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黍离》中提到了黍和稷,孔夫子说读《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于是试着以自己浅见解读黍和稷。不知道和大家所认识的是否一致!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五谷都有什么(五谷都有什么带拼音)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随着城市化推进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脱离了生产劳动,即便有人还从事农业,这个农业也离传统的农业越来越远。所以五谷是什么很多人要弄不清楚了。
《黄帝内经》上讲了五谷为:稻麦黍菽稷。稻是水稻,麦是小麦这很容易弄清楚。黍是什么?
黍应当是高粱的一种的,但和高粱稍有不同。印象中的高粱,杆子很粗壮,个头有两米多高,秋天高粱成熟,顶头高昂一片红色的束状果实,也有稍微低头的。高粱的产量颇高,经过脱粒出来的米也可以吃,但吃起来有很沙的感觉,不如稻米顺滑,高粱全国都有分布,很多地方用来酿酒。高粱在河南也被称为“桃黍”,在过去人们把高粱杆用麻生织成帛,铺在房子上摊了泥浆可以缮瓦,铺在床上盖上席子可以睡觉。
高粱
但桃黍不是五谷中的黍,五谷中的黍和高粱很像,但茎比较细,秋天长满果实的时候,它的头垂了下来。
河南南阳在十几年前我见有人栽种过,并且农村人结婚会选取两抱黍子棵一左一右摆放在院子前边,随着城市化加快现在应该见不到这种风俗了,黍子估计种植的人也不多了。
黍子
我在家干农活的时候,黍子并不是特意种植在田里,而是撒在地头,这样齐呼呼的长一片严实的挡着庄稼,里面种的花生或者红薯不易被人发现而生顺手牵羊之心。
黍子脱粒出来是黄色的,在河南吃这种饭的比较少,可能是我记事的时候农村条件逐渐好了,有了白面,这种食物逐渐退出主食舞台了。
稷,古代在五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粮食。稷以其色黄,五行属土。
这种植物现在不多见,但超市里可以轻易买到这个小黄米,煮稀粥还是比较好喝的。谷子在古代产量也是比较大的,并且耐旱,在南阳盆地曾经占主要粮食地位。现在被高产的玉米逐渐代替了。
稷:小米
菽,也就是豆子,其实通常指的是黄豆。在河南,豆子是割倒小麦以后种的,大约在阴历7月,就长差不多了,这个时候黄豆并没有变黄,还是青色的,把它摘下来在锅里用盐水煮一下,这就是煳毛豆,吃下来如花生一般下酒。至于成熟的黄豆用途可太多了,轧豆油,做豆腐,造人造肉,豆筋,豆皮,腐竹,豆奶,豆浆。
菽是黄豆应该没什么分歧
黄豆抗旱涝能力不强,一仗雨水可能就会让它颗粒无收,太旱则会减产,病虫害还比较严重,所以黄豆目前在南阳处于减少种植状态。
五谷认识完了来读《黍离》这首诗歌。
诗的第一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指的是目光所及之处。离离,离在古代是通丽的,所以这里是形容黍茂盛之状。
如果脱离作者的身份和所处环境来解读此诗,那么第一句就是作者看到黍长的很茂盛,稷苗还没有秀,诗人行走缓缓,心中涌动感慨。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忧所在,不知青的人以为我有所求。苍天啊,这是什么人啊?
结合作者身份,此篇收于王风,作者乃是成周士人,因为事务而到宗周,宗周指的镐京。作为周王朝的人,看到宗周的房屋已经倒塌,以前的宫殿成了瓦砾,黍苗种植在曾经的朝堂上,心中很是悲哀,叹息宗周的天子不作为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和稷以作者道行所见,但仅仅一遍行道是不足以见稷从苗而长成实的,所以我认为此处作者用了一个兴起,见黍而念宗周,稷则未必实见,稷成实是喻成周已成为现实。不然不可能行道一遭,稷从苗长大结实。
这句解读为,这里的黍长的很茂盛,稷应该也在抽穗。行走在此缓缓,不忍快步离去,心中因忧伤而似醉不能自主。知情的人都知道我在为故国难过,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有什么诉求。苍天啊,谁人竟然让赫赫宗周覆灭?
卒章: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逐渐觉得我个人认为的稷是虚写比较正确,作者未必真的看到稷。但黍确是作者看到的,作者以能见的黍和眼下没有见到的稷联系在一起,如同踏在宗周这片衰败的故国心里感慨成周的落寞一样。
眼前的黍啊长的很是茂盛,稷现在该结饱满的实了吧。缓慢走在宗周故土,心中悲哀不能息止,知情的人知道我为故国忧伤,不知情的以为我有什么求索。哎呀天呐,毁我宗周的是什么样的人啊。
正义认为:《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这首诗是周大夫出差路过镐京看到故国满目疮痍,禾黍长在宫室之所,心生悲哀,感叹周王朝的变迁,心中悲情难抑于是作诗抒情。
发表评论