃,耐心说服老婆婆:“可以试试。我看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应该还是有希望的。”老婆婆听孙思邈说得有理,就一边让大家打开棺材一边说:“我可怜的孩子啊!她是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夜,受了不少罪。结果小孩子没生下来,把自己的命也给送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医生要是能把她救活,我一定给你磕头。”说话之间,棺盖已经打开。孙思邈往棺材里一看,只见那妇人脸色煞白,忙探手去摸妇人的脉,果然还在微微颤动。孙思邈赶紧拿出银针,选好穴位,慢慢地扎了下去,然后手指不停地捻动。不一会儿,只见那妇人呼了口气,睁开了双眼。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哇哇”地落了地,老婆婆连忙抱起婴儿,激动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流。孙思邈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让产妇服了下去。产妇渐渐苏醒了,脸上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着婴儿跪倒在孙思邈面前,一面磕头,一面感激不尽地说:“谢谢救命之恩!谢谢救命之恩!”孙思邈连忙把老婆婆扶起来。周围的人看到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人命,都惊讶、敬佩不已,同声称赞他真是个神医。

孙思邈在行医的过程中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得病的原因,开拓用药的思路。他发现山区的贫穷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即夜盲症),这种病人白天的视力挺正常,可一到晚上就变得像麻雀一样,什么也见不到了。而有钱人常常得脚气病,症状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乏力。孙思邈想,为什么穷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脚气病呢?这肯定与饮食有关,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少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比较了穷人与富人的饮食,发现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细粮,而穷人却很少吃荤,吃的多为粗粮素食。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穷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荤的缘故,富人得脚气,不是由于吃荤就是由于吃细粮。他再作仔细分析,发现粗粮里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则把这些东西弄得一干二净,看来脚气病就是因为缺少米糠和麸子这类东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后,孙思邈对症下药。他试用动物的肝脏治夜盲症,试用米糠和麦麸治脚气病,果然都很见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的医学家,比起国外的最早记录,要早出1000年左右。

孙思邀还十分擅长针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又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并总结出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哪里有病往哪里针灸。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四个字,叫做“以痛取穴”,也学着孙思邈的样,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这里有个来历。

一次,有个病人找孙思邀看病,说大腿里侧有个地方疼得要命。孙思邀给他开了一帖中药,可服了之后,并不见效。孙思邀就给病人使用针灸治疗,扎了几次,病人还是一个劲地喊痛。孙思邈想,除了古书上所说的那些穴位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穴位了吗?他一面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轻轻地掐来掐去,一面不断地耐心问着病人:“是不是这儿痛?”掐了很多地方,反复问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孙思邈就在那个点上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孙思邈想,古书上没有这个穴位,应当给它叫个什么名字呢?噢,对啦,病人说“啊!是,是,就是这儿!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这样得来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孙思遴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简便而有效的药方,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书,叫《千金要方》,也叫《备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说,书里所载的药方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时孙思邈已经70岁了。到了整整100岁的时候,孙思邈又把他后30年所积累的方子编成了另一本书,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辅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来弥补前一本书的不足。在这两本书里,孙思邈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不仅数量多,疗效也很好。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作“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了药王庙。

●唐太宗贞观之治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李世民借鉴了隋灭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基本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政治政策。唐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家财政也严重拮据。因此,李世民首先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尽量避免和减少战争,以减少军费支出,此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安居垅亩,发展了农业生产。

亲疏并举、德才兼备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统治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为了集思广益、纠偏补过,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和谏官制度。谏官直接参与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流值夜,以便随时召见,询访外事,讨论政教得失,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敬贤纳谏的政治风气。魏征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诤臣”,他性情耿直,敢于谏诤,据理力争,凡有所谏,多被李世民采纳,贞观年间的许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魏征参与和策划的。

太宗李世民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并且最终定型下来,成为贯穿后代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政治统治集团,知识分子有了仕进的方便之门。在政治统治中,李世民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支柱。李世民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推行礼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的。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气开明而清廉,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人民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环境,能够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从而创建了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景况,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

●六祖慧能出民间

湖北省黄梅东北的五祖山,唐代称为冯茂山。山中古树森森,松竹交映,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东山寺的所在地。唐朝初年,禅宗“东土五祖”弘忍大师就在这里传教,门徒超过千人,人称“东山法门”。

