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一事后,不少人对银行的一些非正面消息似乎陷入了杯弓蛇影的状态。
6月29日收盘后,某银行公告称,其董事、行长林某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当日辞去行长等职务。
心直口快(心直口快的意思)
消息一出,该银行顿时陷入舆论风波。
随后股价下跌,换公章公告发了又删,某某挂职副S长协助负责处置金融风险,多个消息扑面而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把投资人都搞蒙了。
偏偏这时,网上又传出某某分析师对该行分析判断的聊天记录(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再传播了),这份指名道姓的分析直接把该银行推上风口浪尖。
事后分析师本人出来道歉,称内容并非其专业研究范围,也未经证实,与事实相差很大。
但道歉有用的话,那还拿法律来干嘛。在7月3日当天,该证券公司声明称,该员工因违反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已对其问责并开除。
当晚,银行也出来发布了澄清公告,表示网传有关信息为恶意造谣,已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7月3日,该地警方发布通告称,该网民因散布某某银行不实谣言,已依法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什么叫祸从口出,这就是典型,不仅饭碗丢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刚开始我还以为该分析师是在客户投资群分析传播的不当言论,后来知道该微信群只是小区的团购群,这不离谱吗?向风险承受能力、辨别能力较低的人群传播银行方面的不实消息,引发恐慌,这实际上是在扰乱金融秩序,严重的话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证券分析师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老百姓眼中的专业人士,其一言一行都该审慎,随意的猜测也可能给对方机构甚至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银行内部具体什么情况,有什么风险,在没有官方消息的情况下,我们普通人实际上没有必要去多加揣测和分析,啥也不知道,啥也没调查,仅凭网上杂乱的消息是了解不全面的。
在负面消息后,该银行还提前发布了今年的半年度业绩快报,光从报表数据上来看,该银行营收、利润、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等,绝对是商业银行中的优等生。
但报表这东西,真真假假也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并且在阴谋论下还不一定有什么样的解读。但是不是有问题、有多大问题也不是靠说的,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些猜测和想法自己私下知道就好了,如今上网又是实名制,若因此惹祸上身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此事,有人或许会拿村镇银行的事来说,但这家银行在城商行中都是拔尖的,不管是股东背景还是自身实力和村镇银行都不在一个档次,就算是破产的包商银行,和它也不是一个梯队的,包商银行盘子最大时差不多5700亿,而这家银行总资产1.9万亿,是包商银行的3倍还多。这要出事就不是小打小闹的了,所以就算有风险,上面也会尽可能的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很多风险,只要足够重视,一般就不会发展成大问题。公告,处置,风险化解越快,事情往往就不会发展到不可控的状态。就像这家银行,3天内能基本控制住问题,并没有传出JD消息,可见上面是立马高度重视了,能立马解决的一般都不叫问题。
在工程上风险发生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只有这三者同时出现,风险才最容易发生。但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存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就很小,它往往就仅仅是个风险隐患。风险隐患大多数时候都存在,只要高度重视,基本上就能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
若因谣言引发信任危机,羊群效应下发生集中取款事件,把风险可控范围内的银行搞出事,受到损失也还是普通的储户和投资者。
所以尽管是在网上也要谨言慎行,很多没有经过核实的事情,以及自身的猜测,还是不要随意乱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