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四川省的基本情况。四川省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标准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四川省的总人口,达到了8300多万,与东南地区的江苏省基本相当。四川省的地质结构复杂,但成都平原的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很高,例如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说法,而且气候非常适中。
四川省下辖了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总计21个地级区划。认真的说,四川省与重庆市联合打造的川渝城市群,有望成为我国第5大城市群。其实,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的区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变化,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四川天府之国的来历(天府之国的来历简写)
四川省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属于盆地结构,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出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在古代历史上,一旦中原王朝的统治崩溃。四川地区容易出现割据政权,例如蜀汉、成汉、前蜀、后蜀、元末明玉珍等等。因此,又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州县两级区划。
当然,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历代王朝设计了各种方案,例如汉朝13州、唐朝15道、宋朝23路等等。当时,宋朝把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梓州路,简称川峡四路。这4个路,就是后来四川省的由来。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庞大王朝。
不过,随着疆域面积的迅速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特点,太明显了,面对全国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的人口数据、耕地亩数、农作物产量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以耕地为例,由于各地的地质结构和气候差异巨大,各地的耕地分为了丘陵地地、水浇地、旱地等10多个类型,每一个类型又分成了上中下3个等级。各地的农作物,则分为了水稻、大豆、高粱、小麦等等。
对这么复杂的情况,号称“弓马娴熟,纵横草原”的元朝,显然没有心理准备。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本指望不上。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都存在自己的问题。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经验上,结合了金国行尚书台的框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等等。
当时,各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那个时候,四川行省已经设立,不过与现在的四川省,区划差异很大。不得不说,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的基础。但是,各个行省的问题很多。首先,各省的区划不合理,地方管理难度很大。第二,各地的机构设计粗犷,效率非常低。
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行省制度名存实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根据元朝行省的结构,结合明朝的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区划。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时期,明朝迁都以后,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其中,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基本确立的,例如河南省、福建省、江西省等等。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在明朝15个省级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为大清内陆18个省。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时间里,清朝的外部威胁基本消除。1722年,45岁的雍正皇帝上台以后,主要精力放在了清朝内部问题上。雍正皇帝在推行西南改土归流的过程中,派遣自己的铁杆心腹鄂尔泰,担任了云贵桂三省总督。
在此期间,鄂尔泰把四川省的乌蒙府、乌撒府、东川府、遵义府等地,划入了云南省、贵州省管理。此后,四川省的区划轮廓,基本上稳定下来。当时,四川省下辖了12个府、9个直隶州、4个直隶厅,分别是:成都府、重庆府、保宁府、顺庆府、叙州府、夔州府、龙安府、宁远府、雅州府、嘉定府、潼川府、绥定府、绵州、茂州、邛州、眉州、泸州、资州、忠州、永宁州、酉阳州、杂谷厅、松潘厅、懋功厅、石砫厅。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当时,四川省内的大小军阀混战10多年。由于各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各地群众需要休养生息。在30年代,西康省设立以后,四川省西部的部分地区,划入了西康省管理。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由于四川省地质结构的复杂性,为了更好的管理。四川省被临时划分为川北、川南、川东、川西4个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50年代初期的一种区划,除了四川的4个行署区,还有旅大行署区、陕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等等。当时,川东行署区下辖:万县专区、涪陵专区、大竹专区、璧山专区,川西行署区下辖:成都市、眉山专区、温江专区、绵阳专区、茂县专区,川南行署区下辖:自贡市、泸县专区、宜宾专区、乐山专区、内江专区,川北行署区下辖:南充专区、达县专区、遂宁专区和剑阁专区。
此时的四大行署区,总计下辖了16个专区和2个地级市,进入50年代初期,很多项目也在四川各地设立。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四川的发展。1952年,4个行署区重新合并为四川省,四川省重新划分了各个专区。经过调整以后,四川省仍然下辖了16个专区,但每个专区的区划和名称,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原来的专区不是一回事。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温江专区、资中专区、永川专区、眉山专区、乐山专区、宜宾专区、万县专区、大竹专区、南充专区、遂宁专区、绵阳专区、剑阁专区、达县专区、茂县专区、酉阳专区。不过,16个专区设立以后,一系列的更名和调整就开始了。
泸县专区先后更名为隆昌专区、泸州专区。同一年,剑阁专区更名为广元专区。酉阳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涪陵专区管理。1953年,大竹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达县专区、涪陵专区管理。眉山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乐山专区和温江专区管理。刚刚更名而来的广元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南充专区和绵阳专区管理。
几个月以后,茂县专区被撤销。1954年,重庆市被降级为副省级城市,划入了四川省管理。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以后,金沙江以东的各个县,划入了四川省管理。1955年,四川省陆续设立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1958年,遂宁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绵阳专区和内江专区管理。
与陕西省的情况差不多,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四川省也出现了很多难写难读的地名。50年代末期,这一系列的地名开始陆续更名,例如越嶲县更名为越西县等等。进入60年代以后,鉴于渡口市的特殊情况和地位,四川省设立了渡口地级市。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四川省下辖的各个专区也陆续更名。
1978年,西昌地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渡口市和凉山州管理。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此外,部分县被升级为县级市,部分地级市的关系范围进一步扩大。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被撤销,下辖的8个县,全部划入了重庆市管理。
也许大家发现了,进入80年代以后,重庆市的管辖范围开始一步步扩大。同一年,温江地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全部划入了成都市管理。此外,德阳地级市、泸州地级市先后设立。进入80年代后期,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988年,四川省设立了黔江地区。1992年,万县地区被撤销,设立了万县地级市。
进入90年代以后,1993年,达县地区和达县地级市,更名为达州地区和达州市,同一年,南充地区被撤销,设立了南充地级市。广安地区、巴中地区先后设立,四川省的区划进一步调整。1995年,涪陵地区被撤销,设立了涪陵地级市。1996年,宜宾地区被撤销,设立了宜宾地级市。1997年,重庆市第二次被提升为直辖市。
随着重庆市成为直辖市,四川省东部的几个地区和地级市,划入了重庆市管理。1998年,四川省先后设立了眉山地区、资阳地区。同一年,广安地区被撤销,建立了广安地级市。1999年,达州地区被撤销,各个县并入了达州地级市管理。2000年,巴中地区被撤销,设立了巴中市。资阳地区被撤销,设立了资阳地级市。
同一年,眉山地区被撤销,设立了眉山地级市。雅安地区被撤销,设立了雅安地级市。截至这个时候,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的区划,已经彻底形成。分别是: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资阳市、宜宾市、南充市、雅安市、达州市、广安市、巴中市、眉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总计55个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