公元661年的一天,冯茂山来了一位青年,蓬头垢面,衣衫槛褛,风尘仆仆,径直来寻弘忍大师。他一见弘忍大师,口称弟子,纳头便拜。当时,弘忍门下人才济济,僧俗之辈都是俊杰英才。弘忍见他相貌丑陋,举止粗俗,不禁问道:“你是从何而来?来此做什么?”那青年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氏,新州(在今广东)百姓。老远来拜师父,不求别的,只求做佛。”大师见他口气狂妄,大喝道:“你是岭南人,又是猫獠,怎么配做佛?”那青年毫无惧意,答道:“地分南北,佛性并无南北;人有高下,佛性应无高下。”青年几句话说得弘忍大师对他刮目相看,这个青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卢,生于公元638年,他3岁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靠卖柴供养母亲。他不识字,没文化,但资性颖悟。有一天卖柴,听人读《金刚经》,不觉心有所悟,攀谈之中,得知弘忍法师正在东山大开法门,心中不胜羡慕。那位读经的人本是热心的佛教徒,见慧能资质非凡,有心向道,便决心成全,送给他十两银子。慧能获得资助,安顿好了老母,便辞亲上路,赶来拜见弘忍,寻求成佛的道路。

六祖慧能大师

弘忍见慧能出语新奇,决意将他收下,但碍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了到碓房去作了个春米行者。慧能在碓房春米,遇到讲堂中弘忍升座说法,他便竖起耳朵仔细听,默默地思考微言大义,慢慢地有所领会。他有时沉浸到玄妙的禅理当中,竟然忘记了环境和自找。

8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弘忍大师忽然聚集门下700弟子,当众宣布要选一位真正领悟佛法大意的弟子传付衣钵,作自己的继承人。弘忍命弟子们各作一首褐语,借以观察各人对佛法的领会情况。

弘忍门下公认为最杰出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褐语,题写在佛堂南廊的墙壁上,其褐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偈一出,所有弟子都称妙,谁也不敢再写偈,神秀自己也暗暗得意。消息传到慧能耳中,他听后微微一笑,来到南廊下,也做了一偈,请人写在墙壁上。其偈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的偈语肯定自己身心的存在,认为极勤奋的修行,才能渐渐地达到不染尘埃的清净境界,属于传统的渐修成佛说。慧能的褐语却认为身、心和万事万物都是空幻的、不真实的,只有人人都具备的佛性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这一思想,与他初入东山见弘忍时提出的佛性不分南北贵贱的说法一致,只是经过8个月的默受教法,其思想更透彻精妙了。他与神秀的思想虽然同属唯心主义,但在认识上比神秀彻底得多,若施之于佛教修行,顿悟成佛,则简捷得多。一个出身贫贱,处在寺院下层的苦力行者,居然做出如此高妙的偈颂,当即引起轰动。赞叹、惊奇、嫉妒、愤怒、仇恨等各种复杂的感情,霎时笼罩了平日宁静的寺院。

弘忍

弘忍看见慧能的偈语,知他已经真正把握了求佛的精义,有心将衣钵传付给他,又怕人知道,便故意不动声色。当晚三更,弘忍才暗唤慧能入室,对他讲经授法,并告诫慧能,他现在的身份地位,非比寻常,人心不服,就会有生命危险,应当速离东山,返回南方。慧能连夜起程南行,一路上历尽艰险,躲过追杀,终于回到岭南,从此混迹于农商之中,杂居于猎户之间,销声匿迹巧年。时间久了,这场争夺衣钵、法统的风波渐渐平息下去。慧能觉得时机成熟,应该出来弘法了,这才来到南海(今广州市附近)印宗法师门下听法。

一天,印宗问众人:“那旗杆上头的旗帜,被风吹着,是动还是不动?”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旗帜在动,有的说不是旗帜动,是风自己动。慧能从座上站起来,高声说:“法师!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帜动,只是众人的心在动。”此言一出,众人皆一震。印宗马上知道自己佛法修养不如慧能,转向慧能请教,才知慧能就是佛法的衣钵所在。不久,印宗亲自领着众徒来到慧能住处,为慧能剃法受戒。这样,慧能才正式出家,成为一名僧人。

