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雄踞晋、冀、内蒙三角带,是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交通区位优越。丰富的矿产资源,极厚的煤炭储量,为大同赢得了“中国煤都”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之誉。2021年,大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7.5%。
一、大同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第一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包括哪些行业)
(一)整体空间布局
大同市以城镇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构筑了“一极、两带、三板块”相对集聚的产业布局框架。
“一极”即中心城市产业核心区,包括云冈区、云州区、平城区和新荣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纺织、通用航空等产业。
“两带”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与“特色经济发展带”两条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三板块”即“西部能源产业板块”、“东部综合产业板块”与“南部生态旅游产业板块”三个特色产业发展板块。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经济开发区(园区)布局
大同市现辖平城区、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4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6县,通过构建错位互补的开发区发展体系,推动六大省级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各开发区重点发展产业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体系布局
大同市深度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一煤独大”向“多业鼎立”转变,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煤电能源为“压舱石”,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文化旅游为四大支柱,以通用航空、大数据、新材料、节能环保、羊毛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六大支撑的“1+4+6”现代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大同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大同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86亿元,比2020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2亿元,增长9.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716.2亿元,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5%;第三产业增加值867.7亿元,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二)农业持续发展
大同市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面加强“大同好粮”品牌建设,抓好以黄花、黄芪、黄小米为龙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依托“一县一业”,结合“大同好粮”市域品牌、云州黄花、云冈奶业、灵丘杂粮、浑源黄芪、广灵食用菌和东方亮小米、阳高天镇云州鲜食杏、阳高杏脯、新荣西梅、天镇蔬菜等县域品牌,打造县域和市域相结合的品牌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引领作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一廊一核一带”的产业空间空间布局,即以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云冈、新荣、左云三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辅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和以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灵丘经济技术开发区(尚未批复)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带。在“一廊一带”区域形成若干特色产业园区,园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大同市结合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格局,按照集聚发展、产城融合、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各区县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有序竞争,“一核二带三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新格局。
“一核”:即以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城区、云州区、云冈区为载体建设国家及省级现代服务中心,提高核心区现代服务业水平。
“两带”: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和“特色经济发展带”。东西向贯通左云县、大同都市区核心区、阳高县和天镇县,立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通用航空、数字产业、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产业链延伸相关的研发、信息、科技、加工、物流、商贸等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南北向纵贯新荣区、浑源县、广灵县和灵丘县,依托当地丰富的优质中药材、黄花、杂粮和旅游等资源,立足“特色经济发展带”,重点发展医药保健等康养服务、服务+特色农产品、农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
“三区”:西部主要以左云县为主,发展循环经济、商贸物流等产业;东部以阳高县和天镇县为主,发展商贸物流业;南部以广灵县、灵丘县和浑源县为主,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医药保健和生态旅游休闲等产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布的《大同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