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诗词或了解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能看到古人,尤其是文人,那名称可多了去了。比如李白,除了这个本名外,他还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然后还被誉为“诗仙”,就一个人而已,称呼却可以有四五个,而且像李白这样的大人物你还要记住他的这些称呼,因为考试可能会考......
贺梅子因为什么得名(贺梅子是哪位诗人)
古人就是这样,一个名字称呼就能折腾出各种花样,这些称呼自然是有区别的,最笼统地讲,可以分为本人自己取的和别人给取的。这里就来讲讲古代那些名人都被别人取了哪些外号。
自己取的号自然是含着本人喜欢的寓意的,但别人可不会那么合你的心意,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一个和李商隐齐名而被合称为“温李”的大才子,他的成就极高,是“花间派”的鼻祖。
温庭筠这个本名,是真的很美,想当初一开始在课本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一个娴雅美丽的女子,没想到,他是个被取外号为“温八叉”和“温钟馗”的大男人。女神梦碎了。
温庭筠的外号还是很有名的,“温八叉”其实是在夸他才气高。当时晚唐考试的时候要考诗赋,需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八韵的诗赋,很有一定的难度。
但这对温庭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不用打草稿,把手一叉就成一韵,叉八次手就成写完,所以人称“温八叉”,因为这本事做过不少次枪手,简直是差生们的考场大救星。
至于“温钟馗”,是相传他长得太丑了——钟馗表示受到了双重伤害。
温庭筠不用感到孤独,因为长相突出被cue的还有北宋词人贺铸,他的外号更直白,直接就“鬼头”了,说是长得奇丑,长身耸目、面色铁青,虽说以貌取人不好,但想必也是这容貌突出到了一定程度,让人想忽视也忽视不了了。
然而虽然长得丑,贺铸的才情却是一等一的,他的词风非常独特,既有豪爽精悍的侠客、狂士之风,也有温柔缱绻、雍容妙丽之情,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被他融合得极为和谐。
豪放一面,推荐大家读他的《六州歌头》,张狂且有气势,读起来真的很爽;婉约一面,代表自然是《青玉案》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简直妙成了绝唱,也因为这首词,他得了个“贺梅子”的雅称,这个就很好听了。
南宋词人蒋捷,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词的风格倒有点像贺铸——主要是他也是同时兼有豪放和婉约。
蒋捷的词别开生面,在宋末词坛上可以说是最有特色和个性的,他有个别称,叫“樱桃进士”,听着是不是还挺可爱的?这名称的由来大家肯定都听过,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剪梅·舟过吴江》,里面有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是蒋捷在赴试之前,乘船经过吴江县所作的词,写得相当优美动人,这最后一句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樱桃进士”名不虚传啊。
我宣布,本篇中我最喜欢的外号出现了。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北宋婉约派的主要人物代表,明明老师苏轼是豪放派(其实苏轼也是豪放婉约兼有型的),秦观却喜欢学柳永,就是那个流连于青楼市井、被叫做柳七的男人,慢词的主要推动人物。
秦观受柳永的影响,也创作了大量慢词,语言精致典雅,风格婉约凄美,余韵悠长。他有一首词写得特别好——《满庭芳·山抹微云》,首句就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苏轼看了后直呼他为“山抹微云君”,这个巧妙的“抹”字得到了所有名家的认可。
北宋的隐逸诗人林逋,我十分怀疑他是个终极社恐。
林逋中年开始就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了,人家看他年纪正当时,劝他出仕,他都拒绝了,还终生不娶无子,就一个人逍遥自在。感觉他就是现在那些喊着‘不想工作想退休’的青年人的前辈榜样。
一个人可以没人家人,但一定要有兴趣爱好,不然就真的会感到孤独了。林逋无妻无子,所以他养了鹤,种了梅树,常驾小舟游湖,与高僧诗友相往还,志趣高洁,人称“梅妻鹤子”。
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和苏舜钦合称“苏梅”,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他有个外号,叫“梅河豚”。古人很早就把河豚送上桌了,比如苏轼就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语,而梅尧臣的这个外号,即是来源于他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景祐五年,梅尧臣和范仲淹一起吃饭,席中有人说起了河豚这种美味,讲得那是有滋有味,然而——梅尧臣没吃过。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梅尧臣还是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说“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他在这首诗里表达了美味中藏毒,讽刺那些为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因为这首被欧阳修评为“绝唱”的诗,梅尧臣后来收获了“梅河豚”的外号。
嗯......别的不说了,梅尧臣不愧是当官的,小作文一定写得很好吧。
唐末诗人郑谷,诗写得清婉明白,有一首《鹧鸪诗》:
写得很有神韵,情致动人,为当时人所传诵,因为得名“郑鹧鸪”,话说这个外号和他本名郑谷还真是搭。
古代讲究人的名号向来众多,你还知道哪些特别有趣的称呼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