印宗为慧能剃发之后,又拜在慧能门下,尊慧能为师。从此之后,慧能就常在菩提树下为人说法。不久,慧能来到韶关曹溪,广收徒众,扩建寺院,传法数十年,名声大振,学徒达到十万之众。

慧能的活动,始终扎根于民间基层。他的学说思想体现于《坛经》,开创了中国佛教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教派,就是日后长盛不衰的中国禅宗。

●武则天杀女求后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入宫前,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工部尚书。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闻知她的美貌,将她召入后宫,封为才人。初进宫的武则天以其特有的妩媚博得了李世民的欢心。后来,李世民病危,太子李治侍奉在侧,武则天与他渐渐产生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当时的宫廷制度,26岁的武则天及后宫中没有生养的妃嫔都被送进了感业寺削发为尼,为先皇祈福。公元654年的一天,逢李世民忌日,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两人旧情重温。随后,李治就把她召回后宫,封为昭仪。

武则天

武则天再次入宫后,开始的时候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椒妃有矛盾,便与王皇后联合,夺去了李治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武则天就把目标转向了王皇后。恰好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皇后很喜欢,在屋里逗弄她。皇后出去以后,武则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盖上。正好李治驾临,武则天假装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立即惊讶痛哭。李治向左右侍从询间,大家都说皇后刚刚来过。李治大怒,决定废掉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意见主要来自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极力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被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立为皇后则违背了礼制。韩瑗等大臣也表示反对。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公元654年,李治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6天后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自立为帝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次年,武则天借口李显将岳父韦玄贞封为宰相一事,废掉李显,立李旦为帝。后来,武则天又把李旦软禁起来,政事无论大小均亲自裁决。公元690年,也就是武则天67岁那年,她废掉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自己立号为圣神皇帝。因为她死后曾有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后人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后崇信佛教,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因此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武则天还排除异己,在位期间大封武氏诸王,而且重用酷吏,严刑峻法,使冤狱丛生。

晚年的武则天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宠爱张氏兄弟,不理朝政。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由李显复位,重建唐朝。武则天临终时立下遗嘱,宣布去掉帝号,与李治在乾陵合葬,并且嘱咐为她树碑,但不立传。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皇太后掌握政权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自称皇帝并且改换朝代的只有武则天一人。她统治周数十年,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狄仁杰与武则天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公元676年初,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负责掌管案件审判。他办案公正而不畏权势,当时积压了许多纠缠不清的冤案奇案,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内处理了17000余件,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他审理案件的杰出才能和优秀案例,至今仍广为传颂,并为后世司法部门所借鉴。

狄仁杰

武则天非常赏识狄仁杰,让他做了宰相。酷吏来俊臣得势的时候,诬告狄仁杰谋反,把狄仁杰打进了牢监。武则天免了狄仁杰死罪,把他降职到外地做县令,直到来俊臣被杀以后,才又把他调回来做宰相。复职后,在选择太子的问题上,狄仁杰反对武则天立她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劝说她立自己的儿子李显。狄仁杰一直活到93岁,他在任时,多次要求告老还乡,武则天总是不准。武则天很敬重狄仁杰,把他称作“国老”。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常常叹息说:“老天为什么这样早夺走我的国老啊!”

●韦后效武后摄政

公元710年,韦后与安乐公主毒害李显。六月初二,李显暴死于神龙殿,时年55岁。韦后并不急着为李显发丧,而是把这件事压了下来。第二天,韦后召诸宰相进宫,征调府兵5万人驻守京城,自己总揽朝政,又派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500人速奔均州,以防谁王李重福,并提拔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为中书门下三品,仍驻守东京洛阳;同时提升吏部尚书张嘉福、吏部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提同为平章事,料理朝政。

太平公主获悉李显驾崩的情况后,与上官婉儿密谋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李显的幼子,非韦后所生),由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共参政事。六月初四,李显的棺木才被移至太极殿。韦后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发丧,她仿效武后临朝摄政,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唐隆。几天后,李重茂即位,即少帝,尊韦后为皇太后。

韦后摄政临朝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李隆基起兵讨韦

李显暴病身亡,韦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实际上,朝中大权全都掌握在她手中。韦后如此祸乱朝纲,很快引起了李氏宗族的不满。在这其中有一个文武全才、胆识过人的皇氏宗亲挺身而出,他就是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20岁以前生活在武则天掌权的时代。可以说,他与父亲以及众多的李氏宗亲均处于一种逆境之中。但与父亲李旦以及众位叔伯不同的是,他不甘心做一个弱者,而是在父亲李旦的严格教育下,勤读诗书、骑马习射,立志要在逆境中崛起,重振李氏皇威。

