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创建湘军,取代八旗、绿营,从而挽救了清王朝,所以时人说曾国藩是开了“文人领兵”的先河。
文官武将(文官武将的意思是什么)
“文人领兵”这四个字应该如何理解呢?估计很多人认为与“文官领兵”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如果要是这样想,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自康熙以后,凡每次重大的战事,领兵者基本上都是文官。
八旗军队以骑射得天下,清代开国史其实就是爱新觉罗的家族史,在建立后金政权和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宗室王公贡献最大。努尔哈赤的子侄们,几乎清一色都是武将出身,十几岁便披甲上阵。
这些人宗室王公后来都成了开国诸王,手握军政、民政大权。纵观清初的每一次重大战役,领兵大将都是宗室王公,尤其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人,都是身经百战为清王朝的建立下了赫赫战功。
清初时期以诸王领兵是有历史原因的,既与八旗制度有关,也有政治体制有关。努尔哈赤临终前,遗诏八王共治理国政的制度影响很深远,八王在体制上被赋予几乎等同皇帝的权力。
顺治亲政后,开国诸王先后去世,他们的子孙大多没有继承先辈英勇善战之风,而是逐渐沦为纨绔子弟。加上顺治帝亲政后,清算多尔衮党羽,有意压制诸王,重用两黄旗大臣。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诸王、大臣联合辅政的局面。
顺治驾崩康熙继位后,四个辅政大臣中没有一个是宗室王公,但诸王的政治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帝就以诸王领兵,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等,都是平叛三藩的主要功臣。
但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也同样开始打压八旗王公,将众皇子分封到下五旗,以稀释旧有八旗旗主的权力。康熙后期,八旗旗主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皇权进一步得到提升。
康熙晚年,西北战事不断,这一时期很多贵族大臣被委以重任,他们多是世家出身,多以都统、将军之职领兵出征,整体而言,康熙晚年武将领兵者仍然占据多数。
清代和其他朝代一样,都遵循先重武轻文后重文轻武的这一历史规律。雍正继位后,西北用兵不断,当时前线主将是大将军延信(豪格之孙),但雍正帝却让川陕总督年羹尧节制西北军务,实际上就是取代了延信的主将地位。
年羹尧是康熙朝进士,又是翰林出身,从他的仕途经历来看,走得完全是文官的路线,但在四川巡抚、总督任上,却也参与了不少的战事。
延信是宗室地位比年羹尧要高,但是这个时期各省的督抚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延信是纯粹的武将,行军打仗固然是一把好手,在但处理政务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总体能力不及年羹尧。
乾隆时期,文官领兵就是常态了。典型代表人物就有傅恒、福康安、阿桂。这三个人几乎参与了乾隆朝所有重大的战役,且都是领兵主将。
但我们在分析他们三人的履历时就会发现,这三人都原职都是文官。傅恒是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官户部事;福康安在京担任过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在外担任过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阿桂也是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
有人说,御史这个观点不对,乾隆朝不是还有很多名将是行伍出身的吗?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排名紫光阁功臣第二的兆惠,他就是典型的武将,但需要注意的是,兆惠的功绩主要是在新疆。
新疆这个地方与其他省份不同,都是以武将主管军政、民政事务的,不设高层的文官。所以凡是在新疆建功立业的,一般都是伊犁将军和乌鲁木齐都统。
乾隆朝以后,领兵大将不是军机大臣就是冠以地方总督衔,八旗将军、都统往往很少有机会独当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重文轻武造成的,八旗将军、都统的品级虽高,但却不能与总督相抗衡。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总督有节制地方绿营及文官的权力,可以调配战区内的所有资源,八旗武将由于缺乏地方行政经验,又不能得到地方官员和当地绿营的的全力配合,所以很难取得成效。
归根结底,乾隆以后武将领兵存有先天缺陷,首先是他们的政治地位不及各省总督,其次是朝廷鉴于行政能力的不足,往往又不敢轻易赋予其节制地方文武的大权。乾隆以后,基本上走得都是文官领兵的路线,到了晚清时期,武将基本上只有冲锋陷阵的份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