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山西王阎锡山简介(国民党阎锡山简介)

山西王阎锡山简介(国民党阎锡山简介)

山西王阎锡山简介(国民党阎锡山简介)山西是民国时期的“全国模范省”,有此赞誉得益于阎锡山的治理。从1911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太原解放,阎锡山岿然不动,稳握山西大权长达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据说,阎锡山的名字非常有讲究,他父亲在五台山专门请人取得,源自“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两句话,“道人卓锡问名山,路绝岩头未面攀。

山西是民国时期的“全国模范省”,有此赞誉得益于阎锡山的治理。从1911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太原解放,阎锡山岿然不动,稳握山西大权长达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

据说,阎锡山的名字非常有讲究,他父亲在五台山专门请人取得,源自“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两句话,“道人卓锡问名山,路绝岩头未面攀。”阎锡山一生驭人有术,治军有方,左右逢源,精于算计等,这是他得以成功的秘诀。

山西王阎锡山简介(国民党阎锡山简介)

山西王阎锡山简介(国民党阎锡山简介)

1930年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刊文描述阎锡山,“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

文章中还介绍阎锡山作风正派,在当时军阀中是个特别的存在,“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治理山西38年间,阎锡山以“保一方平安,促一地繁荣”为施政口号,准确把握每一项政策的实施推行,核心点在于为老百姓谋利益。以教育为例,民国时期山西义务教育水平全国第一,一度达到72%的入学率。

山西以高原为主,关隘险要之地,使得这里很容易形成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这为阎锡山割据一方提供了可能。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进一步促成了阎锡山不断做大做强。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即便给他一座金山也很快会败光。

除了精于算计外,阎锡山还有一个绝招,强大的识人用人能力。阎锡山对曾国藩特别推崇,一生都在学习曾国藩如何识人用人,他认为没人才的困难比没钱的困难还要大几倍,至于如何用好人就更难了。

在《阎锡山日记》里,关于识人、用人问题的经验总结随处可见,比如“用人如御马,御之善可以行远,御之不善反能覆身”、“智不足以知人,勇不足以胜人,仁不足以感人”、“用人处事,不慎之于始,必悔之于终。”

大凡有巨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用人高手。阎锡山用人是把用人唯亲和用人唯贤,紧密结合起来。在民国初期,阎锡山核心部下来自五湖四海,一方面是为了应付袁世凯的要求,在山西实行军民分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山西稳定,吸引人才涌入。

民国中期,山西流传着一句俏皮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是调侃阎锡山用人唯亲。确实,阎锡山统治山西后期很多部下都来自他的家乡五台山人,可并不说来个人就委以重任。阎锡山坚持“用人唯亲”基础上“用人唯贤”,家乡人更要加以考核,“重亲近之轻人,忽疏远之正人,事必败。”

参考资料:《山西王阎锡山》、《民国军阀之阎锡山》

上一篇: 荷兰三剑客(荷兰三剑客时期的ac米兰阵容)
下一篇: 白龙王简介(白龙王生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