李显突然暴亡,李隆基立即意识到其中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并且他对韦氏淫乱后宫之事也早有耳闻,特别是见她与骄纵的安乐公主搅在一起,便意识到自己和父亲的处境都很危险,韦后迟早要对他们下毒手,因此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暗中积极筹划。御林军武官葛福顺、陈玄礼二人与李隆基私交很好。一天,二人对李隆基说起御林军统领韦播(韦后之弟)经常殴打御林军将士之事,同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李隆基认为机会来了,便与二人密谋杀死韦播,整顿朝纲。二人早有此意,正苦于无一个合适的人领头起兵,一听李隆基此言,立时答应下来。

李显

李隆基知道光凭他们三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就大计的。于是又联合了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准备发动一场大的宫廷政变。在此期间,有人曾主张此次起事可以让在当时还颇有影响的被武则天废掉的皇帝李旦参加。李隆基深知父亲软弱忍让的性格,便慷慨激昂地对众人道:“我们做此事,决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唐江山的社稷,一旦成功,真是相王(指李旦)的福气,如让相王牵扯进来,万一失败,必受株连。而且,如若告知相王,他若不同意,岂不破坏了我们的行动?”众人一听有理,便都同意李隆基的计划。

一天夜里,葛福顺在御林军营将熟睡中的韦播一剑刺死。然后对众将士道:“韦后毒死先帝,淫乱后宫,祸乱朝纲,违背君臣人伦大礼。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们今晚入宫将姓韦的全部杀死,拥立相王,大家看如何?”军兵们平日早不堪忍受韦播,见此情况,纷纷欢呼以示响应。

此时,韦后正与她的几个情夫在后宫喝酒调笑。自从李显被害,她更加肆无忌惮,每夜必引她的几个情夫轮流侍寝,甚至白天也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与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后宫中的诸多侍从深以为耻。而且,韦后为人凶狠,动辄责咎众人,因此宫中之人几乎没有不恨她的。今夜,正当她还沉浸在她的淫乱风情之中时,李隆基突然带兵杀人,口中还高喊着“杀韦后、立相王”的口号。宫中众人一听,也立时纷纷参加进去。韦后与她的情夫们听到喊声,吓得惊慌失措。几个男人穿衣戴帽,丢下韦后落荒而逃。韦后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脸面,衣服不整,头发凌乱地向宫外跑去。她此时倒还清醒,知道该去投奔她那个统率御林军的弟弟。可她不知韦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了。她刚刚跑到御林军营门口,正好赶上御林军将士冲出来,要去与李隆基会合。为首的葛福顺一眼看见狼狈不堪的韦后,口中喊了一声“贱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韦后人头。至此,韦后的女皇梦才彻底破灭了。

弑杀亲父的安乐公主也没能逃脱被杀的下场。韦后的几个情夫均被将士们揪出来乱剑刺死。宰相宗楚客侥幸逃脱,化装成小商贩,企图在第二天混出城去,不料被城门守军认出,当场被砍下头来。韦氏宗族的人,被李隆基下令满门抄斩,平日仗着韦氏宗族的势力作威作福的人也被一并处死。于是,李隆基令闭宫门及京师门,派万骑分头搜杀诸韦及死党,武氏宗属也诛死流窜殆尽。当天,朝中大臣以临淄王李隆基为平王,知内外闲厩,兼押左右厢万骑。

●唐睿宗再当皇帝

唐睿宗李旦为唐中宗李显之弟。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然政事仍决于武则天,李旦不得干预。公元689年,李旦改封为相王。

李旦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驾崩,临淄王李隆基举兵靖难,以“共立相王以安天下”为号召,迎李旦人辅少帝李重茂。诛灭韦氏的第三天,太平公主假李重茂之命,让位于李旦。诛灭韦氏的第四天,在太极殿中宗李显梓宫旁,太平公主与刘幽求哄骗加威逼,将少帝抱下御座,唐睿宗李旦由是复立。李旦这次也同李显一样,是第二次做皇帝。第一次是个傀儡,实权掌握在母后武则天手中,此时心中自是百感交集。然后,李旦将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长,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故不能决。李成器坚辞,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此理,四海失望。”于是,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睿宗始置节度使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十月二十,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薛仁贵之子)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从此,唐朝便开始设置节度使。

依照唐朝的规定,任命亲王为节度大使。只要亲王本人不在职位上处理日常事务,而是仍居京城为官的,都要在所镇守的地方另外设“副大使”一职。别的节度使下面,亦可以设置节度副使,帮助节度使处理日常事务。

唐代设立节度使一职,起到了稳定边疆、加强边防的作用,但也为后来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管辖,甚至起兵反叛埋下了祸根。

●唐玄宗开元盛世

在武则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政治昏暗,弊端丛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针对社会弊病,在开元年间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璋等人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灭蝗止灾。公元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全国各地检括逃户和隐田,检出80余万客户和不少田地。对客户免6年租调摇役,由各州安插于均田土地上。由此、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注重职官的铨选,强调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视直接临民的县令的选任。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吏循名责实,进行政绩考核,作为黜陟的根据。

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议,压抑佛教,整顿财政,提倡节俭。经过开元年间的改革,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局面。

李隆基

开元年间,唐朝从契丹手中收复了辽西21州,日本、朝鲜半岛同唐朝的联系频繁,漠北拔也古、同罗、回纥等都重新归顺唐朝,收复了碎叶城,并打败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声威远播西亚。

杜甫在《忆昔》诗中描写开元时期的繁盛情况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开元年间物价较为低廉平稳,国家仓储盈满,以至“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直至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物价低廉平稳对社会的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时期,户口增长明显。

在李隆基统治时期,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人们把李隆基统治初期的加多年时间称为“开元盛世”,认为“开元盛世”可与李世民统治时期所出现的“贞观之治”相媲美。

●鉴真东渡日本国

唐朝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国有遣唐使来华,唐朝也有人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唐玄宗时,中国高僧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东渡,经过6次努力,历尽艰险,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终于在公元754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鉴真

鉴真把佛教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人,对日本后来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他把自己的医学知识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

●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隆基在中国帝王史上是一代盛世明君,故被称为唐明皇。然而,他又是一个风流天子,和杨玉环有一段哀艳离奇的风流韵事,被人们作为恋爱的经典故事传诵千古。

公元737年,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从此,李隆基丧魂失魄,宫内虽有妃嫔三千人,又有谁能代替武惠妃呢?没有,李隆基认为一个也没有。他本来身体强健,精力充沛,现在却时时感到百无聊赖,沉重的脚步逐渐迈向衰老。皱纹密布了,白发突增了……这一切,被心腹太监高力士看在眼中。高力士在李隆基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是他最得力的一个助手。李隆基即位二十多年来,高力士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从不玩弄权术,遇到任何问题,高力士总是全力为皇帝着想。

现在,高力士见李隆基长期陷入苦闷之中,很是不安,便对皇帝进言道:“陛下,死者不能复生,不宜为此自损。以奴才之见,这么大的天下,不会找不到一个陛下所中意的人!”李隆基听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高力士又笑着道:“我知道,陛下真心喜欢的只有武惠妃一人,而天下决不会只有一个武惠妃!”李隆基瞪大了眼睛问:“谁?”高力士悄声说:“陛下,我看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样子长得和武惠妃当年一模一样!”高力士一提,李隆基倒是想起来了。那是在前几年正月,他陪武惠妃在骊山温泉养病时,曾见过杨玉环一面,只见她生得面颊白里透红,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着实仙女一般。此时,经高力士一提,李隆基顿时兴致大发,然而突然温度又降了下来:“她是儿媳,要代替武惠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隆基竭力要忘却杨玉环,但经高力士提起后,就再也忘不了了。

杨玉环

公元739年新春后的一天,在李隆基妹妹玉真公主的安排下,寿王妃杨玉环被请到了玉真观。正当吃饭的时候,忽有一名女侍走来报告玉真公主:“皇帝驾到!”杨玉环听后很紧张,玉真公主道:“皇帝哥哥办完公事后在苑中骑马,忽然想起我来了,说要在这里吃午饭。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里也不是宫廷,你就不必回避了。”正说着,李隆基进来了。这时还没上饭,李隆基就坐在餐桌正面,玉真公主和杨玉环分坐两边。李隆基见寿王妃神色窘迫,便故意找话题问:“听说寿王妃通婆罗门曲?”杨玉环心中大吃一惊,思忖道:“他怎么知道我的底细?”其实,李隆基自高力士提起杨玉环后,因忘却不下,早让人查清了她的底细。杨玉环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自幼爱好音乐,学了不少歌舞,5年前嫁给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作妃子。

今天,见皇帝问到音乐,杨玉环一破窘态,从容而又稍微拘谨地答道:“我只学了一些,谈不上通!”玉真公主道:“玉环何必客气,皇帝哥哥也很通音乐的。”李隆基道:“既然如此,我们暂且挨一下饿,先奏两只曲子!”玉真公主急忙取来一支笛子。李隆基接过笛子,首先吹了一支曲子。这支曲子不打紧,一下子引来了杨玉环的兴致,浑然忘记了公公和儿媳妇之间的礼数,脱口道:“你这支曲子有改动,把南吕转入变宫!”李隆基高兴地笑道:“你很通音乐嘛,我是有改动,你觉得改得怎样?就这个曲子,你也吹一遍看看!”杨玉环此时似乎回到了童年,接过笛子,展露她特有的才气,吹了起来。曲子还没奏完,便引逗得年已半百的李隆基像小孩子似的拍手叫起好来。一人一曲,一来一往,笛声心声,声声相通。李隆基大笑,杨玉环大笑,玉真公主也在笑。

此后,李隆基回到宫中,魂不守舍,一门心思想着杨玉环。又是高力士,为其出谋划策,做了安排。此后,杨玉环回到府中,茶饭少进,睡眠不安,和寿王感情破裂,大吵大闹,一定要人庵出家……

李隆基与杨玉环

第二年正月初二,朝廷送到寿王府一道敕书,同意杨玉环去万寿庵(太真观)出家,取号太真。杨玉环在万寿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骊山温泉同李隆基相会。此后5年,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杨玉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生活过得像蜜一样甜。

5年的同居生活结束后,到公元745年,李隆基公开宣布册立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从此,身份不明不白的杨玉环终于正了名。

从此,两人更加恩恩爱爱。有一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晚上,李隆基和杨玉环来到了长生殿,共同欣赏牛郎织女的相会,两情相悦,相对无言。夜深了,他俩望着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着银河两岸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座,双双不知不觉地跪到地上,对天立誓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七夕誓言,在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做了动情的描述。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潼关失守,李隆基逃往四川。逃到马嵬坡的时候,部队发生哗变,杨玉环被勒死。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至此过早地划上了句号,而他们生离死别、缠绵徘侧的爱情,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们无穷的遥想和遐思。

●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隆基励精图治,做了20多年太平天子后,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就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常给李隆基提意见。李隆基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

大臣李林甫不学无术,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李隆基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李隆基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李隆基觉得李林甫又能千,又听话,比张九龄强多了,便让他当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笑脸相待,背地里却暗箭伤人。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李隆基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李隆基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退了朝,李林甫找来严挺之的弟弟,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么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看病。”严挺之接到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李隆基,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李隆基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口蜜腹剑李林甫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非常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这就是“口蜜腹剑”的由来。

李林甫当了19年宰相,有才能的正直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大批善于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唐朝逐渐从兴旺转向衰败。

●“茶圣”著《茶经》

陆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被称为“茶圣”或“茶仙”。陆羽一生很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3岁的时候,被复州竟陵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来给他取名陆羽。陆羽在寺院中长大,因此自幼便有机会学习佛经,但他反而偏好孔孟之说。陆羽相貌丑,有口吃但又非常好辩。由于好学不倦,学问亦日益深博,再加上他人很幽默,又是性情中人,很多达官文人都愿意和他交往。

茶圣陆羽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到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一部茶学专著。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经过1年多努力,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这一年陆羽28岁。陆羽在《茶经》中谈论泡茶用水的部分非常多,无论是水的来源或水的温度及用法都被后世视为泡茶的准则。他选择水是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为标准。唐朝茶文化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帝王、士大夫及文人都以饮茶为时尚。他所著的《茶经》被视为我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上一篇: 反排木鼓舞(反排木鼓舞简介)
下一篇: 坐中国船去上海(去上海中的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